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交通资讯 > “高铁时代”与“N小时”规划圈

“高铁时代”与“N小时”规划圈

湖北九州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秦园路门市部 | 发布于2012-06-14 10:46:00 | 来源:网络 | 资讯分类:交通资讯
      时下许多城市规划、旅游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经常看到规划为“一小时(或二小时)经济圈”、“一小时(或二小时)旅游圈”,这似乎成了规划空间布局的一种模式。然而高铁时代的到来完全打破了这种以时间界定的布局模式。N小时圈实际标明的是经济或旅游发展的最佳半径,这个半径原本就不确定,标准是什么?按什么样的速度做尺度呢?步行、骑马、自行车?还是汽车、火车、航空?即使都按汽车,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速度也相差很多,甚至可达一倍以上。

  “高铁时代”更是如此。如果以高铁的速度规划一小时圈,那可是三四百公里,要跨两个或更多的经济圈。航空也是一样,主要城市间几乎全覆盖,支线也越开越多,许多已经开到景区,速度缩短了距离,N小时规划圈按不同的速度,距离相去甚远,可以说大相径庭。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透露,到2012年底,中国高速铁路营业里程将达1万多公里,科技部日前公布的《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指出,到2020年,将建成16000公里的高速铁路,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虽然自“7·23”甬温事故之后,中国高铁运营普遍“降速”,限速在300 km/h以内,但科技部官方数字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高速列车共计786标准列(8辆编组),其中时速200~250km/h速度级355列,时速300~350km/h速度级140列,时速380km/h速度级133列。一个规模庞大的“四纵四横”的中国高铁网正悄然成型。

  高铁正在引领中国交通革命,包括航空、公路、游船都会诞生新的速度。不仅仅是交通,在这场交通革命的影响下,传统的规划方法或模式将被完全颠覆,所有的思维都要以新的高铁时代为前提,对资源的评价,对市场的判断,对功能的确定,对项目的策划,对区域的界定,乃至营销手段、规划理论、发展理念都要受到影响,发生重大变化。高速铁路带给中国的变化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大规模人员流动不仅为沿海制造业中心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而且也给落后偏远地区带来了巨变。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高速铁路带来的便捷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将大大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有人说:高铁是交通格局的革命,经济版图的革命,社会生活的革命,思维观念的革命。

  对一部规划来说,如何跟上“高铁时代”的速度,满足“高铁时代”的需求,找准规划区域的定位和发展战略,打造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将至关重要。为此,规划师们需要重新研究规划的方法和理论,综合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在变化中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模式,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规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