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城市旅游 > 四川 > 眉山 > 洪雅县 > 洪雅县介绍
洪雅县旅游
【 返回眉山】眉山市丹棱县洪雅县彭山县青神县仁寿县东坡区

洪雅县简介

洪雅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位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东接夹江县、峨眉山市,南靠汉源县、金口河区,西邻雅安雨城区、荥经县,北接名山县、丹棱县,距成都147公里、乐山55公里、眉山50公里、雅安62公里。全县辖15个乡镇265个村,1978个组,总人口33.8万。全县最高海拔3522米,最低海拔420米。县内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6.7摄氏度。全县幅员面积1948.43平方公里,地形由西南向东北高低梯次变化形成高山、中山、深丘、浅丘、台地、河谷、平坝,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河谷平坝分布在青衣江、花溪河两岸,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全县现有林地1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因山川钟秀、资源丰富、雅自天成,享有“绿海明珠”的美誉。 
      县境内交通发达,公路纵横,以省道106线、省道305线、洪(雅)瓦(屋山)路为骨架,县道峨(眉)洪(雅)路、井(研)洪(雅)路、雅(安)柳(江)路为干线,乡村水泥道、专用道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已初步形成。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442公里,公路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25公里。其中省道1条54公里,县道11条266公里,乡道10条127公里,村社道1034条1579公里,硬化率达52%。
      境内水资源极其丰富,有大小河流330条,总长727公里,总水量169亿立方米。青衣江在县境总长57公里,另有花溪河、汉王湖等河流湖泊,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00万千瓦。近年来,洪雅县坚持走“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促农”的路子,加快水电开发。目前,全县已建成大小电站107座,装机容量40.24万千瓦,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水电总产值达2.6亿元。槽渔滩电站、城东电站、高凤山电站全面建成发电;总装机26万千瓦、总投资18亿元的瓦屋山电站2003年2月28日正式开工,2006年全面建成;总投资8亿元、总装机12万千瓦的百花滩电站2003年4月30日破土动工,2005年10月建成。
      全县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可供开采的矿产有20多种,其中以白煤、芒硝、石灰石、磷、铁矿为最富,白煤已知储量4056万吨,是眉山市唯一无烟煤产地,芒硝储量301亿吨,石灰石储量5亿吨,磷矿储量5405万吨,铁矿储量18万吨,现已开发10多种。
全县动植物种类丰富,有植物近4000种,野生动物有26目、77科、814种,属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20多种;中草药种类达2051种,常用的有280种,其中杜仲、黄莲、厚朴、红豆杉、薯蓣等规模较大。
      洪雅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眉山市“一山一水诗书城”的旅游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县列入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古迹125处。瓦屋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集雄、奇、险、秀、幽于一身,道教文化源远流长。槽渔滩省级风景名胜区内有国家一类保护植物桫椤树、“巨型睡佛”、“千塔佛国”等旅游景观。另有消闲避暑的玉屏山森林度假村、汉王碧湖、柳江古镇等景点。 
       洪雅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1990年被列为全省第一个效益型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1993年列入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2001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小康县,还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无规定疫病区、全国生态奶业农业标准化项目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造林百佳县、全国退耕还林综合科技示范县、全国林业标准化示范县,已成为四川生态第一县。
        近年来,洪雅县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健康发展,被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县有各类学校174所,其中普通中学29所,职业中学1所,小学144所,在校学生4万人,洪雅中学成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有卫生机构39所,其中医院30个。有农科所、林科所、药物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科技人员3403人。全县有网球场、溜冰场等体育设施多处,青少年国家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5%以上。2003年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洪雅历史上名人辈出,唐有悟达国师,为宝光寺开山始祖;宋有谏议大夫田锡,皇帝称之为“不可多得的直臣”,著《曲本草》行世;明代有名医陈梗卿,在皇家太医院颇有成就;清有著名书法家张柱和贵州巡抚曾壁光;清末民初有最早研究利用太阳能的科学家、数学家萧开泰。另外,洪雅五月台会历史悠久,誉满巴蜀。2002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洪雅生态文化节。
       近年来,特别是2002年县委、政府换届后,新一届县委、政府按照“发挥资源优势,突出生态特色,提升第一产业,着力二、三产业,推进升位跨越,提高小康水平”的战略思路,`全力打好生态牌,做好“结构调整”文章,壮大奶业、水电、中药材、旅游等四大支柱产业,夯实县城功能设施、交通、电网、通讯等四个基础,深化“企业产权制度、农村经济、投融资和财政体制”三项改革。力争到200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3亿元;工业产值达到17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增加到2亿元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力争县城人口达6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120元达到3000元以上;生态经济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80%以上,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90%以上。全县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在全省34个盆周山区县中进入前5位,建成全国一流生态经济强县。
        生态农业初显成效。依托新阳平乳业,打造眉山“奶业强市”核心区,力争建设西南最大的“奶业大县”。目前,全县奶牛已发展到21个乡(镇)、80余个村、8000多农户,人工种草18万亩,奶牛存栏3.6万头,日产鲜奶186吨,建成全省无公害牛奶基地县,被列为国家级生态奶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奶业现代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示范区。引进竹叶青茶业公司大力发展茶产业,新发展优质茶叶1.5万亩,全县茶叶在地面积突破12万亩。依托雅达药业公司,重点发展黄连、薯蓣、红豆杉等中药材,配套种植重楼、天南星、沙棘和喜树等药材,已建成中药材基地8万亩。退耕还林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县退耕还林面积已达26万亩。建成了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三大主产区,全县取得有机食品标志1个、绿色食品标志23个、无公害产品标志18个。
        生态工业增势强劲。生态能源工业开发全面推进,按照“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开发思路,加快青衣江流域水电开发,打造水电“航空母舰”。积极探索清洁工业,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机械电子产业等清洁工业初具规模。2004年,全县工业规模、速度与效益协调并重发展,工商税收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实现5.83亿元,增长51.3%。
        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瓦屋山风景区已成功申报国家3A景区,正抓紧申报国家4A景区。国际奶业观光园、张村自然风景区、桃源温泉等景点正抓紧规划开发,全县大旅游观和大旅游产业的路子基本形成,2004年共接待游人8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29亿元。
生态城镇稳步推进。按照高起点、高品位的要求基本完成了城市建设详规,形成了“完善旧城、开发新区、南北呼应、拥江发展”的县城建设与发展新格局。建成了生态文化广场、“三一”线等14大城建主体工程,县城面积扩大了近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总投入2.5亿元,城镇化水平提高6个百分点,达到26%。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精诚团结、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2004年,全县GDP实现19.49亿元,增长1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39亿元,增长6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9429万元,增长4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60元,达到2958元,几项主要指标各列全市前列。获市委、市政府年度综合考核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