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中国国旅(山西)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新闻内容
站内搜索: 类别:
>> 新闻内容

山西省朔州市山阴县:雁门关外创新颜(图)

发布时间:2010-05-12  点击:


 

金银花地毯加工厂
 
奶牛养殖园区
 
输送乌煤
 
       中新山西网5月11日电 山阴县委,县政府依托资源环境优势,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制定了适合本县发展的具体目标。围绕经济率先发展、短板全面突破这一总体思路,加快新型能源和生态畜牧两大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招商富县,科教兴县”三大战略,突出抓好改善民生、和谐稳定两大工程,积极开发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把雁门关外山阴建成富强秀美、生机盎然、和谐文明两宜靓丽新山阴。2009年全年总产值99.4亿元,增长15.3%;财政总收入完成18.18亿元,增长0.45%,位居全省第16位;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8亿元, 增长42.3%,跃居全省第9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5万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03.4元,增长8.5%,居全省前列;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09.2亿元。第六届全国县城经济竟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百强县之一。
 
  (一)山阴县委、县政府把经济率先发展同短板全面突破,有机统筹结合起来。教育方面。教育是民生根本,必须优先发展,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完善教育设施,强化教学管理,采取超常措施补欠账,集中力量求突破,力争短期见成效,年内有突破。抓好山阴一中建设,改造、 扩建二中,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启动五中、幼儿园、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全面落实教职工绩效工资制、校长聘任制,提拔爱岗敬业、奋发有为校长,从严整治教育系统不良风气,重奖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全力扭转教育落后局面,为科教兴县夯实基础。城建方面。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保旧立新,突破城建短板,拓展县城开发和旧城改造两大工程,完善各种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布局,拉大城市框架,扩张城市规模,把县城建成城乡一体化龙头。多方筹资,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质量安全花园式住宅小区。抓好立交桥、垃圾处理厂、自来水管网改造,硬化小街小巷,绿化、美化、亮化城市面貌。强化县城环卫、城管、交通执法,整治街头脏、乱、差和各种不文明行为,提升县城管理水平,建设有序、文明、清洁、靓丽新县城,为招商富县营造良好环境。旅游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突破有旅游资源无旅游效益短板。完成广武边塞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推进旅游区开发,抓好景区建设、绿化,挖掘边塞文化、军事文化,以文化增添旅游魅力、以文化丰富内涵、以文化提升品味、以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宣传、招商力度,通过招商新建一批文化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观赏绿色生态景,抚摸沧桑古长城,游历古战场,凭吊汉代戍边将士墓,把古老文化旅游资源确实转化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两大基地建设。山阴县北部贮藏大量优质煤炭资源,山阴县委、县政府结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坚持煤矿整合重组与机械化综合开采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关小、淘汰落后产能。全县煤矿由39座整合为21座,单井生产规模由年产32万吨提高到126万吨,煤炭产能由1245万吨提高到2640万吨,井田面积新增加45平方公里。芍药花煤矿120万吨综采设备以投入运营,实现了煤炭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回采率与职工安全性得到质的提高,其余20座煤矿也全部升级改造。通过整合重组,煤炭产业水平显著提升,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山阴县依托中煤金海洋集团,煤炭经过洗、选、矸石发电、运销,延伸了煤炭产业链,提高煤炭附加值,实现了煤炭大县向煤炭强县历史性跨越。
 
  山阴县中南部地势平坦、渠道密布,是优质天然牧场。山阴县奶牛养殖多年,有较大规模,目前奶牛存栏达到7.4万头,全国排名第十四位,总产量28.1万吨。丰富鲜奶资源为发展乳品业奠定坚实基础,山阴县被评定为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基地县和全国奶牛生产强县。为了做大做强奶业、乳品业,山阴县建设奶牛规模健康养殖园区26个,同时配套建有青贮室、兽医室、配种室、病牛隔离室。推进科学化饲养、牧场化管理,实现奶牛养殖全程监控,饲料加工、饲养、挤奶作业现代化。严把兽药、饲料质量关,加强鲜奶收购检测、检疫关,确保产品安全、放心。同时扩大饲草种植面积,每头奶牛力争达到一亩青玉米、一亩苜蓿。有好奶源自然有好乳品,如古城、春城等名优产品,蒙牛、伊利集团也都入驻山阴建有分厂。这种养殖园不仅能降低奶农劳动强度,增加奶农收入,而且可以发展成规模效益把奶业越做越强。
 
