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东陵

明东陵

明东陵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较小,有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陵寝前部的园...[查看详情]

景点类型:陵墓 

开放时间:

景点地址:明孝陵陵宫东侧(近紫霞湖) 查看地图

立即预订

门票/旅行社
支付方式
票面价格
山水价
操作

暂无旅行社提供此门票的预订
景点介绍

明东陵总体布局与明孝陵相似,但规模较小,有陵垣、陵寝大门、享殿前门、享殿及宝顶等建筑要素组成,主要建筑在一条南北轴线上分布。陵寝前部的园墙平面前尖后方,呈龟背形,格局特殊,是目前全国所知唯一的帝陵平面布局形态。东陵经考古调查没有发现单独的神道石刻和御桥,这说明东陵和孝陵共用一条主神道。孝陵的这一布局特征开创了第一代皇帝陵寝的神道为后世子孙所共用的制度,并被北京明十三陵所继承。

东陵墓主朱标生前被朱元璋立为太子,曾主持处理过一些政务,病逝于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逝后,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接替自己的皇位。1398 年,朱元璋驾崩后,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在位时,尊其父朱标为孝康帝,庙号兴宗。建文四年,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自己统治的需要,对朱标诸子及建文帝的后代实行残酷的迫害;同时废除建文帝的帝号和朱标的帝号、庙号,恢复朱标陵为懿文太子陵的称号,试图抹去建文帝主政的所有历史痕迹。自此,东陵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后渐渐湮没无闻,无人过问。朱棣死后,正德、万历、崇祯年间,不断有大臣提出恢复建文帝及朱标的历史地位的建议,但由于特殊的政治背景,这一尊重历史事实的要求一直没有实现。直到清朝乾隆时才恢复了建文帝及朱标应有的历史地位。

从明到清,朱标先后三次获得“帝号”。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东陵应当具备“帝陵”的历史地位,尽管朱标的陵寝建筑实际上是一座太子陵的建制,如陵寝中缺少明楼及方城,主体建筑多用绿色琉璃瓦等。有专家建议将明东陵称为明代第19座帝陵,从其历史地位而言是有其合理性的。

交通指南

相关线路

景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