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秦岭观华山旅游风景区 > 新闻资讯 > 新闻内容
站内搜索: 类别:
>> 新闻内容

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 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

发布时间:2009-02-23  点击:

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    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

 
   一 、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30年的农村改革发展,成功的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农村道路交通和农民住房得到改善,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得到大的提高,农村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吃饭问题解决的同时,一小部分农民的花钱问题也得到解决,但大多数农民的花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解决农民的花钱问题就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工作的主要课题。解决农民花钱问题也就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问题,解决农民花钱问题是焦点,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点。
  农村改革发展中,部分乡村农民经过艰难探索,寻找到了持续稳定的产业项目,形成了主导产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解决了花钱问题。其经验可以总结为两条:一条是寻找到了制造业项目,走的是工业化道路。例如江苏省的花溪村。另一条是寻找到了种植业或养殖业项目,形成了主导产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走的是集约化、专业化道路。比如山东省寿光县的蔬菜产业。两条成功的经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找到了持续稳定的产业项目,形成了区域主导产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
  农村改革发展中,大多数农民还没有解决花钱问题,其教训有两个:一个是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着农作物,只解决了吃饭问题,他们没有利用荒山、林地、坡塬地和可以富余出来的耕地发展经济作物,而是靠零散的养殖业和出外打工获得较少且不稳定的钱来维持基本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第二是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着农作物,积极地利用荒山、林地、坡塬地和可富余出来的耕地种植经济作物,积极探索养殖项目,曾经在一个时期内形成了主导产业,曾经在一个时期也是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可是,由于对市场需求或市场转型把握不住,也没有能力把握,可以说是一哄而上,造成产出过剩,导致无利可图,或者因市场转型使他们的出产成了无用的东西,结果是全部倒下,重新回到原来的起点上,最终还是没有解决花钱问题。例如,陕西省山阳县和洛南县曾经大面积种植过黄姜、丹参、桔梗等中药材都失败了。当地农民在黄姜生产中,充分利用土地,种植了大面积黄姜,形成了黄姜种植主导产业,以黄姜为原料生产皂素的化工厂也新建了四个,后来因市场转型和市场需求皂素的急剧下降,导致该地区黄姜产业跨台和以黄姜为原料生产皂素企业的倒闭。在丹参、桔梗生产中,当地农民不但在坡塬地和荒地里种植了丹参和桔梗,还将丹参与农作物套种起来,形成了规模生产。据当时中药材商贩说,其他地方也大量种植了丹参和桔梗,这种自由无序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方式,造成丹参、桔梗生产过剩,使丹参、桔梗销售价格与市场初期价格相比下跌了十几倍,导致种植丹参、桔梗无利可图,使该地区丹参、桔梗产业发展不到四年而垮台。
  二、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   走出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
 (一)农民只有找到了持续稳定的产业项目,形成主导产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针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部分乡村农民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就是他们找到了持续稳定的产业项目,形成了主导产业,获得了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分析大多数农民没有走出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一直是维持基本的农业生产现状,没有积极地寻找产业发展项目;二是一些农民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付出了劳动和智慧,但所寻找的项目未能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而夭折,最终没有找到。成功与失败两相对比,都是围绕一个目标——寻找持续稳定高效的产业项目。这一客观事实说明,有了持续稳定高效的产业项目,才能形成农村产业的集约化和专业化,才能支撑农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只有给农民找到了持续稳定高效的产业项目,才能使农民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
 (二)农民经济收入的改善,离不开持续、稳定、高效的农村产业项目,其中,持续是前提,稳定是基础,高效是保证。农村产业项目很多,如粮、棉、油等种植产业和家畜、家禽等养殖产业是持续稳定的,但不一定是高效的,或者说在一个区域没有形成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只是普遍种植,没有形成高效的主导产业。如中药材、干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和某些特种养殖产业是高效的,但不是持续稳定的。所以,解决农民经济收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农村产业项目变成持续稳定高效的产业项目,使各个区域形成各自的集约化、专业化产业,从而使农民获得持续稳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而要将农村产业项目转变成持续稳定高效的产业,只有通过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才能使农村的每个产业转变成持续稳定高效的产业。因为,农村产业的分工:一是可以避免无序生产、盲目生产和无控制生产,能够保证产业的利润空间,实现产业的高效;二是可以集中利用人力、资源、资金和科学技术,便于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生产,便于提升产业质量,便于形成品牌,实现产业的持续:三是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可以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把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命运。
  (三)只有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才能保证农村区域产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
  持续稳定的农村产业项目的确定,具有较高地科学要求,必须掌握市场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和对产品需求的变化周期,用这些大量信息来调节生产,达到组织生产和产业规模控制,防止生产过剩或生产萎缩,保持产品的利润区间,从而实现产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如此这样的科学技术性工作由农民自己探索,显然是无法完成的,因为农民不具备这些条件。走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困境,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升级,必然体现着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必然要走集约化、专业化道路。因此,只有通过计划的手段对农村区域产业实行科学分工,才能绕过和解决困扰农村产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这些问题,才能保证农村区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人民勤奋吃苦,生产旺盛。如果农村区域产业不进行分工,农村产业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生产和控制,任何一个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特产业,都会出现生产过剩或生产萎缩,很难形成持续稳定的集约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就无法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升级,就无法给农民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收益。