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地方资讯 > 《太行奶娘》省城浓情展演(图)

《太行奶娘》省城浓情展演(图)

太原市锦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13-03-28 09:33:00 | 来源:网络 | 资讯分类:地方资讯



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



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



本报3月26日讯 “回望70年战火纷飞的巍巍太行,那里曾经有一群再普通不过的妇女,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无私的母爱,甚至是生命呵护着八路军将士的后代。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太行奶娘。”今晚,由省委宣传部等主办、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演出的大型左权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在山西大剧院浓情上演,这也是继去年11月27日该剧在榆次文化艺术中心首演后,首次走上省城舞台。该剧的作曲,著名音乐人孟卫东等与太原观众一起分享了这个感天动地的故事。



时长约1小时30分钟的花戏歌舞剧《太行奶娘》共分四幕。讲述的是上世纪30年代末,在烽火硝烟的太行山上,一对年轻的八路军夫妇张团长与向红将刚刚出生一个月的女儿杏花交给了当地的老乡巧梅和石娃一家奶养。八路军转移后,日寇在汉奸告密下进村扫荡搜杀八路军后代,奶娘巧梅与丈夫石娃为救杏花,施计用自己的女儿桃花从敌人手中换回了杏花,牺牲了桃花和儿子小圪蛋的宝贵生命。16年后,为报答老区人民的养育之恩,丈夫已牺牲的向红带领一支解放军医疗队重返太行山。然而巧梅已双目失明,恩人相见,母女重逢,意外的惊喜让全家人百感交集……



众所周知,左权县除了是著名的革命县之外,也是颇具盛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左权民歌、小花戏享誉全国,唱响海外。2006年,“左权开花调”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这些艺术如何创新发展一直都是个课题,而此次它们以歌舞剧的形式呈现就迈出了第一步。为了打造这部精品剧目,左权县邀请了中国铁路文工团总导演杨梅执导,中国铁路文工团副总团长、国家一级作曲家孟卫东作曲,著名剧作家杨启舫编剧。



据杨梅导演介绍,《太行奶娘》在剧本、唱词上传承了左权传统艺术形式“小花戏”及“开花调”等原汁原味的演唱特色;在舞台呈现上保留了“彩扇道具”及“三点步”、“蝴蝶扇”等基本舞蹈动作;在音乐创作上采用大型的交响乐队与山西地方特色乐器晋胡、横笛、锣鼓镲、四块瓦的融合交互方式呈现。记者在太原的首演现场也感受到,传统艺术加上现代的舞美、灯光、道具的综合运用,让整个剧目场面恢宏,效果震撼。而故事本身的震撼力也让不少观众难掩激动,泪光闪闪。



目前,该剧已经被山西省文化厅确定为2013年重点打造剧目,5月份将走进国家大剧院,与全国观众见面,并将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剧目评奖。



(本报记者)



  ■创作背景



左权县原名辽县,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129师司令部、新华日报社等150多个党政军工商学机关单位团体在此驻扎5年之久,朱德、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抗战。1942年,高级将领左权将军在一次战役中在这里壮烈殉国。为了永远纪念左权将军,当年,辽县改名左权县。



抗战期间,辽县为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更有一大批妇女不顾家境窘困,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甘甜的乳汁精心哺育了多名八路军将士的后代,其中刘伯承元帅之子刘太行、罗瑞卿大将之女罗峪田,晋冀豫边区区委书记李雪峰之女李晓林,邓小平之子邓朴方等都曾经是这里的奶儿奶女。



■主创心路



作为曾创作了《同一首歌》等众多名曲的孟卫东,此次受邀为《太行奶娘》作曲,感慨颇深。26日下午刚刚赶赴太原的他就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孟卫东:我是去年4月初和其他四人的主创团队来左权采风的,当时在左权呆了五天,几乎走遍了左权的山山水水。我们每到一处,就听左权的抗战历史、风土人情,而老的、少的、小的民歌手就把民歌给我们唱个够,我当时太触动了,踏上这块英雄土地,英雄的故事感染了我,这里的人民那么质朴、善良,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这些感人的故事再加上这么优美的民歌,一定会让我写好这部歌舞剧的。



从我第一次去左权采风到现在,我是带着一种情感完成这部戏的音乐创作的,太行奶娘的高尚情怀,一直在感染着我的灵魂。我相信这部歌舞剧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