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海口琼山达成商旅服务中心 > 新闻资讯 > 新闻内容
站内搜索: 类别:
>> 新闻内容

[海之南]海南岛:有人类活动就有了做海[图]

发布时间:2007-07-30  点击:


岸边全村男女老少拖网作业的号子声渐行渐远 本文图片均有记者李幸璜摄影

  关于做海以海为生的记录。     

  据考古发现,海南一万年前三亚落笔落人的生活就与海产品息息相关。落笔洞遗址是目前已知的海南岛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存。考古发现距今约一万年的出土堆积物中有含7万余件螺、蛤、蚌壳遗迹,这说明落笔洞人在一万年前已从事做海捕捞的生产活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辽阔的海域自古以来哺育着海南的渔民,海南渔民用船出海从事渔业生产的具体时间,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但据古籍记载,远在秦汉时代,我国已经有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通商和渔业生产活动。     

  战国时期 (公元前403——221年)便有渔民在南海潜入深海中采珠了。两汉时,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110年),海南始置珠崖、儋耳郡。海南在古代以盛产珠宝而著称。有史记,“(珠崖儋耳)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产真(珍)珠故曰珠崖”。     

  海南渔民远洋捕捞,开发西南中沙群岛从事渔业生产的历史,还可以从世代传抄的《更路簿》中得到有力的证明。《更路簿》是我国沿海渔民的航海经书。据考证,现存的手抄本 《更路簿》产生于清康熙末年,它可追溯至明代。它详细地记录了西南中沙群岛的岛礁名称、准确位置,如琼海渔民苏德柳、卢烘兰等等的手抄本《更路簿》,具体标明了航行到西沙、南沙、中沙各岛屿的主要航线和岛礁特征,这是我国人民开发西南中沙群岛的最直接的历史见证,也是海南渔民征服大海的智慧体现。


如今儋州白马井坚持手钓捕鱼的人越来越少。


临高渔民造大船出海。船大了,设备先进了。用老渔民的话说:现在做海真是舒服多了!

  做海

  不论是海边赶海拾贝,还是潜入深海摸螺;不论是小木舟加一丝线的手钓,还是大机轮远洋捕捞……渔民以海作伴,以海为生,从大海中谋取生活的任何一种捕捞生活方式,我们都称之为做海。     在海南岛,有人类活动开始,就有了做海的历史。     

  而今的你,也许仅注意到渔民们捕获的成果,不大会留心渔民们是如何做到的。提到渔民作业方式,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落日下,伴着粗犷的号子声,渔家儿女在海边奋力拖网收鱼的场景。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近渔民忙碌的身影时,才发现这种传统劳动场面已不是主要的捕捞方式,拖网的号子声已慢慢远去,被现今流行的流刺网作业等方式渐渐取而代之。     

  正在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还有手钓、潜水捕捞、赶海等生产方式,从事这些传统捕捞的渔民们在渔类资源渐少,新方式激烈竞争的无奈中,正悄然退出。本文记下了现代海南渔民的各种捕捞方式,也记录了海南渔民做海生活的真实状况。     

  每年的8月1日,开渔节,为期两个月的休渔期结束,海南的渔民早已拾好各自行装,准备赶个好收成……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一方海域养育一方渔民。在南方之南,辽阔的海域包围着美丽的海南岛,辽阔的海域也给了海南渔民广阔的生存空间,以海为田,以船为家,世世代代过着做海的生活,流刺网作业、灯光围捕、海钓、潜水捕捞……不同地域的渔民也一直在延续着不同的捕捞方式……

  最流行的做海方式:流刺网作业    

  (流刺网网眼大,只捕大鱼,不捕小鱼;流刺网捕鱼每次都要看洋流的流向,网撒入海中,根据洋流的方向自由的漂移,鱼儿随着水流撞到网上)     