  (三)三大战略。工业强县。山阴县不仅发展煤炭、奶业两大主流产业,其它冶化、建材、纺织、农副产品也突飞猛进,成效喜人。冶化业狠抓节能降耗、挖潜改造,突破困境收益大增。生产硅锰合金6.2万吨,电石2.4万吨,合成氨4.2万吨,甲醇3482.6吨,实现税收4149万元,增长55.6%。金源化肥厂在资金最困难时期,县政府积极帮扶,在晋北同行业大多停产时,率先恢复生产,抢占商机赢得市场。同时完成新科10万吨盐碱地专用肥,年产105万吨三大节能环保活性石灰生产线,新上瑞丰化工16万吨复合肥生产线,天龙96万平方米玻璃生产线,增强了全县工业实力。山阴县农副产品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乳、肉、菜、粮、草、酒、纺等七大类农产品良性循环产业链。玉龙8万吨粮食精加工,金银花25万平方米机织地毯,昆鹏5000吨酒业生产线,新科甜玉米高粱秸秆加工2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以列入国家投资名录。这都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增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招商富县。山阴县委、县政府培养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县四大班子带头招商,扩大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突出新型煤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先进服务业等领域。煤电业完成中煤金海洋2×300MW矸石电厂,建设中煤金海洋贺庄煤炭物流枢纽项目,太重20万KW风力发电;化工业重点开发甲醇、呋喃树脂、硫脲等新产品,完成金源化肥6万吨联醇项目,石星化工1万吨双氰胺,国飞5万吨轻、重钙生产线,天鹏6万吨生物有机肥;食品业实施品牌战略,建成天鹏4万吨熟肉制品,古城1 万吨婴幼儿奶粉,鑫邦优质燕麦名优特产,溶溶日产200吨液态奶,玉龙4.3万吨特色杂粮;建材业大力发展煤矸石烧结砖、粉煤灰制砖,完成中煤金海洋130万吨干法水泥;统筹发展车辆机电维修业和现代物流业,山西大昌集团品牌4S店落户山阴,加快春城公司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朔州农产品交易中心以开工建设,促进晋北和省内外农产品流通与交换,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科教兴县。山阴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改善教育设施。总投资达2.6亿元,占地446亩,新建高标准山阴一中,年内将完成8万平方米主体工程建设。新建、改造、加固中小学校舍9.8万平方米,配套完善13所中小学校。调整学校布局规划,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山庄窝铺小学生寄宿制问题,对家庭困难学生开展“圆梦大学”助学行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力量。繁荣城乡文化,实现县文化馆、图书馆达标,乡乡建有综合文化站,共享文化信息资源。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全民健身活动,抓好农村书屋工程,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繁荣城乡文化。山阴县《龙凤组合》闯入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决赛。山阴县依托丰富旅游资源,开发旧广武辽城和新广武军事文化景区,汉代广武墓群和明代广武内长城,扩大对外影响,提升了山阴文化内涵,有力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繁荣。
 
  (四)两大工程。发展社会事业,关注民生,是山阴县委、县政府工作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县领导针对北部山区农民居住环境恶劣,实施移民搬迁工程,使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针对南部平原奶牛养殖户,大力发展沼气工程,使牛粪变成清洁能源,也改善了乡村卫生状况。在取暖季节加大财政补贴,保障冬季民用煤不涨价。县城居民实施旧城改造,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实施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大力建设廉租住房,并配套热电联供和天然气入户工程。山阴县委、县政府投入巨资启动南山引水工程,有力地解决县城用水紧张状况。重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投资1650万元改扩建县医院。加大对朔州市精神病院管理,为患者提供优质治疗和服务。大力发展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室,积极引导农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人员、残疾人就业,帮扶困难群体就业。落实退休职工养老金发放,搞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每年为60周岁以上农民发放基础养老金,人均每月55元。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工人和农民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等保障水平,落实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完善救灾物资仓储中心设施配套,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和谐稳定。山阴县抓安全、保稳定,深入开展以煤矿为重点,覆盖各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森林和公共场所火灾隐患排查,坚决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强化政府督查、部门监管、乡镇属地管理,落实事前问责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大力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多管齐下巩固安全成果,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全面落实完善信访联席责任制,开展党政领导超市式接访活动,集中解决一批信访积案,在全国“两会”、“国庆”期间,实现“零上访”。加强政府法治建设,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意见建议。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人员依法执政能力。完善执法监督,评议考核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为山阴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山阴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发展,把雁门关外古城,建成富强秀美、生机盎然、和谐文明两宜靓丽新山阴。(作者:梁力 林智 图片提供:高玉国 吕建全 朱志勇 )
联系方式

在线客服一: 0351-4152077

在线客服二: 0351-4151377

咨询客服三: 0351-4153866

在线客服四: 400-600-2154

值班经理电话 13233645180

E-mail: 343565641@qq.com

客服QQ1: 

客服Q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