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中国旅行订房中心 > 新闻资讯 > 新闻内容
站内搜索: 类别:
>> 新闻内容

从“免费西湖”到“财富西湖”

发布时间:2009-03-28  点击:

从2002年开始,黄金周培育了长假出游观念,全国各大景区开始酝酿涨价,此时的杭州西湖名胜风景区却开始了一场反其道而行之的尝试。

    西湖全线的免费开放,让西湖从一个单纯的景点,升华为一个全民共享的乐园。免票带动了淡季旅游,优化了旅游产业结构,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带动了杭州旅游产业年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西湖用8年的时间,完成了由“免费西湖”到“财富西湖”的华丽转身。

    “免费西湖”聚积三重财富

    尽管从表面上看,景点免票对园文旅游部门当时的经济效益有很大打击,但杭州将眼光放得更为长远,它以一张门票钱带动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聚集了环境、经济、社会的三重财富。

    “免费不是目的,我们真正的目标是通过免费与开放凝聚人气,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游览、欣赏、享受西湖,从而让西湖真正成为杭州的聚宝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王水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1年之前,西湖风景区曾面临着风景区城市化的倾向,某种程度上西湖遭到贬值。通过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湖风景区新增绿地100多万平方米,恢复水面0.9平方公里,拆除数百万方违章建筑,迁移数万户农户,彻底扭转了湖西局部地区“脏、乱、差”和风景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状况。随着西湖疏浚工程以及引配水工程的完成,西湖水也由一年一换实现一月一换,西湖水质极大改善,透明度从以前的50厘米提高至73厘米。同时,随着西湖新十景的建设,以及西湖周边吴山景区、灵隐景区、八卦田景区、孔庙景区等配套设施完善,“印象西湖”、“豪华餐饮船”等项目实施,使更多的客人留恋西湖,其财富的价值开始显现。

    “有个著名的‘241’算法,即让每个游客在杭州多待24小时,杭州市的年旅游综合收入便会增加100亿元。”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刘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免费西湖”的品牌,降低了游客的旅游成本,使更多的人愿意到杭州来旅游,游客增加和逗留时间延长,使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服务行业都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杭州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城市的整体经济发展。

    2002年到2007年六年中,“免费西湖”为杭州市区吸引的游客合计2209.84万人次,为杭州市区的旅游收入所做出的贡献为332.17亿元,占杭州市区六年累计旅游收入的17.16%;“六年间,杭州市财政投入到西湖风景区的建设保护资金,以及公园免费开放所带来的门票收入损失,已经通过旅游收入增长及其缴纳的税收弥补回来,而且还净赚了29.92亿元。”刘颖告诉记者,财政资金对西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建设进行“投资”是“以小博大”的高明之举,对“免费西湖”转变为“财富西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不仅如此,“免费西湖”还带动了杭州市“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强了杭州的城市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极大地提升了杭州的城市声誉:连续6年获得《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城市、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的五大湖之一、“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3年以后,授予杭州及西湖风景区的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居住在杭州,创业在杭州”,已经成为世人皆知的品牌。这些“品牌效应”都成为了西湖难以用金钱衡量的“无形资产”。

    "当时同时推出‘还湖于民’的综保工程和免费西湖的举措真是一步险棋,一方面免收门票一年要少收4000~5000万元,另一方面西湖综合保护治理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大量的公园管理人员需要重新安置,如果没有‘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思路是决不敢走这一步的"。回忆走过的八年,王水法倒吸了一口冷气,"现在看来,市委市政府的这着棋是走对了”。

    "免费西湖"垂范景区发展新模式

    "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几千年来,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没有西湖,杭州的兴盛就失去了依托,人间天堂的美誉就失去了内涵,历史文化名城就失去了“根”与“魂”.因此,保护好西湖,经营好西湖成了摆在杭州市委市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1000多年的历史里,杭州人民虽无数次地治理西湖,但“西湖十景”仍残缺,西湖全景仍难觅,更由于沿线部门单位重墙深院的阻隔,人们只能在湖上欣赏湖光山色,却无缘荡舟山涧小湾,深入芦苇丛中寻幽觅胜,这成了杭州核心景区旅游的最大缺憾。另外,各类公园收取门票,游人负担沉重,老百姓被一票阻隔,许多景点少人问津。

    所以,要保护经营好西湖,不仅要打通环线,还湖于民,还必须大量的资金投入,恢复西湖的历史景观,使西湖不断增值。然而“钱”从哪里来?靠收门票能解决建设资金吗?解放以来的30多年历史已证明,单靠门票收入每年赚取4000~5000万元只能满足人头费开支,根本解决不了建设资金。