  七月的调楼港显得安静平和,休渔期间港口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傍晚,太阳渐渐地落入海面,涨潮时的海水涌满整个海港,趁着涨潮,30岁的中年汉子张积桥驶着自家百吨的渔船,开进港口。     

  休渔的季节,像张积桥一样从事流刺网作业的船只没有被禁渔,在这个时候也是略显得忙碌,因为趁着这个季节捕鱼可以卖个好价钱。     

  在临高的调楼镇,全镇有700多条渔船,有一半以上的渔船都从事流刺网作业。辽阔的北部湾有着天然优良的渔港,临高、三亚、陵水、文昌一带渔民如今大部分都开始使用流刺网作业,渔民的做海方式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拖网、围网,渐渐改为流刺网作业。     

  调楼镇今年76岁的老渔民林祥星从9岁就开始出海捕鱼,到现在家里有三艘百吨位以上的大船。从最初的小帆船,到如今的现代化机械船,这个和海洋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人见证了各个时期的捕鱼方式。     

  在林祥星小的时候,每次捕鱼都是一个很壮观的场面,当时的捕鱼方式就是拖网,一张大网,一艘小船,每次收网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出来,站在岸边起网,大家齐心协力,把网拖上岸来。这是最初的拖网作业。     

  不知什么时候,拖网作业开始捕到的鱼越来越少,村民们开始使用围网作业。围网作业分为单渔船作业和双渔船作业。单渔船作业就是把网撒在海里,一头固定,网的另外一端附在渔船上,渔民驾着渔船慢慢地回到端头,把网中间的鱼儿全部围住,然后收网;双渔船作业是两艘渔船同时拉着网的两端,最终是网两端合拢在一起,这样在船上起网。这就是当时流行的围网作业。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林祥星是驾着小帆船出海,每天到哪里去捕鱼,完全要看风向,一条渔网,船舱里放上几个藤条筐,虽然捕鱼工具和作业方式都十分落后,但每次出去总能满舱而归。石斑、青斑、白带鱼、马鲛、黑鲳,都能捕到。     

  随着鱼类资源的减少,围网作业和拖网作业的网眼变小,每次收网都是大鱼小鱼一起捞,对鱼类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政府的引导下,围网拖网慢慢地淡出了历史。     围网拖网的淡出,到了七十年代末期,流刺网的逐渐诞生,目前在海南的渔民,有一半以上都在使用流刺网作业。流刺网网眼大,只捕大鱼,不捕小鱼,对整个鱼类资源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由传统的围网,拖网,一下子换成流刺网,尽管林祥星不是特别习惯,因为流刺网每次捕鱼都要看洋流的流向,网撒入海中,根据洋流的方向自由的漂移,鱼儿随着洋流也逐渐的撞到网上,最后再收网。     

  这种捕捞方式林祥星使用的帆船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林祥星开始拥有了一艘30多吨的机动船,有了这艘机动船,每次出海捕鱼不用再靠风向了,作业的范围也渐渐的跑遍了整个北部湾。     

  到了1980年,老林的船已经扩大到50吨、70吨,现在老林的三个儿子的船都已经扩大到了100吨。     

  “船大了,设备也更先进了,以前出海便和家里失去了联系,没有任何通讯工具,遇到风浪只能自救,而如今船上都有电台,卫星电话,随时和岸上保持联系,在航行上有卫星导航,还有更多的船上都配备了探鱼器,哪里有鱼,他们探一探就知道了,现在他们出海作业,真是舒服多了”。老林感叹地说。

  最艰辛的做海方式:灯光围捕    

  (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千瓦的强光灯照亮海面……灯光围捕,不受洋流的限制,不用远航,这些船只傍晚出海,早晨回港)    

   灯光围捕,在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千瓦的强光灯照亮海面,远处看来,星光点点,在静谧的夜晚,我们看着海上的点点灯光,而渔民却在黑夜里忙着自己的活。     

