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海口琼山达成商旅服务中心 > 新闻资讯 > 新闻内容
站内搜索: 类别:
>> 新闻内容

伏季休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

发布时间:2006-07-27  点击:

   再过几天,一年一度的南海伏季休渔即将结束。届时,集结于各港口、已休整两月的渔船大军,又将浩浩荡荡地冲向大海。

  南海,素有我国最大的“海上牧场”之称。千百年来,涛涛南海哺育了沿海的人们,但积年的滥捕却使它曾经丰厚无比的海产品正走向枯竭。一方面渔业资源在衰退,另一方面捕捞能力越来越强,在人类无情的捕网里,许多海洋鱼类已绝迹多年。

  我国从1995年起实行伏季休渔。强制性的休渔,虽暂时缓解对近海的过度捕捞,但仍有专家指出,中国的海洋生态危机已不容忽视,如果我们不学会尊重和善待海洋,无鱼可捕的将来离我们不会太远。只有真正实现对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才能让海里的鱼儿快乐地游下去。

  ———编者

  1999年起,南海开始实施伏季休渔制度。由于气候、海流、水文等条件不同,我国从北到南的休渔时间也有差别。南海海域,每年春季正是鱼类的排卵繁殖期,选择6、7月份休渔,正好可以保护幼鱼生长

  对于世代都靠打渔为生的临高县调楼镇渔民王开春来说,1999年开始实行的南海休渔,确实是一件新鲜事。当时,他和其他渔民一样,都有些想不通。

  “我们的船,用的是灯光围网,正好属于休渔的网具范围。而每年的6、7月份,又正好是灯光围网的生产旺季。”王开春说。

休渔期间,三亚港停靠的渔船蔚为壮观。本报记者张杰 摄

  “鱼就在海里,你不抓,它就跑,别人也会抓。”他旁边的一位船工说。

  看到渔船停靠在码头,王开春心里非常着急,看到有人不听管理,偷偷出海打渔,他心里更是焦急。当看到偷捕的船只,被渔政部门抓住,罚了款,他才稍微平衡了些。

  休渔期结束,他的头几网打到平时几倍的渔获物时,他和同村的渔民们才恍然觉得:这休渔和不休渔,就是不一样。

  虽然后来的捕获量,渐渐恢复到以往的水平,全年的产量也有些下降,但休渔期间费用减少,加上集中检修机器和修补网具,提高了效率,全年算下来,赚的钱还是比以往有所增加。

短暂的休渔,是为了更长久的收获。 本报记者程范淦休渔前摄于儋州白马井

  调楼居委会支部书记林玉群说,他们这里大小340多艘船,70%的是流刺网,20%的灯光围网要休渔。

  “过去一个生产队的捕鱼量,还不如现在一条大船强,你说海里的鱼能不少吗?”林玉群说。

  “休渔对大海有好处,不然,大家把正在上‘幼儿园’的小鱼都打上来了,以后更没有鱼吃了。”渔民王明京说得更形象。

  第一个休渔期刚过,渔民们就有了这样的认识。

  休渔,对于儋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麦平治来说,也是新鲜事。他引用了渔业专家的话说,为了养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遏制资源不断衰退的趋势,确保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休渔是最佳的选择。

  每年春季,是海洋大多数鱼类的产卵繁殖期。有关专家说,在产卵期全面禁渔非常重要。繁殖季节,鱼类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保护一条鱼产卵,同时保护幼体的生长,将大大增加资源的补充群体数量。

千百年来,大海给予人类丰厚和无私的馈赠。 本报记者张杰 摄

  专家在当时还预言:就渔民而言,休渔两个月,对他们的生计不会产生大的影响。因为即使不休渔,渔民每年也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上岸修船、补网。通过两个月的休渔,待鱼类个体长得更大一些时再开捕,由于耗油、耗时少,生产效益还会相对提高。因此,从全年来计算,渔民的总收入并没有减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海海域的第一个休渔期,在1999年开始了。

  当年,海南参加休渔的船只,有近2000艘。

  到今年,全省涉及休渔的船只3667艘,比去年增加285艘。其中,围网船增加226艘。

  休渔期间,除刺网、钓业和笼捕外,其他所有作业类型都被禁止,平时拖网捕捞的金线鱼、鲷科鱼等底层鱼类,灯光网捕捞的蓝圆鲹、竹荚类等中上层鱼类等,得到休养生息。而长年在海上操劳的渔民,也难得地享受起清闲

  休渔,对于儋州市白马井镇56岁的渔民黎高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他们世代都是从事钓业,不属于休渔范围。别的渔船靠岸了,对他们反而有好处。

