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秦岭观华山旅游风景区 > 新闻资讯 > 新闻内容
站内搜索: 类别:
>> 新闻内容

洛南县“十二·五”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概况

发布时间:2008-03-21  点击:

洛南县“十二·五”旅游重点建设项目概况

    1、老君山景区
    老君山,是道教始祖太上老君修炼成仙的地方,以峰秀、林密、径幽、洞奇著称,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它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处,陕西省洛南县境内,距西安190公里,北接华山,虎视八百里秦川;南瞰秦蟒,扼中原进出秦巴之门户,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祖山”之称。     
   老君山群峰俊秀,怪石嶙峋,苍松劲树,四季常青。春季山花烂漫,馨香四溢;夏季翠绿可餐,清爽宜人;秋季红叶似火,热情奔放;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新建的登山盘道,路面平整,曲径通幽;数千级台阶周围老藤错落,鸟语百啭;山风乍起,松涛汹涌,啸声阵阵,不绝于耳。雨中登山,薄雾缭绕,风雨潇潇,如泣如诉,凭高远眺,醉若天仙。清理整修后的老君山溶洞溶柱林立,景观别致,烛火通明,古香古色。
    老君山地处陕西省洛南县巡检镇,新建的洛南-潼关公路附近,距洛南县城47公里;潼关县城(西安-潼关-郑州高速公路枢纽站)43公里,并与310国道、312国道、陇海铁路相接,区位、交通、自然、气候、文化旅游、文物古迹等资源优势十分显著。
    太上老君是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传说太上老君在此修炼成仙,玉皇大帝亲临拜师迎驾,故老君山留有老君庙、玉皇殿等名胜景观,民间人士每年古历二月十五在此举办老君山庙会,敬天祈福。老君仙洞中现有天然溶柱形成的“圣君卧榻、系牛柏、炼丹炉、塔林、高山飞瀑、天门、青牛、豆腐坊”等道教信物,塑有太上老君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牌位供香客朝拜,千百年来一直为道教信众朝圣之所。鬼斧神工般的溶柱奇观,与天然、原始的自然地貌融为一体,成为老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投资规模:60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巡检镇巡检街村
    2、洛南县丹霞山庄项目
    项目简介:一期工程,在城关镇宋村西沟修建培训综合楼一座,九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服务用房三座,九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农家乐式四合院20套,每院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合计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式为单层仿古建筑,总建设面积4800平方米,需占用土地10亩,为导游培训、旅游服务提供餐饮、宾馆及其它娱乐配套设施,年接待导游、游客5万人次。
    建设思路:把洛南县丹霞山庄项目建设成为陕西导游培训基地。为石龙庙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创业培训等配套服务,既是石龙庙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投资总额:480万元人民币。
    建设地点:洛南县城关镇宋村西沟
    3、洛河漂流