  临高、三亚、陵水百吨位以上的渔船,万宁地区十几吨的小船,都有从事灯光围捕的,不受洋流的限制,不用远航,这些船只傍晚出海,早晨回港,机动灵活的作业方式让我们每天都能品尝到最为鲜美的海味。     

  体验灯光围捕,我们选择了风平浪静的日子,今年5月15日,万宁乌场港。     

  下午5时左右,小小的渔港开始忙碌起来。休息了一天的渔民开始来到港口,淡水、鱼箱、冰块都搬到船上,灯光围捕,一直都是这个港口船只的生产作业方式。     

  今年刚刚三十出头的阿洲准备好一切,开始出海,我们也跟随着阿洲和他的船员,体验渔民的捕捞生活。     

  大洲岛附近是优良的渔场,乌场港的几百艘渔船都在附近的近海作业。     

  夕阳渐渐西下,染红了天边的云霞,一艘艘渔船加足马力,朝着各自的方向驶去。阿洲站在船上,掌着舵,其他的船员都在船舷上休息,阿庆是船上最小的船员,只有23岁,而这条船上最大的船员则是陈公了,虽说陈公今年已经71岁了,但还是几乎天天出海捕鱼。    

  陈公倚在船尾,半闭着眼睛说:“自己捕了一辈子的鱼,已经习惯了在船上这种摇摇晃晃的生活,有时偶尔晚上不出海,自己在家里睡在安稳的船上,怎么都睡不着。”     

  船走了将近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天渐渐黑了下来,广阔的海面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船只。晚上7时40分,海上第一艘渔船开始亮起灯光。之后,便是一艘、两艘、三艘,暗蓝色的海面上都闪着萤火虫式的灯光。     

  晚上8时左右,阿洲的船驶到了目的地,阿洲开始抛锚,每艘渔船在哪里捕鱼,都是船老大说了算,阿洲的船上没有探鱼器,阿洲也只能凭着感觉和经验选择地点来停泊捕鱼。     

  问起灯光围捕捕哪种鱼最多时,阿洲说:“灯光围捕捕的较多是皮刀鱼和黑鲳,有时也会挂上一些墨鱼鱿鱼之类的。”     

  船停了下来,船员们开始把船上的灯架探出船舱,接着便把灯架上的灯全部点亮,一千多瓦的强光灯把海水照得很亮,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水里的小鱼儿游来游去,阿洲说:“我们就是靠着这灯光,把附近的鱼都吸引过来,然后再进行捕捞,这套技术我们最初是从广西学来的,如今已经有40多年了,我们一直都在用。”     

  黑暗的海面看似平静,暗流却在不断的涌动,渔船就像水中的树叶,漂摆不定,我们在船上头晕得厉害,船员们显然已经习惯了这种摇晃。     

  灯亮后,船员并不急于撒网,只是每个人开始从船舱里拿出自己的手钓钩,开始钓鱿鱼,钓钩附在一个大虾状荧光之上,陈公坐在船尾,一会就钓上来一条鱿鱼,我们赶紧跑到陈公身边,向陈公打听钓鱿鱼的绝招,陈公说:“如今钓鱿鱼墨鱼都是靠运气了,运气好的时候每个人可以钓到10来条,运气不好的时候也就是一两条,钓的时候手要不断的抖,这样才能吸引鱿鱼墨鱼来咬钩。”     

  海上很肃静,船上机器工作的声音完全淹没在大海之中,船摇得厉害,没有多久,我们就开始呕吐不止,只能是昏昏沉沉的体验着渔民生活。     凌晨时分,船上终于开始有了动作,阿洲和4个船员开始在船头船尾架起了四根长长的木杆,大大渔网通过木杆前端的滑轮开始导入海中撒网,网撒完之后,又是一阵平静。     

  凌晨1点,船老大阿洲喊了一声:“快收网,上鱼了!”霎时间,阿洲和四个船员开始奋力地收网,洁白色的渔网上跳动着水花,各种鱼儿在网中跳动,可是收网上来之后,这网的收成并不是很好,只捕到50多斤鱼。     