  但对于临高县的大部分渔民,就不一样了。

  16岁就出海打渔的船长黄金辉说,船停了,他正好改装一下起渔器,但10多个船工就没有活干了,每天到处去玩。

  56岁的渔民王明京,休渔期间开起了风采车,挣钱补贴家用。

  渔家女王爱梅,则在海边摆起摊子,专卖补船用的“红油泥”,1天能卖200多斤。

  渔民家里的老人们,在休渔时间,都自然地住到船上,既是看船,也是回忆当年岁月,重温船上的滋味。

  一些地方的政府,利用休渔期为渔民举办文化学习班和技能培训班。海洋部门也传授海上救生、航行安全和消防等方面的知识。

  一些渔民利用空闲时间维修船舶网具,一些人家的婚嫁喜事也在休渔期内操办。

  休渔到了第8个年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渔民们的生活规律。

  休渔的影响,不只限于在海上漂泊的渔民。

  在2001年5月底,家住海口市大英路的符阿婆,从报纸上看到要休渔的消息后,马上跑到菜市场,大鱼小鱼都买,把家里的冰箱塞得满满的才肯罢休。因为她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训,2000年休渔后,海鱼的价格比平时高了许多。

  但后来她发现,当年的海产品价格,并没有以往涨得那么高。

  今年休渔前,她再也不着急了。

  其实,由于不同海域的休渔时间有差别,加上休渔的网具有区别,更有流通环节的顺畅以及养殖业的发达,休渔对市场供应和鱼货价格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了。

  有报告显示,连续7年的南海休渔,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恢复,鱼类种群结构有了改善,一些多年绝迹的品种也重新“现身”。但专家同时指出,伏季休渔对鱼类种群个体数量的补充并不明显

  多年来的休渔,到底对于海洋资源的恢复有没有影响?影响多大?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院长陈国华认为,从理论上来讲,休渔的效果肯定是有的,但执行的问题,污染的问题,以及捕捞能力扩张的问题,使效果不会马上显现出来。

  据新华社报道,过去这些年中,休渔期使东海带鱼的年平均资源量增加89%。东海区渔民的年人均收入从1996年的3862元上升至2004年的7031元,比全国农业人均收入高出近1倍。

  有报告显示,南海伏季休渔制度实施7年,效果十分明显,近几年开捕后的平均鱼获率比休渔前提高1.5倍。伏季休渔,促进了渔业资源的恢复,鱼类种群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一些多年绝迹的品种也重新“现身”。

  儋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麦平治说,在儋州的新英湾,以前多年不见的“四破鱼”,又突然现身了,而且渔民一网就打到上百斤。

  2005年,广西公布的一份休渔效果评价报告显示,休渔后渔船产量明显提高,休渔期的6月份平均网产只有500公斤,休渔后9月份超过700公斤,增加40%以上。

  但据海南渔民的说法,7年来,这种效果并不明显。

  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捕捞资源研究室主任陈积明认为,现在捕捞能力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资源恢复的速度。加上鱼类有自己的生态系统,种群数量的增减也有自己的规律,就像果树结果,有大年,也有小年,不可能每年都是丰收。

  所以,他认为,现在的统计数据不一定准确,上个世纪50年代的统计,渔业产量时多时少,是很符合客观实际的。

  遗憾的是,海南省除了在2001年,对休渔效果进行了监测,后来就停了。据有关部门说,主要是因为经费问题。

  陈国华认为,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监测的工作很重要,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每逢渔季,在北部湾沿海,几乎所有的渔港都“船满为患”。北部湾是中国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年产量约为140万吨,可持续捕捞产量每年70万吨左右,而北部湾沿海广西、广东、海南三地实际捕捞量远远超过这一数字

  海南有相当数量的渔船,是在北部湾海域捕捞生产。

  专家估计,北部湾鱼类资源年产量约140万吨,可持续渔获量每年70万吨。

  但无休止的捕捞、污染的扩大,已经使资源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重。本岛东部的渔场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为了巩固休渔成果,从2001年开始,省海洋渔业部门每年都向大海里增殖放流鱼苗,价值从5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今年放流的地点,选择了琼海的冯家湾海域,以及万宁的大洲岛海域,放流了金鲳鱼苗30万尾、斑节对虾苗400万尾、方斑东风螺30万粒。

  尽管放流的数量,对于大海来说等于杯水车薪,但这仍是一种努力,一种姿态。

  海南与内地许多省份比较起来,捕捞能力、捕捞技术和水平,都相差很大。唯一的出路,是控制近海捕捞,大力发展远洋捕捞。

  同时,休渔政策要继续执行,并且执法的力度要加大。因为每年的休渔季节,都会有不少渔船,把休渔政策不当回事,偷捞偷捕。

  多年从事水产研究工作的卢振彬教授认为,就目前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伏季休渔只能说是比较好的恢复渔业资源的一种办法,但不是最有效的办法。更好的办法是对全年捕捞量进行总量控制,实行配额捕捞,同时严格限定最小可捕标准。