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实际上就是实行农村区域产业的垄断经营,是从根本上保证农村产业项目的持续和稳定。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就能摆脱市场经济对农村产业的摇摆,改变农村区域产业的自由发展为有序发展;就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气候特点和传统产业优势,集中利用人力、资金和科技支持,较快地实现农村产业的集约化和专业化,达到规模化;就能长久拥有“一乡一品”,“一县一业”,避免多头并进,避免生产过剩和生产萎缩,避免区域间的内耗,保证每个农村区域产业都有自己的市场和利润区间,促成每个农村区域产业都能持续稳定的发展。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是计划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客观世界中的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提升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体现。所以,只有实行农村区域产业的科学分工,才能保证农村区域产业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
    (四)我国有条件实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在《富国论 》中说:中国幅员辽阔,居民那么多,气候各种各样,各地有各种各样的产物,各省间的水运交通大部分有是极其便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的国内市场,就能支持巨大地制造业,并且容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如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余各地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然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说明了我国气候各种各样形成了各地各种各样的产物,因产物的不同必然形成制造业项目的不同,因而就容许了制造业的分工;说明了我国气候各种各样形成了各地各种各样的产物,因而也就容许了农村产业的分工,或者说因我国国内市场巨大就容许了农村种植业和养殖业分工;说明了农村产业的分工必然会支持制造业的分工,制造业在国内农村产业的支撑下和国内市场的支撑下,就会进入国外市场,大大促进制造业的生产力,制造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作用于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各异,产出物各异,国内市场巨大的这些条件,不但容许了制造业的分工,也容许农村产业的分工,也就说我国具有农村区域产业分工的条件。
   三`、农村区域产业的分工
   (一)农村区域产业分工的种类。
   农村产业分为传统产业和新特产业。传统产业是指历史上一直普遍种植和养殖的产业。如:农作物、水果、干果等种植业和猪、牛、羊等养殖业。新特产业是指专业特种种植、养殖产业和新引进或新开发的种植、养殖产业。如:特种动物养殖和新特水果种植等。
   农村区域产业分工的种类分为粮、棉、油产业,经济作物种植产业,养殖产业,由种植业和养殖业所产生的制造业,新特产业。粮食主产区必须以粮、棉、油生产作为主导产业,非粮食主产区应当在基本保证粮食自给的基础上,把其它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产业分为:蔬菜、水果、干果、中药材、蚕桑、林草、花卉、食用菌等。养殖产业分为:家畜、家禽、水产养殖、食用和药用昆虫等。种植业和养殖业所产生的制造业,关键是要控制布局和数量,不能任其自由发展。新特产业也要选择发展区域,控制发展规模。
   (二)由谁来进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要实现农村区域产业的科学分工,就必须组建各级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机构,通过各级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机构的大量调查研究,提出农村区域产业分工草案,然后由各级政府和各级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机构共同研究决定,才能完成农村区域产业的科学分工。各级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机构的职责是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因此,各级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由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为他们提供充足地经费,让他们走遍全国,走出国门,深入市场,深入工厂,深入农村,广泛采集信息,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农村区域各个产业分工的依据,使农村区域产业分工以客观实际存在说话,以客观数据说话,达到农村区域产业分工的科学化。
    (三)农村区域产业分工的步骤。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是一项巨大而复杂地工程,具有国家与地方、全局与局部的统一和协调。因此,农村区域产业分工的步骤:一是从上到下的层层分解;二是从下而上的层层反馈分工的布局和规模;三是根据下一级的反馈作出调整和审批。其具体操作过程是:国家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完成以后,各省根据国家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所规定本省农村区域产业的项目和规模进行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各市根据省上的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来确定本市的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各县根据市上的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来确定本县的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各乡镇根据县上的分工确定本乡镇的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层层分解以后,下一级要将分工布局、规模和实施措施向上一级反馈,上一级要对下一级的分工进行调整和审批。另外,农村区域产业分工不是下一级对上一级的数字分解,而是要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生产特点进行分工,不但要确定布局和规模,还要制定发展计划和措施,以求实的作风完成农村区域产业的科学分工。
    (四)农村区域产业分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农村区域产业分工中,传统产业和新特产业都是分工的内容,不能认为农村区域产业分工只是对新特产业的分工,其实新特产业只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添加剂,而传统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传统产业分工的成功,必然会使农村经济走向集约化、专业化道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的生产方式,才能使农民看到希望,有了奋斗目标,才能将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改变农民的命运。二是农村区域产业分工确定以后,一个区域不得以任何理由发展不属于自己区域分工的产业,如果本区域的产业需要调整,必须经过上一级批准,方能启动所批准的产业,保证区域产业分工的严肃性。三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制约和产品的不断更新,必然影响到一些农村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规模变化,所以,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是一个长期性工作,各级农村区域产业分工机构,要不断的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变化,预测市场变化周期,及时指导农村区域产业的调整和更新换代,这是保证我国农村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四是自然灾害直接影响干果产业,若遇严寒和霜冻,无法预防,将会造成全年绝收。因此,在发展干果产业中应当利用荒山、荒地、坡塬地、山林空白地带、地塄和路旁,一般不要栽植在基本农田里,防止因自然灾害造成绝收,出现经济发展大滑坡 。   
 
                    作者:陕西省洛南县安监局 黄鹏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0914-7321777

秦岭会展商务网 http://www.chinahzsw.com

秦岭文化艺术网 http://www.7321777.cn

洛南县神州旅行社 0914-7383300

秦岭观华山旅游风景区 13309144021

电子信箱 laojunshan@163.com

秦岭文化会展公司 http://blog.hsw.cn/99949

畅游天下 

秦岭会展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