    洛河漂流是我县最新推出的一项集观光、游玩、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观光项目,采用南方优质毛竹作为材料,将引进全国名胜风景区武夷山的竹排作为漂流工具,全盘采用武夷山原汁原味的设备及管理方法,“乘洛河竹筏漂流,品南国水乡风韵”,让你在本地即可享受南方水乡独特的韵味,圆你南方水乡之梦。
    洛河漂流起漂地点为古城镇沙河口,终漂地点为灵口镇黄坪,一期工程拟建成上客码头、下客码头及配套的停车场等附属设施,一次可满足60人同时漂流,整个漂程7公里,用时一个半小时,竹筏漂流以休闲观光为主,老少皆宜,漂流过程中有专业筏工为你掌筏,途中你可感受到洛河九曲十八湾的流水惬意,又可欣赏两岸鬼斧神工般的崇山峻岭,漂流中时而水流湍急,紧张刺激,时而水平如镜,悠然自得,让你远离城市的喧嚣,全身心融入大自然,洗去一身的疲惫,找回久违的欢乐。
    投资规模:30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灵口镇
    4、洛南县秦岭观华山项目
    项目概况:洛南秦岭观华山项目从洛南县驾鹿乡桃花坪村与火龙关村间修建盘山公路,直达洛南境内秦岭与华山接壤的山脊,在这10公里范围内,人们可以多角度欣赏华山景观。秦岭观华山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打破“华山自古一条路”的神话,更进一步揭开中国第一奇峰—华山的神秘面纱,全方位地展示“劈山救母”等神话传说的历史渊源。
    项目建设内容:修建盘山三级公路50公里,车辆容量1000辆的停车场一处,接待8000人餐饮、住宿的旅游服务设施一处,景区旅游专用车辆150辆,巨型山门一座,温泉游泳池、游乐场、观赏亭若干。
    投资总额:规划投资380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驾鹿乡桃花坪村、火龙关村
    5、洛南文庙
  洛南文庙座落于洛南县城西街,历史悠久,宏伟壮观,是过去祭把我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殿宇。据州志县志所记,洛南文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比西安钟楼早建14年,现占地面积3115平方米,是城区保护最完整的纵轴线式古建筑群。198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个多世纪以来,它一直是该县政治、文化、教育、事业、活动的中心,现为县博物馆所在地,内有珍贵的馆藏文物3400多件。文庙整个建筑浑然一起,宫墙之内包括后、中、前三院,后院中为大成殿,殿前为月台,两旁东厢、西厢各7间;中院内正中有朝门3间,两边名为月亮门,院中为泮池,架两孔石桥于其上,两旁竖有栏杆。东有名宦祠、尊经阁;西有乡贤祠、忠义祠。前院中为木牌楼,名曰“棂星门”;东开“启风门”,亦名“东礼门”;西开“腾蚊门”,亦名“西礼门”。最外沿街道为照壁,长9.2米,厚0.82米,高7.3米。内壁镶有“鱼龙变化”,外壁镶有“二龙戏珠。”
    文庙建筑气势恢宏,上有花脊飞檐,龙飞凤舞。内有金壁辉煌,画栋雕梁。轮廓清秀,气象雄浑,它的雄伟建筑主要为大成殿和棂星门。
    大成殿为明七暗五开间,单檐歇山顶。面阔通长14.85米,进深11米,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构成。五开间大小不等,四周有明柱、角柱、金柱共计28根。檐墙起间隔开内外,屋顶五脊罗列,花里藏龙,脊首如塔,屋上桔黄色琉璃瓦闪耀着金色光芒。四角角柱稍高,层层造架,层层伸出的斗拱“翘起”,凌空若飞,形体圆实,不仅使梁、柱、枋结构紧凑,而且更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力,使整个大成殿有收有放,有抑有,气势雄伟。殿前月台长15.2米,宽8.1米,面积113.1平方米。中间斜面台阶内雕刻着蟠螭翔凤,华丽异常。牌楼(根星门)耸立在前院中间,为陕南地区独树一格的古建筑精华。门高约25.2米,进深4.95米,面阔17.6米,占地89平方米。