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地方资讯 > 春节“破五”旧习俗 南北差异露“端倪”

春节“破五”旧习俗 南北差异露“端倪”

发布于2008-02-15 16:10:00 | 来源:中新网 | 资讯分类:地方资讯
 

    正月初五“祭财神、吃饺子、扫房子”,在中国传统春节里这些习俗仍传承至今。 然而一方水土酿就一方习俗。在民间,初五这天在北方可能家家户户都吃饺子,有些还自家亲手剁陷现做现包,一家人吃的喜气洋洋,而在江南水乡的杭州,“破五”吃饺子俨然成了鲜为人知的说法。

     2月11日,北京一家饺子楼的服务员给顾客上饺子。当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间素有吃饺子的习俗。从中午开始,北京许多饺子馆生意红火,一些市民通过吃饺子寄托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走在杭州的街头,在随机的采访中几乎没有人知道正月初五“破五”的习俗,很多杭州人甚至还纳闷:今天为什么要吃饺子?其实“破五”吃饺子的习俗,只是承载了人们期盼吉利、幸福的期盼。民俗专家介绍说,初五这天,在有些地方饺子里还包上硬币、蜜枣、红糖各式各样的东西,寓意财源广进、生活甜蜜和美。

     正月初五作为春节里的一个特殊的日子,被称之为“破五”。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为什么就把此日称之“破”呢?一位民俗专家表示,其实“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破五”的来历至今众口不一。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 唐代诗人姚合也在《晦日送穷三首》中写道:年年到此时,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可见,在农村一直保留着这一天祭财神的习俗。

       商人一般都择大年初六开市,为的是图个吉利,“今天初五我就从湖州德清老家赶回杭州,着手明天开店的准备了。”一位周老板这样告诉记者。据了解,在他们家乡还保留着“破五”迎财神的习俗,虽然形式稍显简化,在家门口的贡台放上些糕点水果,点上蜡烛燃香祭拜,然后抬着“财神”每家每户走上一圈,但每个祈福的人都抱着赤诚的心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富贵如意。据史料记载,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盛行于明、清、民国。

        当很多过年的传统渐渐离我们远去,然而一碗看似普通的饺子却能换回我们向往回归年味的温情,如何更好地传承祖先留下来的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把现代与传统更好地完美融合是每个中国人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