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节/展/会 > 晚风沉醉九渡溪

晚风沉醉九渡溪

发布于2021-02-05 15:44:00 | 来源: | 资讯分类:节/展/会

在一个晚霞布满西天的黄昏,我又一次来到了九渡溪。

九渡溪民宿度假村的老总叫黄贞武,五十来岁,个子不高,长得却很敦实。他放下手中的电工工具包,邀我到“村”里转一转。沿着白色栏杆的游步道漫步,脚下是欢腾的三岔河。浪花跳跃着,不时溅到脚上。

黄贞武指着一片红砖灰墙建筑,说那就是他家的老宅,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山庄原来没名,属九渡村,后来不知哪一位高人来到此地,啧啧赞叹其四面环山、溪流淙淙的风景,赐山庄名九渡溪。这样,九渡溪便附上了一份浓浓的诗意。

走到三岔河的一处拐弯地,黄贞武指给我看河上的一座山峰。这座山峰叫罗汉山。抬眼望去,眼前的这尊“罗汉爷”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肩膀,圆圆的肚皮,就连那耳朵都是圆圆的。仔细一瞅,他有眼睛有鼻子,还有嘴巴,笑眯眯地看着尘世人间,一副福态。黄贞武说原来“鼻子”没塌的时候更像,他们想把他的鼻子补上去,在上面种上植被,护上青苔。有同行就说,大可不必,再怎么修补都无法还原本来的样子。鼻子塌了,这是自然的缺陷,自有它内在的玄机,没必要去刻意追求完美,搞得不好会弄巧成拙。黄贞武颔首称是。

六七月份雨水期,水满陂塘,会涨到路牙上。现在已进入枯水期,三岔河成了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在罗汉山左侧,黄贞武让我们看一块巨石。那巨石原来大部分被土掩着。老黄带领员工把巨石周边的土一锹一锹地掏掉,镂空了的巨石竟然成了一只“乌龟”。龟壳黑白相间,高高隆起而有弧度,龟尾朝上,龟头向下,两眼欲闭还开。好一个银龟戏水!自古龟兆吉祥长寿。右有罗汉加持,左有银龟护佑,避邪挡煞,消灾纳财,此地不旺才怪呢。

我们跟随黄贞武,沿着一条小道拾级而上,来到了后山。在这里,我认识了一种树,此时,它宽大的叶子已经凋零,落在地上铺了满满一地。我躬身捡起一片树叶,那形状极像《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此树学名厚朴树,它的种子可以榨油,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此山可到处都是宝啊!我不由感叹道。

游客来到九渡溪,不仅可以欣赏山水景观,还可以参加一场多姿多彩、吸引眼球的篝火晚会。

闪亮登场的是土家幺妹和小伙,点亮篝火的是黄贞武的女儿俏俏。“俏俏”这个名是我给她取的,因为这丫头长得俊俏,脸上总挂着笑,整天乐呵呵的,属于人见人爱的那种。她白天在公司里上班,与父亲一样啥活都干,摘菜、刷锅、端盘样样在行,客人来了端茶递水,是庄上公认的开心果。她一身土家幺妹打扮,头上的丝帕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俏俏的嗓子很亮,只要她一开口,池子里的锦鲤都会跳出水面来分享她美丽动听的歌喉。

篝火熊熊燃烧,幺妹和小伙便在迷幻的灯光中劲歌劲舞。那闪闪烁烁的光影宛如彩蝶的亮翅,在夜空中翩然而动,比星河还璀璨。我喝了一碗俏俏递过来的摔碗酒,便有了几分醉意,在欢乐的海洋里翻腾起潮水般的情感。从原生态的《六口茶》歌声中,我瞧见了一个古老民族生命的原色。夜色里,九渡溪曾经的原始和荒蛮,仿佛被现代的金风吹得极远极远。

花簇是多彩的,小溪是多彩的,连缕缕湿润的山风从头上刮过,仿佛也是多彩的。

在九渡溪的吊脚楼上看天,抬眼望去皆是惊艳的高原蓝。那时而变成巨人时而变成大象的云朵,仿佛负着生命的力量。山风摇曳着玉兰叶片,宛若梦中缠绵的低语,月下依恋的沉思,如诗,如歌,如画。

吊脚楼式建筑是土家人的文化象征,弧形的翘檐、镶花的走廊、乳白中带着微黄的墙面,凝固成一首久远的古歌,多姿而浪漫,得天独厚,粗犷而洒脱,淳朴深沉。这些依山而建的群楼,遵循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布局,白虎图腾依稀可见,人神共处的境界超拔风雅,成了九渡溪的主旋律。新潮也好,古旧也罢,都在这里聚合。

在土家幺妹的主持下,演员们跳起了欢快的民族舞蹈摆手舞。在他们的召唤下,一些时髦的男女也加入跳舞队伍,把一个小小的九渡溪闹腾得翻江倒海似的。九渡溪的主人在这里忘情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我了。不少人拿起手机拍照或录像,留下一个个终生难忘的瞬间。

歌声舞影,梦幻般的美丽缥缈,这是一种尽兴的欢愉、沉醉的欢愉,显示出土家人自由奔放的野性。

在九渡溪这片风景旑旎的山坳里,透出一股盎然向上的绿色希望,将土家人的豪情鼓荡得满满的。一曲曲土家民歌带着深深浅浅的诗意向天空弥漫,悠远而深邃。我似乎读懂了岁月沧桑镌刻在九渡溪风华正茂的年轮。

我的心宛若从凋零的沙漠上舒展开的一片绿叶,随着灯彩映照的绿色小溪徜徉着,漫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