四柱三楼,柱高8.4米,柱顶52公分,上下三层(三个楼头),以正楼最为突出;脊首复有云罐,造型浑厚大方。左右二楼次于正楼,呈品字形,两旁尚有砖墙。整个脾楼,上搪花脊六兽,奇彩异辉,华丽堂皇,黄绿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交辉相映,檐下层层斗拱构成翘角,上下12角檐牙高啄,相映成趣,精刻细绘的花鸟栩栩如生,耀眼迷人。分属于四柱左右的8个石鼓,仅靠柱根。8个扶柱根部有石狮4对,中间两对大面圆实,分踞内外,威风凛凛,旁有两对,小巧玲戏,活灵活现,大匾上馏金大书“根星门”3个大字,闪闪发光,形成庄严肃穆而又华丽的古朴风光。
    投资规模:6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城中街西段39号
    6、花石浪猿人遗址
    花石浪遗址距县城北5公里之县河、石门河、洛河三河六汇的尖角村东河花石浪。在花石浪东面的山坡上,有一个高约4米,宽约2米,洞深8.5米,面积20平方米,洞内堆积有3层古人类居住面的普通山洞。70年代,现任西北大学新生世地质与环境研究所所长薛祥熙教授就发现了洛南猿人的遗迹。1995年,薛教授重返洛南进行深入考查,确认了花石浪有洛南猿人生息的遗迹。随后,会同县文管会,陕西省古生物协会联合洛南猿人及其遗址公诸于世,这一发现和考古成果1997年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花石浪遗址出土有有洛南猿人臼齿化石、石制器、打制的骨片、烧骨和刮削器、雕刻器及部分生活在水里的两栖哺乳动物牙齿化石、旧石器等3.5万件。
据专家考证,这群原始人类大约在距今50万年的中更新世早期,是我国北方最靠南的一个旧石器时代早期古人类遗址。
    这一考古大发现,不仅证明了洛南是人类最早的发源地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且填补了秦岭山区旧石器时代的空白,对中国乃至东南亚旧石器时代南北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演化,考古旧石器时代先民的经济生活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2001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了第五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洛南县花石浪遗址入选古遗址类111号,成为全商洛乃至陕南唯一入选的“国保”单位。
    投资规模:20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城关镇尖角村
        7、抚龙湖景区
  抚龙湖,原名谢湾水库,位于洛南县城西南8公里的谢湾乡卢村。据说该水库航拍时颇像一条龙,因而著名书法家何伯群先生为其命名,并手书“抚龙湖度假山庄”。
    抚龙湖总库容19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4100亩,滋润着洛南烤烟大乡谢湾乡的3100亩烟田,还承担着为县城三级橡皮坝调水的任务。目前,在两个湖湾150万平方米的水面上,设置有9个养鱼网箱,年产肉美味鲜的鲤、鲫鱼2.5万公斤,鱼苗10万尾;还设置有可容纳60余人垂钓的人工钓鱼场;湖中投放环保型游船2艘,供游人嬉水摆渡。在风景观赏区,建有观赏鱼池、踱步长廊、石桌石凳、花木草坪,供游人消闲。
  抚龙湖坝体雄伟,湖周树木葱郁,谷幽峰秀。乘船游荡在山清水秀的湖面上,但见远处苍鹭、野鸭不时拍打着水面翱翔竞舞;船的两侧,鱼儿自由自在地游荡,令人心旷神怡,好不惬意。
    投资规模:31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谢湾乡
    8、石龙庙景区
    洛南县城南6公里处的石龙庙村,山清水秀,石奇林幽。周边两座水库遥相呼应,恰似给景区点上了两只明亮幽深的眼睛。水面碧波荡漾,野鸥低掠,湖畔芦苇随风起舞,鹅鸭游荡嬉戏,时有游人垂钓,樵夫负薪,一派田园气息。两岸青山对峙,谷幽林深,轻风拂面,松涛悦耳,鸟鸣百啭,蝉噪蝶舞,令人心旷神怡。