  据了解,挪威、韩国、日本,就对渔民实行总量控制和配额捕捞制度。

  他们每一年都要做资源预测,具体到某一种鱼今年的资源量是多少,然后确定渔船的投入量。

  先进的配额捕捞制度,虽然目前在我国还实行不了,但那毕竟是目标,是出路。

  民间渔谚语

  春过三天鱼北上 秋过三天鱼南下

  每年春暖花开时,陆地上万物复苏,海里的鱼儿也不甘寂寞,它们成群结队,在温润的春天里,顺着暖流向北迁移。渔民说的“春过三天鱼北上,秋过三天鱼南下”,就是指海水鱼类在春天以后有自南向北,秋天以后有自北向南游动的现象。

  海洋中鱼类的南北游动现象,是鱼儿本身的生理要求为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而调整的。鱼类为了生殖需要,去寻找适宜的海区,而引起的集群性游动,叫做产卵洄游;为了寻找饵料,而引起的集群性游动,叫做索饵洄游;由于季节的变化,为了适应水温,而引起的集群性游动,叫做适温洄游。

  随着季节的变化,冷暖空气会南移或北上,使气温上升或下降。在海洋中也有相似的现象。有一股从赤道向北流动的暖水,它温度高,盐度也高,叫做暖流;还有一股从北冰洋向南流动的冷水,它水温低,盐度也低,叫做寒流;另有一股从沿岸江河流入海洋的,其水温随大气温度变化着,盐度最低,叫做沿岸水。由于各股水流势力强弱和南北移动,引起海洋环境的变动。每年春季大地转暖,南风频吹,海洋中暖流势力逐步增强北上,我国沿海水温由南向北相应地逐步升高。这样,原来处于南部和深海越冬的各种鱼类,根据其所需要的水温、盐度、底质、饵料和生理要求,分别集群由南向北和由深海向浅海方向进行索饵或产卵洄游。那时候,渔民扬帆出海,由南向北乘胜追捕大量的带鱼、黄鱼、鲳鱼、鲐鱼和乌贼等,形成春夏渔汛,这就是“春过三天鱼北上”。

  每年秋季后,冷空气不断南下,北风增多,海洋中寒流也逐步南下,江河流入海中的沿岸水水温也降低,暖流相对减弱,海水温度由北向南逐步下降。这样,原产卵后分散索饵的鱼类,为了得到适应的水温,又一次逐步集群,向南部海区或深海游动,形成越冬洄游,这是就是“秋过三天鱼南下”。 (周辑)

  南海部分常见鱼(资料图片)

黄鲷

 

长尾大眼鲷(大目)

蓝圆鲹

金线鱼

黄鳍鲷

青干金枪鱼

(鱼剌)鱼

乌鲳

  知识库

  伏季休渔

  自1995年开始,我国在东海海域,率先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

  目前休渔海域已覆盖渤海、黄海、东海、南海4个海区,涉及沿海11个省、区、市以及港澳的海洋捕捞渔船约12万艘,休渔渔民数量达上百万人。

  由于气候、海流、水文等条件不同,从北到南的休渔时间和休渔期也有差别。南海海域休渔范围为北纬12度以北(含北部湾),休渔时间为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

  2003年2月1日,我国首次对长江实行全流域春季禁渔三个月,这也是世界首次在大江大河实行全流域禁渔。

  另外,在新疆的福海、北京的密云水库等,也都在实行休渔。

  目前,在南沙海域暂不实行休渔,但对赴南沙海域作业的渔船实行严格控制,只允许持有南沙专项捕捞许可证的渔船,可前往南沙海域生产。该证由农业部南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核发。这样做,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渔业权益。 (孙乐明)

  海南海洋鱼类

  海南岛四面环海,海洋总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海洋总面积的2/3。

  全省海域海洋鱼类有1000多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有40多种,包括经济品种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石斑、鳓鱼、马鲛鱼、金枪鱼等,虾蟹类86种、贝类681种、藻类162种,还有头足类、爬行类、海参、海胆等,全省海域年最大持续可捕量420万吨。 (孙辑)

联系方式

旅游咨询 0898-66516668

酒店订房 0898-66516866

航空售票 0898-66516166

自驾租车 0898-66516299

一 号 通 0898-66669229

QQ 363613551

Email liao-bb@163.com

金竹园航空售票处 

达成商旅 

商旅管家 

私人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