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节/展/会 > “布上敦煌”第一展在京举办

“布上敦煌”第一展在京举办

甘肃省敦煌市天韵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于2011-04-07 09:50:00 | 来源:网络 | 资讯分类:节/展/会
4月2日至4日,国内第一个以布作为载体来表现敦煌石窟文化主题的“布上敦煌”栗军创意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成功举办。这也是敦煌市画家第一次在国家画院举办的个人作品展。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潘震宙、于广华、金坚范、王平,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敦煌文促会主席孙玉龙,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馆长陈风新,著名美术评论家王志纯,敦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雷及中国文联、中国国际贸促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北京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稷实业有限公司、北京和谐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出席开展仪式。中央电视台、中国书画频道、中国新闻社、国际金融报、浙江卫视等媒体对本次画展进行了采访报道。
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敦煌文促会主席孙玉龙,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金坚范,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美术评论家王志纯及敦煌画家栗军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并为画展开幕剪裁。
本次画展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敦煌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敦煌市委宣传部、敦煌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北京中稷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协办,北京和谐子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画展为期3天,共展出敦煌本土画家栗军数年来潜心创作的近百幅作品。这些作品以表现敦煌莫高窟壁画彩塑艺术为主题,基本上都是运用丙烯颜料在纯棉布上进行的创作。特别是唐代药师七佛图、菩提世界、释迦牟尼说法图、“千年奥运梦”等作品,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复原和立体造影手法进行创意,既有敦煌艺术的古朴纯真,又不失现代艺术的审美意境;唐代菩萨系列、藻井系列和反弹琵琶、盛唐飞天等作品色彩饱满,质朴自然,与敦煌古代壁画艺术沧桑之美相得益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可以触摸到那历经风雨而屹然留存千年的壁画灵魂。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占祥在观看了作品后专门发来贺电表示祝贺,贺电中说,栗军的作品根底扎实、画法细腻、色彩古朴,用丙烯颜料在布上画出了敦煌壁画,产生了岩彩画的效果,在继承中有了创新。近几年来,敦煌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了方方面面的发展,文化力成了使敦煌走向新辉煌的不竭动力。希望通过中华文化促进会的积极推动,以文化领航开创敦煌文化艺术的新辉煌。
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敦煌文促会主席孙玉龙在致辞中说,敦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文化博大精深、资源深厚。栗军作为土生土长的敦煌人,扎根于传统文化,孜孜以求,大胆创新,多年来不断潜心探索、虚心学习,努力寻找本土文化和创作追求的契合点,成为以布作为载体来表现敦煌艺术的第一人。这次“布上敦煌”在北京举办,不仅是敦煌文化艺术界的一件喜事,更为敦煌传统文化艺术的交流展示和传承弘扬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敦煌市将充分发挥敦煌中华文化促进会的作用,加快培养敦煌文化领军人物,策划开展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参与和支持敦煌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携手打造敦煌艺术之都。
栗军在介绍画展时说,把敦煌文化艺术以布作为载体来表现,就是为了更具象、更加原汁原味的把敦煌艺术在继承中发扬出来。通过自己近年来对布画的研究和探索,感到借助朴素、柔和、厚重,甚至有些粗糙的纯棉布来承载敦煌壁画艺术,更能入木三分,不仅是一个可以折叠的墙壁,更是一个可以卷起来的洞窟,对传承和还原敦煌壁画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运用纯棉布作画,不但吸水性强,透气性佳,极易收藏保存,而且柔韧性强,布面色光柔和厚重,更能彰显出敦煌墙壁文化曾被岁月漂洗过的色彩,呈现出浑厚、朴实、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据了解,栗军七十年代出生于敦煌,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敦煌艺术研究会理事,敦煌归真艺术馆馆长。他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在博大精深的敦煌石窟文化艺术的薰陶下,一心追求自己的绘画风格,曾多次深入西藏、青海、新疆、云南、贵州等地采风写生、观摩学习,努力寻找本土文化和自身创作追求的契合点。近年来,栗军经过艰辛的探索研究,摸索出了在特种工艺布面上运用丙烯颜料表现国画、油画、工笔重彩画及敦煌壁画的丙烯画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填补了此类题材的空白。他多次成功举办画展,其作品《丝路香音》在法国巴黎敦煌艺术大展中展出,《盛唐飞天》获得甘肃省文化艺术博览会创意作品金奖,《鹿王本生故事》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布上敦煌”栗军创意作品展首次以布为载体表现了敦煌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次个人画展,同时也是敦煌市弘扬历史文化,打造艺术之都的又一个缩影。
敦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是四大文明的汇聚地,更是当代文化艺术的大都会。随着莫高窟的开凿,佛教的东传,敦煌留下了一座有着丰富内涵、博大精深的人类艺术宝库。它既是人们精神的家园,更是人们向往的圣境,人类的梦想、憧憬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栖息地。古老的敦煌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文化大师、艺术巨匠,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艺术源泉。
近年来,敦煌市紧紧围绕“展示魅力敦煌,建设艺术之都”的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旅游城、文化艺术城、大漠光电城、西北最具特色鲜食葡萄生产基地的“三城一基地”发展目标,不断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壮大文化产业规模,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287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先后建成敦煌飞天文化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敦煌博物馆新馆、敦煌自然博物馆等35家文化企业以及4家集艺术创作、名家交流、采风写生于一体的高标准画家工作室;启动实施了敦煌古城复建、莫高窟游客中心、“敦煌商邦乐园”、敦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阳关文化旅游观光区、画家村、张芝索靖纪念馆、雷音寺扩建、“数字敦煌”等文化项目工程。敦煌文化艺术开发区被命名为甘肃省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并荣获中国文化产业特色园区“魅力奖”,敦煌大剧院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敦煌市已初步形成了包括文化旅游、音像影视、网络文化、演艺娱乐、艺术培训、艺术品经营、图书报刊、印刷复印等八大文化产业体系,并形成了玉器、工艺骆驼、木刻画等12类3000多个品种的文化旅游特色商品,呈现出了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了敦煌区域经济竞争的硬实力。2010年,敦煌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6%。敦煌市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最佳文化旅游城市、2008中国魅力中小城市等荣誉称号。
旅游线路推荐
暂无内容
酒店预订推荐
暂无内容
旅游景点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