    沿水库西边小路入谷登山,林中藤萝倒垂,草盛花茂。循径而行,树荫下,草丛中,突然现出一片神奇的石头世界来。据传远古时期,这里有一黑龙兴风作浪,残害百姓,东海龙王三太子小白龙欲为民除害,就在此与黑龙展开恶战,于是鱼鳖海怪各呈神威,激战三日三夜,终于降服了黑龙,随后小白龙与众虾兵蟹将就此留守,久而久之,幻化成石。这些石像久在山中埋没,忽一日,有好事者见到,便搜集整理传说,逐一依形起了名字,譬如石龙守山、仙人足迹、大象迎宾、鳄鱼戏水、瑶池神鹰、犀牛望月、骏马回首等等,一传十,十传百,引得城乡群众竞相前来游玩、观赏。节假日天气晴好,邀三二知己,徘徊林中,沿途悉心揣摩观赏,自是如临仙境,顿觉天高地阔,幽寂僻静,神心放松,回归自然。如若对弈品茗,神侃海聊,或把酒临风,吟诵妙文,大可随心所欲,放浪形骸,久居闹市沾染的劳烦尘嚣瞬间便烟消云散,随即神游天外,返璞归真,忘人忘我,天人合一,眼前仅留一脉青山,一池绿水,一片奇石,耳畔相伴一缕松涛,一把清风,一声鸣蝉,尽享大自然赋予的和谐、恬静与安谧。
    投资规模:33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城关镇
    9、九龙山景区
  九龙山,位于洛南县城东十余公里,是蟒岭北麓脱鞋岭延伸至此突起的孤峰,山高海拨1200.4米,原名茅山,因古代茅草丛生得名。后置县城(土城)于古城川拒阳县,山座落县城之西,按八卦方位兑为西方,又名兑山。在此前山上有广禅山。又因山周围有九条支脉(脱鞋岭、圪崂岭、浪子圪塔、畅岭、杨岭、白岭、冯岭、郝岭、石岭),状如“九龙戏珠”。九龙山山势奇秀,周围舒缓,地下煤藏丰实,雄阔高横,堪称邑之大观。
    明嘉靖(1522-1566)年间,山上修有永安堡,周围石城,每逢兵荒马乱,周围群众扶老携幼,立即上山,严封城门,拒贼反守。山上有庙宇十八间,戏楼三间,僧房客房三下余间,有东西两个城门,面积二十余亩。清嘉庆年间及1926年两次复修。
    正殿祖师高约三米,金身披头散发,手执宝剑,金童、玉女分两边站立,再两旁共有十二尊神像,彩塑每个约三米,庙山墙上层一旁华山立景,一旁武当山立体景,雕梁画栋,雄壮威武,上悬“玄元治世”金字匾额,祖师身后墙上悬空雕塑一位神像,驾神鹤栩栩如飞,名曰空中过往神。再后殿是娘娘殿,逢会祈子的还愿的络绎不绝,庙中“保我赤子”等布匾挂满墙壁。祖师殿前有献殿三大间,是逢会献供品之地。台阶下两旁各有一间,是黑龙灵官之庙,最前三间为山庙大门,两旁为五圣祠,再前一广场有一戏楼,两边书一对联“乐奏中天莫演奸邪伤雅化;声闻太古须传忠孝励沐风”。
    兑山古会每年三月三晶与九月九日是例会,又是旅游的好时机,春三月,天气渐暖,百花盛开,杨柳吐絮,秋九月九日(重九),天高气爽,山花烂漫,正是游览的佳期。山上逢会每次演大戏两天三夜,炮起炮落,上会人山里山外,香客摩肩接踵而至,在撞钟声、鞭炮、乐器、诵经交响声中,游人祈求平安。在城内外杂货、农具,自由交易互通有无,成了物资交流会,成了旅游的地方。
    游人登山不但饱览山上盛况,而且视野大大放宽,东望文显山,西观云蒙山,南览蟒岭,北睹天平山远及华岳,俯视泱泱洛水、鹿池清流,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让游人乐而忘返。
    十年动乱期间,庙宇神像惨造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的善男信女每逢三月三、九月九都前往焚香朝拜,逐渐恢复了昔日庙会。现在每逢庙会,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来这里旅游观光,使这里成为县城较近的旅游景点之一。
    投资规模:8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城关镇
    10、香山溶洞
  香山溶洞旅游风景区,位于陕西省洛南县石坡镇香山村,距洛南县城38公里,与河南省灵宝市、潼关县华阴市相邻,是省内外驰名的关中后花园之地。
