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城市旅游 > 江苏 > 苏州 > 苏州市 > 苏州市介绍
苏州市旅游
【 返回苏州】常熟市昆山市苏州市太仓市吴江市张家港市常熟同里周庄太仓甪直

苏州市简介

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古时称吴,又称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虽历经2500多年沧桑,但古城池仍座落在春秋时代的位置上,这在全国是唯一的。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苏州古城区河道总长35公里,有桥梁170多座,是我国河、桥最多的城市,又堪称为"东方威尼斯"。苏州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秀美的湖光山色相映生辉。文物名胜遍布全市,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19处,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89处。宋、元、明、清保存至今的古典园林60余处。拙政园、留园与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齐名为我国的四大名园。1997年12月,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4个古典园林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苏州又是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1月,中央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3年4月,苏州被国务院批准为较大市,拥有了地方立法权。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南部,北纬30°47′-32°2′,东经119°55′-121°20′之间,。东邻上海,南接浙江的嘉兴、湖洲两市,西傍太湖和无锡,北依长江。全市总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占55%,水面占42%,丘陵占3%,平均海拔4米。境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拥有河道2万多条,大小湖泊300多个,著名的有太湖、阳澄湖、昆承湖、淀山湖,贯通南北的京杭运河,连接东西的望虞河、娄江、太浦河等。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16℃(最高38℃,最低-5℃),无霜期230天左右,日照2000小时以上,年太阳辐射总量111-118千卡/厘米2 ,年降水量1200毫米,3至8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雨量的65%左右,降水日期在122-133天之间。季风是支配本区气候的主导因素,因季风的早迟和强弱不同,形成本区气候年际变化明显,农业灾害天气时有出现,低温、旱涝、台风、阴湿害及冰雹等局部灾害,是影响本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市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苏州市自1983年3月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2001年吴县市拆分为吴中、相城两个区。现辖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吴中区、相城区、虎丘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8个区和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5个县级市,130个乡镇,22个街道,2833个行政村。市区392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86.5平方公里,古城区14平方公里。2001年底总人口580.5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09.45万人,农业人口314.77万人。
  苏州市2001年GDP1760亿元,居全国第7位,全省第1位,人均GDP2.67万元。财政收入208.45亿元,居全省第1位。进出口总额236.62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23.07亿美元。市区居民可支配收入人均10515元,农民纯收入人均5790元。每百人拥有电话73部。
  苏州市现有耕地433.42万亩,中低产田面积为119.4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 27.6%,其中贫瘠型79.7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8.4%;干旱型11.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6%;渍涝型28.5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6%。
  ◆ "十五" 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基本路线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培育和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成长,积极争创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联合的技术创新基地,外向度高、经济效益高的现代农业基地,融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基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人间新"天堂"。
  ◆ "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长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2%,到2005年超过2500亿元(2000年价格),人均达到43000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过5000美元;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幅。
  ◇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40%,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左右;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
  ◇外向型经济发展目标。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左右,2005年达到400亿美元以上,其中出口200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130亿美元左右。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15%。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流通体系和市场法规体系。完成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成政府机构改革。
  ◇科技教育发展目标。2005年,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达到730人,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和50%;率先普及高中段教育,城镇劳动者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万人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800人。
  ◇人民生活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8平方米,住房成套率达到8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50%;人人享受卫生保健,人均期望寿命77.5岁。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更加好转。
  ◇可持续发展目标。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零增长,2005年末总人口600万人。资源开发利用更趋合理;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左右,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平方米,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2级标准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农民居住环境有较大改善。
到201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的基础上增长约2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基本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