    世纪之交,杭州市委市政府以辨证创新的思维做出一项惊人举措:打通西湖环线,还湖于民;同时作为配套措施,开放整个西湖,取消所有西湖沿线公园的门票.2001年,杭州启动了西湖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治理工程--西湖环湖综合治理工程。 西湖既是"自然造化"的产物,又是"人工雕琢"的精品,环湖的所有景点和建筑都需要体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综保工程处处体现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和中外游客的需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以舒适感、亲切感、优美感等为出发点,在西湖的所有景观游览服务设施上,也优先满足人的需求:新增加亲水平台50余处;新修200余公里方便市民和游客的游览的林间小路和山径100余条;新增园椅千余张,电话亭百余处;残疾人通道几乎覆盖了城市园林的每一个角落,安全监控系统也已在环湖公园和主要山体内全面构建,

    当西湖南线、东线、西线、北线工程相继完工后,更大的惊喜摆在了人们的面前:曾经长期阻隔西湖的一些高墙深院被拆除了;围起“篱笆”要收门票的收费公园也不见了。生活在杭州的市民,第一次徜徉在几乎没有阻隔的西湖景区之中,真正找到了“西湖主人”的感觉。

    免费西湖与精品西湖使各路游人纷至沓来,不仅景区经营管理单位,连整个杭州旅游产业也因西湖的开放赚得钵满盆溢。这个“西湖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很长时间里影响着全国很多城市的发展,在全国各地景区渐成“贵族景区”的趋势中,“西湖模式”逐渐开始被国内其他景区、博物馆陆续采纳,公共服务的“免费时代”悄然启幕。

    从免费到财富 "还湖于民"的宗旨决不变

    随着"免费西湖"带动了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如今沿湖而行,越发能感受到西湖名胜风景区走向国际化景区的步伐:作为西湖景区的门厅,湖滨国际名品街环绕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共由30余家国际著名顶级品牌专卖店围聚而成;而南山路艺术休闲特色街区与西湖南线景区一起,经过街景整治以后,形成一条街市与山水相拥、观光与休闲相融的商业特色街…….

    杭州的历史不仅融在西湖里,更融在一栋栋历史建筑里.近两年,西湖边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建筑,成为了不少商家垂涎的目标.杭州西湖名胜风景区管委会适时提出了发展总部经济与精品休闲旅游,提升杭州西湖国际形象与档次的发展战略,以低房租带税收的策略吸引了许多大公司大财团的进入,一时"总部经济"、"会所经济"、“奢华消费”等高档精品设施与休闲旅游经济现身西湖。这一方面增加了西湖的财政收入,有效保护了部分古建筑,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去年9月曾一度出现景区内一些所谓的"顶级"私人会所侵占公共通道、禁止游人入内的情况,各种非议随之而来.

    对这种现象该怎么看?刘颖说,随着老百姓收入的增加,消费越来越倾向非同构化.西湖景区既要面向普通老百姓,坚持走平民化线路,比如花港、虎跑、植物园和吴山就出现‘一元茶室’,但西湖想要成为面向国际的景区,就必须有一些高档精品化的旅游设施,所以园文部门决定招商引资。他表示,开设档次比较高的会所,就是其中一种方式。通过租赁的方式,用企业的钱来保护历史建筑或文物,国外有很多成熟的例子.企业对古建筑的保护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同时自己也得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引进精品化旅游设施并不等于西湖走向私人化、分割化。”杭州园林文物局副局长高小辉告诉记者,在与商家签订合约的时候,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就明文规定,"经营项目应是对外营业项目,在经营中必须遵纪守法,严禁违法违规经营.给甲方造成声誉影响的,可以解除合同."因为,我们‘还湖于民’的决心从来没有改变过."

    经过一系列整改措施,一度封闭的公共通道上,如今恢复了昔日的场景。私人会所的再度"开放,"表明"还湖于民"不是一句空话.

    从"免费西湖"到"财富西湖",杭州城市改革发展的脉络也越发清晰.杭州市旅委副主任王信章说,把西湖的风光变成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旅游城市"变为"城市旅游"'生活品质之城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杭州旅游、投资、创业、生活.

联系方式

查酒店 请点击网页上方-酒店预订

预订部 免费电话:400-000-4554

传真室 传真电话:0512-82705610

酒店免费预订咨询 

酒店预订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