    香山溶洞旅游风景区属秦岭地貌喀斯特地貌原始生态区,景区面积10平方公里。这里山青、水秀、石奇、洞幽、仙鹤展翅、盘旋古松之上,是人们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景区内东、西两山对峙,东山松柏苍翠,峰如波涛;西山形似香炉,名曰“香炉山”,山中巨石,突兀峭立、状如佛头,名曰“香山护神”。移步山涧,鸟鸣回转,花木深处,曲径通幽,“思过泉”常年溪水潺潺,溪潭相连,溪中怪石遍布,通往洞口石阶,势如盘龙,腾空而上,居险而不惊,耳边松风阵阵,眼前烟波浩渺。洞内是洞中有洞,五层分布,巧妙衔接,上下互通。移步异景,可见钟乳遍布,奇形怪状,巧夺开工,尤以“飞天瀑布、坠石惊天、福地龙宫、卧龙幽洞、仙魔撑天、石门朝圣、天女散花等景观称绝,构成了美妙绝伦的洞中仙境。相传八仙中的铁拐李与吕洞宾曾由景区的“天外人家”下凡。游洞醉酒,降龙安民,留下了一段美丽的神话传奇,为景区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涵蕴。置身其间,使人游目驰怀,留恋往返。
    投资规模:18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石坡镇
    11、玉虚洞
    玉虚洞位于洛南县城以北27.5公里石门镇罗家沟,它是秦岭支脉逶迤东南而成的一个哈斯特地貌溶洞,四周群山青秀,烟霞轻绕,松柏苍翠,幽然若仙境。相传明万历13年,大悲寺僧人追赶一玉兔至半崖而发现。从此玉虚洞名闻遐迩,游人纷至沓来,无不感叹其鬼斧神工,天造地设之奇景。
    洞口高约1米,人需拱身而入。入洞后便是宽23米,高9米的洞厅。洞厅宽敞可纳数百人。洞内奇景叠现,玲珑剔透,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洞深约800米,有8个支洞呈环形分布。有幽邃曲折的小径将各洞巧妙连通,形成大洞回环,深不可测,小洞蜿蜒穿插其间的奇妙景致。处处锺乳悬垂,石流纷挂。其景有“墨龙探幽”、“柏柱擎天”、“莲池映趣”、“银佛禅座”、“群峰竞秀”、“神塔迎客”、“双擎苍穹”、“石流纷挂”、“牛皮悬天”、“万景争辉”、“玉岩淋露”,或玲珑剔透、或翡翠披散、或怪石嶙峋、或山峦叠显,有如牛而卧、有如狮而踞、有如僧而坐、有如笋而生,“葡萄洞”葡萄串串簇簇、“锣鼓洞”锣鼓阵阵连连、“玉米花洞”苞花粘满、“黑风洞”黑风扑面,令人目迷神醉,给游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诗云:“天工巧成玉虚洞,风光旖秦山中。神力造设万千景,醉倒游人话逸情”。如今玉虚洞正期待着揽胜探幽的四方游客的光临。
    投资规模:20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石门镇
    12、罗汉洞
    罗汉洞风景区修建了500米安全防护栏杆,对通往景区的道路、吊桥进行了加固修缮,确保游客安全观光旅游,同时栽植了一批花草树木,对景区进行了重点绿化美化,并聘请雕塑彩绘艺术家,对景区内的十八罗汉重新进行雕塑彩绘,使十八罗汉以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风姿展现在游人面前,还新建了一座洛水亭,在原有的龙潭内雕塑了5米高的巨龙,巨龙戏水,格外引人。随着该景区旅游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罗汉洞风景区无疑会成为广大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投资规模:3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柏峪寺乡
    13、文显山景区
    文显山,又名地肺山,俗名云架山。位于县城东南60公里的豫陕交界处,主峰海拔高达1710米。这里千峰万壑,林木葱郁,云雾缭绕,藤萝下垂,宛若金色的屏风,环拥着整个大山,因其为县东屏障,故有“文显翠屏”之名。
