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节/展/会 > 孔子博物馆启动“孔府过大年闹元宵”系列体验活动

孔子博物馆启动“孔府过大年闹元宵”系列体验活动

发布于2021-02-25 14:19:00 | 来源: | 资讯分类:节/展/会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闹元宵”。2月24至2月28日,位于山曲阜的孔子博物馆推出“孔府过大年闹元宵”系列体验活动。

笔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孔府过大年闹元宵”系列体验活动,包含了做元宵、做面灯、做萝卜灯等元宵节年俗体验活动,以及由十一项颇具曲阜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成的系列非遗展会。

做面灯、做元宵,阖家欢乐闹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传统习俗。历史上,曲阜衍圣公府元宵节特色风俗是“放灯”。放灯的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一般捏十二生肖形象的十二盏灯象征一年有十二个月。做好的面灯在笼屉里蒸熟,开笼时细心观察哪个月面灯内的水汽大,就预示哪个月雨水大,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除此之外,面灯也是吉祥丰收的象征,将龙形面灯放在粮仓,祝愿来年五谷丰登。

今年的元宵节系列体验活动中,孔子博物馆特别为亲子家庭观众准备了做元宵、做面灯和萝卜灯的活动,传承传统的元宵习俗。在面点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一起动手制作元宵,吃着甜蜜软糯的元宵,祝愿新的一年阖家团圆,美满幸福。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发挥创意,将新年祝愿捏在面灯中、刻在萝卜灯上,为新的一年送上美好祝福。

赏非遗、学技艺,传统文化魅力足

“孔府过大年闹元宵”系列非遗展会,是此次系列活动的一大亮点。十一项颇具曲阜地方特色的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齐聚孔子博物馆第三临展厅。

       非遗展会中,曲阜特色福临布老虎、传承百年的大庄绢花、传承射艺的徐工坊弓箭、曲阜“三宝”楷木雕刻和尼山砚,展现了曲阜地方传统技艺的文化艺术内涵;展现中国建筑智慧的“鲁班技艺”体验、趣味喜庆的非遗剪纸技艺体验,让观众感受传统技艺中的智慧与创造力;孔博茶礼、孔府点心、孔府香艾、周广胜梳妆等丰富的特色文创产品,表现了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的生活美学。

看热展、猜灯谜,博物馆里年味浓

元宵节期间,孔子博物馆“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在二号临展厅持续开展。

“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的元宵单元,展现了孔府独特的元宵年俗。旧时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六,从孔府门前直到鼓楼门的街道上每天都有集市和龙灯会,龙灯会在元宵节前后达到高潮。孔府在此期间会开放大门、二门,曲阜周边村庄的文艺团体可以进府表演,孔府内外到处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展览中展出了2件孔府旧藏清代掐丝珐琅荷花吊灯和2件楠木玻璃宫灯,突出了孔府元宵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氛围。同时,展览以正月十五孔府观灯动态长画卷,展现了孔府元宵灯会的欢乐景象。

“天清地宁——孔府过大年展”的元宵单元,特别设置元宵节猜灯谜场景,展厅布满带有灯谜的灯笼,营造元宵赏灯、猜灯谜的欢乐氛围,观众们赏文物、猜灯谜,感受浓浓的孔府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