  阿洲告诉我们,这很正常,他们一个晚上,一般都是只能下两次网,有时候他们一条船出海一夜,算下来还要赔钱,如今渔民的生活并不好过。     

  起网之后,阿洲又开船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开始了第二网,第二网的收成依然不见好,可是这时天色已经发亮,阿洲也只好收拾渔船回港。经过一夜的摇晃,早上六点多,我们终于回到了港口,阿洲把鱼卖掉之后,只能够油费和四个船员的工钱。     

  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上岸,看着忙碌的码头,才体会到渔民的艰辛。   


船只:做海人的主心骨

  最高难的做海方式:潜水捕捞    

  (没有潜水衣,没有潜水镜,一个猛子扎到海底,就凭着一口气在海底呆上三五分钟,不但要潜着,最关键的是要捕捞海产品——潭门的渔民自称是“海里的渔民”)    

   琼海潭门渔民与其他各地渔民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潭门渔民出海一般都是潜水作业,对于全世界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他地方的渔民是海面上的渔民,而潭门的渔民则自称是“海里的渔民”。    

   一条大船,几艘小艇,潭门渔民就靠着这些在南沙闯荡。潭门的渔民在南沙作业,独家绝活是潜水捕捞。     

  今年64岁的卢裕钦,是闯荡南沙的一位老水手,10多岁起就出海去南沙了。从小就在海边长大的他,不穿潜水服,最深的时候可以潜到水下20多米,一口气下去能在水里呆上四五分钟。说到这本领,老人说:“这都是从小在海边练出来的,我们刚刚懂事时,就开始在海里潜水摸鱼了。”    

  今年76岁的老水手彭业光是潭门有名的老南沙,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彭业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随船到南沙作业,提起那时候的捕捞方式,老南沙更是兴致勃勃:我们当时作业,没有潜水衣,没有潜水镜,都是脱光衣服一个猛子扎到海底,就凭着一口气在海底呆上三五分钟,不但要潜着,最关键的是要捕捞海产品,当时我们捕捞各式各样的螺,蚵,但我们最喜欢的就是马蹄螺。     

  是什么让潭门渔民成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千瓦的强光灯,照亮海面的黑夜,亮光可以吸引来鱼群。灯光围捕几十年前从广西传入海南,现在海南渔民中广泛使用。

  对潭门渔民有着深入研究的潭门本土作家郑庆杨介绍说,这和潭门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从潭门港到龙湾港这段海岸线,海底缓慢向海里延伸,在距岸5公里左右的海底,有突起的珊瑚礁群,这段巨大的珊瑚礁群把海浪都挡在外面。这样的海底环境,恰恰是游泳潜水的天然训练场,而潭门渔民的善游善潜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而南沙海域的一些礁盘,礁群的海底环境和潭门又十分相似,所以潭门渔民的善潜本领在那里得到了出色的发挥。 

  最独特的做海方式:手钓    

  (一根细线,一端系着指端,一端系着鱼钩,手钓,是儋州白马井渔民的一种生存方式)     

  在儋州市白马井镇的海边,还保存着一种古老独特的海钓方式——手钓。     

  来到白马井的海边,你就会看到在海边停泊着数十艘4米多长、1米多宽的小船,用木架支撑起的简易船篷,算是遮挡阳光和风雨的惟一屏障。船上一律有通海的水舱,一律有一只木橹,一律有钓鱼少不了的鱼线和鱼钩,只是少了鱼漂和鱼杆。 一根细线,一端系着指端,一端系着鱼钩,手钓,成为当地渔民的一种生存方式。     

  7月17日一早,天刚蒙蒙亮,渔民李秀喜和妻子便带着饵料来到海边,驾着小船,开始了他们的手钓生活。上午9点,夫妻俩人回到了岸上,今天的收获不是很好,夫妻俩人钓了一条大的金线鱼,还有一些零星的小鱼,李秀喜说:“如今的手钓越来越难了,鱼越来越少,生活都很难维持了,估计过不了多久,手钓就会在白马井消失了。”     