    “文显翠屏”是洛南八景之一。清邑令四川金堂陈尔茀有《题文显翠屏歌》一首:文显传,翠屏璨,白去齐,青玉案。巍峨一列障鸡头,古松老柏交枝干。旭日朝霞相映鲜,晨星夜月染河汉;悬岩时有麋鹿游,藤萝千条垂断案,颠米落笔画难成,好鸟一声山水清。全诗把文显山描绘得维妙维肖,仿佛天然画幅,翠屏悬空,呈现着钟灵毓秀之气。据《县志》载:四皓先生因避秦乱结茅,偕隐于此,后移居于县城西南之四皓山,再徙于商山,采芝而食,史称“商山四皓”。由此可见,文显山之名胜,实不虚传。
    文显山源自蟒岭,山脉介于豫陕边界。山上古有石砌山寨一座,面积约10余亩,固若金汤,牢不可破。东、南、西各辟有门,筑有碉楼,城墙周围有口径2尺大的炮眼10个,还有生铁铸的“大将军”、“二将军”、“九节犁”炮等,以备防守。城墙高8.9尺,依山而建,造型威武,迄今遗地犹存。此山东接箭杆岭,下临(河南)兰草川;南连高耀子,俯瞰蜡台峰;西濒乾涧河;北近真人沟,洪箭公路环绕山麓。步上玉皇顶,朝望旭日升,霞呈五色之彩,暮看西山余晖,返照闾巷,环顾群山低;东望官坡岭,万峰插天飞;南峙龙骨岩,丹凤能穹睇;西眺古城、景村收眼底,兑山目可及;北指秦岭横天际,苍苍莽莽白云迷。现在这里油松成林,野生山楂、连翘繁多。
    文显山上在明代就有较完整的建筑群,玉皇殿华美绝伦,斗拱悬空,八卦全顶,蛟龙金柱,雕花暖阁,花鸟如生,壁画云龙腾跃,图山绘水,文物珍贵,图案仿效湖北武当山之规模,宫殿盘郁,颇壮观瞻。其它有祖师殿、禹王宫、关岳祠、药王、娘娘、火神、龙王、土地、山神、黑虎灵官等庙宇均在石城之中,排列有序,金碧辉煌。独惟南岩,绝壁千仞,恍若云天,下临无底,有一段路峻险异常,凿空架桥,人行其上,不敢俯视。其中有2米许,游人临路兴叹,望而止步者甚多。但是岩上神龛佛洞,粉墙砖壁,丹门绿窗,五光十色,耀眼炫目。新修祖师殿内的壁画图案,左壁为四老围棋,右为八仙过海,笔意为奇。尚有古洞悬岩,出云即雨。山间到处都有天井,口径不一,投石其中,声如击瓮。西山之麓,涌泉翻滚,水有斗量。西山之顶,有一古洞,深10余里,洞中有石钟乳,形成各式各样景观,千姿百态,洁白如玉,状似花卉鸟兽,特奇不凡,燃炬而入,酷暑犹寒。
    径考碑碣,庙宇始建于明朝初期(公元1368),扩建于清乾隆44年(1779)重建于嘉16年(公元1811),再葺于道光23年(公元1843),至民国18年(公元1929),复双重加修繕,使之更为完整无缺,除庙宇外,僧舍、客房均告落成。文显翠零距今已有六百余载,昔日之古迹胜地,呈庙宇失修,成为废墟,但其自然风景引人入胜,仍堪称为洛南古八景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投资规模:11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高耀乡
    14、县城人工湖
    从2002年起,洛南县启动排污、蓄水工程,先后投资900余万元,对县河河道开挖清理,砌筑加固河堤,堤岸安装雕花糙白玉护栏,修建了仿古亭子,并在两岸栽植金丝垂柳和阔叶女贞。2003年底,两阶式橡皮大坝建成蓄水后,在河道中形成长800米宽60米的宽阔湖面,宛若一条碧玉带,镶嵌在县城中央。人工湖建起后,成了洛南县城一景,每天都有居民来此休闲娱乐。许多居民纷纷要求有关部门利用这一资源,开办水上游乐项目。近日,河道管理部门在拦水坝内投放近20只游船,确定专人管理,正式对游客开放。利用河道人工湖建起水上游乐园,这在我市还是首景。
    投资规模:16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城河南
    15、红二十五军战斗纪念地
  1934年12月8日,红二十五军2980多名热血将士高举“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大旗,跳出豫陕交界的洛南县三要司铁锁关,日夜兼程抵达陕西境内,踏入了茫茫秦岭。
  洛南县三要司铁锁关战斗拉开了红军入陕长征路上反“围剿”斗争的序幕,红军终于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粉碎了二十余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略转移。
