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会馆

锦纶会馆

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锦纶会馆,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查看详情]

景点类型:其它 

开放时间:

景点地址:荔湾区康王南路289号(近华林寺) 查看地图

立即预订

门票/旅行社
支付方式
票面价格
山水价
操作

暂无旅行社提供此门票的预订
景点介绍

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锦纶会馆,是旧广州纺织业(即锦纶行)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场所,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是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1920年,当时国民政府要将会馆收入公产,孙中山先生获悉后,立即作出批示要“永远保留”。2001年,广州修建南北主干道康王路,锦纶会馆却成了工程的“拦路虎”。几经论证,广州创造性地进行了国际首例连地基完整平移文物,移动面积达668平方米,重2000吨。

锦纶会馆又名锦纶堂,现位于中国广州市荔湾区康王南路康王路隧道,北出口的西测。始建于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的锦纶会馆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广州丝织行业会馆。原位于下九路西来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筑。1997年被广州市列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锦纶会馆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道光24年(1844年)重修。会馆坐北朝南,该馆现存主体面积700平方米,座北朝南,结构为三路三进的祠堂式建筑,其石刻、木雕及陶塑、灰塑,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灵动和秀丽,馆内还存有22块碑记,记录着会馆的历史。 锦纶会馆原是广州丝织行业股东公会,1949年后改为民宅,其房屋结构基本保持完好,成为广州保存下来的唯一近代专业会馆。馆内完整保留了二十一方历史碑刻,是研究清代资本主义萌芽和广州商贸发展的重要实证。2001年建设康王路时,为保护这座古建筑,对其进行整体平移。工程具体为向西北方纵移80.4米,横移22米,托上1.85米。

锦纶会馆是雍正年间由当时广州数百家丝织业主共同出资兴建,目的是供奉“锦纶行”(即丝制业)祖师 “汉博望张侯”的,也就是出使西域的那个张骞。据说,当年汉武帝派张骞寻找黄河源头,张骞乘木筏直达天河,一位妇人赠之一石。张骞回朝后将这块石头拿给善卜的严君平看,严惊讶地告诉他,这是织女用来支撑织机的石头!此后不久,张骞便创制立法传之丝织业。所以锦纶行内人认为,丝织业虽然在黄帝之时便已出现,但其技术得以发展成熟却是张骞的功劳。为感念其恩,就建了锦纶会馆来纪念他。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的锦纶会馆,是广州丝织业(即“锦纶行”)的行业会馆,是当年广州纺织行业的老板们聚会议事的地方,也是广州市唯一保存得较为完整的行业会馆。 伴随着会馆的重新开放,馆内现遗存的22块碑刻也是第一次对市民公开亮相。这些碑刻早在2000年12月就被发现了,但之后一直被封存起来,它们不仅印证了过去民间关于会馆的种种说法,而且还揭开了会馆的身世之谜———锦纶会馆始建时并不是用作丝织行家们的议事之所,而是为了奉祀锦纶行内先师、汉武帝年间曾两度出使西域的张骞。

锦纶会馆是广州市唯一保留较完整的清代行业会馆,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是“十三行”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证,印证了中国纺织行业及丝织品出口曾经有过的辉煌,孙中山先生曾专门提出要求“永远保留”。1999年7月,锦纶会馆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

相关线路

景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