  以手钓为生的,大都是儋州白马井一里、二里、三里的渔民,不足百户。他们世代靠出海钓鱼为生,而钓鱼选择的地点,都是有海底珊瑚礁的地方,因为那里营养丰富,鱼类繁多。     

  李秀喜一边收拾鱼,一边说:“如今我们白马井有钱的渔民都购置了大船,也用起了排钓,他们驾着船到几百海里以外的地方去钓鱼了,都可以到广西北海、广东珠江一带呢。”     

  今年50多岁的林乃逢过去一直以手钓为生,就在三年前,他造了一艘60多吨位的大船,开始了自己的排钓捕鱼。几千米的鱼线,上百个鱼钩,撒入大海,这样钓的鱼可以多一些了。如今的白马井渔民,手钓的已经越来越少,手钓,一道即将消失的风景。

  最简单的做海方式:赶海    

  (“原来赶海的队伍是很庞大的,每次潮落时村民都会拿着筐子出来赶海。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每天都住在海边,大海的变化只有我们知道。赶海,都是历史的事了”)     

  7月18日上午10点,儋州白马井海边,潮水渐渐退去,一些小船被搁在沙滩上。     

  就在沙滩和珊瑚礁上,有十几个妇女和儿童,拿着小竹篓,在捡贝壳,捡抓螃蟹,捡小鱼。赶海,曾经也是白马井一个独特的作业方式,但如今,也即将消失。    

   村里的妇女李秀菊带着放暑假的小女儿,母女两人在礁盘上赶海,小小的竹筐里今天还收获不小:小贝壳,小螃蟹。提起赶海,李秀菊说:“现在不行了,赶海几乎什么都捡不到了,贝壳越来越少,鱼儿越来越少,螃蟹越来越少,反正是捡的东西越来越少。”     

  “记得我们小时候,每次遇到大的退潮的时候,我们在海边什么都能捡到,各式各样的鱼,各式各样的螺,各式各样的贝,真是五颜六色,无奇不有。”提起以往,李秀菊还是有些兴奋。     

  不光光是李秀菊,就是在海边生活一辈子的林乃逢也是有同感:“原来在白马井海边,赶海的队伍是很庞大的,每次潮落时我们的村民都会拿着筐子出来赶海,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每天都住在海边,大海的变化只有我们知道。赶海,都是历史的事了。”     

  而琼西的海边,有一种当地人称为“干冲”的捕鱼方式,在洋浦的夏兰湾,我们看到,退潮的海边露出一排排石头,围成了一个个不规则的圆圈,当地人说,这就是过去人们捕鱼的 “冲”。虽然已经废弃多年,但“冲”的轮廓仍依稀可辨。     

  据《儋县志》记载,相传明代有黄、邱、沈三姓人迁至此,当地石多,他们便在海边用石头围起一个个大圈,名为“冲”。海水涨潮时,鱼随潮水涌进冲里,每次潮水刚退,冲刚干,便是收获的时候,大家相互吆喝:“干冲了,抓鱼去!”     

  这一捕鱼的方法,很快传到了洋浦和儋州西北部海边,成为过去人们捕鱼的一种便捷方式。白马井渔民协会会长林乃逢说,他小的时候,每当退潮,就和村里的小孩拎着水桶到冲里去捡鱼。但现在,鱼没那么多了,冲里能抓到的鱼也越来越少,“冲”也就逐渐退出了当地人的生活。 

联系方式

旅游咨询 0898-66516668

酒店订房 0898-66516866

航空售票 0898-66516166

自驾租车 0898-66516299

一 号 通 0898-66669229

QQ 363613551

Email liao-bb@163.com

金竹园航空售票处 

达成商旅 

商旅管家 

私人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