  远离家乡,红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但生长于大别山区,踏入秦岭的红军又如猛虎归山。7个月,转战在秦岭的崇山峻岭间,他们深深扎下根,迂回鄂豫陕三省,历经无数战斗,无一失利;先后创建了6个政权组织,成为长征中唯一形成红色政权体系的队伍;高举抗日大旗,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创造了战斗力不弱反强的长征奇迹;主动牵制敌人,策应中央主力红军,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投资规模:10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高耀乡箭杆岭
    16、云蒙山景区
    云蒙山,又称“书堂山”,位于洛南县城以北15公里,海拔1800多米,系秦岭支脉,山势独迥,奇石巍峨,时有烟雾弥漫,青云缭绕,笼罩山头而得名。天气晴朗时,站在山巅北眺,秦岭群峰如翠屏环列,芙蓉插云;西岳华山清晰可见,华岳的朝阳,落雁,莲花三峰险峻层峦,名胜景观历历在目,故有“云蒙观华”之说。初春季节,山上大雪弥漫,千峰万树,一片皆白,山下却是桃花盛开,春色迷人,古称“树堂雪花”。“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树堂宛在,洞内犹现雪中花。”正是这两大景色的生动写照。
    投资规模:21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麻坪镇
    17、馒头山景区
  馒头山生态公园位于洛南县城河南,以馒头山为主体依山就势设计,占地4.6平方公里。馒头山状若巨馒,南踞形胜,俯视县城,与周围9个山包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俗称“九燕扑馒”。山上松柏常绿,植被茂盛,多年是洛南城区居民健身休闲的天然场所。2004年下半年起,洛南对馒头山进行了新的设计,开发馒头山生态公园,目前已经建成6.4公里的通山公路和盘山公路,拓建天顶广场3800平方米,相继完成景区大门牌和云燕楼等5处景点建筑。6条通山踏步曲径通幽,蜿蜒山顶;山间虎步亭、龙镶亭、畅怀亭、集贤亭点缀在绿树丛中;山顶云燕楼雕梁画栋,飞檐高耸。整个公园松柏吐翠,山花竞香,百鸟啁啾。夜幕降临时,盘山道上彩灯如练,与华灯初放的县城,碧波荡漾的橡胶坝人工湖相映生辉,成了城区居民踏青登高、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投资规模:37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城河南
    18、洛南县仓圣山风景区
    据《策海·大书》载有:“仓颉登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仓帝受之,遂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山川、指掌而创文字。”这里说的就是陕西洛南县(原雒南)城西北24公里处的阳虚山。阳虚山是仓圣山风景区的知名景点之一,是仓颉造字的故里.亦是周易八卦的源头,有着丰富的原生态,古文化旅游资源.可开发农业,牧业,珍希濒危植物,奇石,根艺,矿泉水等附属项目.
    投资规模:3200万元
    建设地点:洛南县保安镇仓颉造字遗址


 

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 0914-7321777

秦岭会展商务网 http://www.chinahzsw.com

秦岭文化艺术网 http://www.7321777.cn

洛南县神州旅行社 0914-7383300

秦岭观华山旅游风景区 13309144021

电子信箱 laojunshan@163.com

秦岭文化会展公司 http://blog.hsw.cn/99949

畅游天下 

秦岭会展商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