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当前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中国国旅(山西)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新闻资讯 > 新闻内容
站内搜索: 类别:
>> 新闻内容

山西煤老板“转”战何方

发布时间:2010-04-08  点击:

      在过去的一年多中,有关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种种话题备受关注,舆论在关注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所呈现的构架蓝本、对山西矿产格局的根本性改变以及可能展现的山西未来经济走向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退到台后的“山西煤老板”所拥有的巨大民间资本的涌向问题——

  ■今天,煤老板们不仅在山西农业、旅游、小额贷款等行业的集中投资渐次显现,在北京、上海甚至国际市场中的投资也显露身影。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山西的转型资本在北京投资初步估算就有上百亿之巨,投资领域涉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酒店业、特色农业等领域。

 

  ■山西省乡宁县一位宣传部工作人员说,多年来山西煤老板主动转型的并不多。在今天的煤炭资源整合中,他们熟悉并能赚到大钱的行当一下子不能干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转型或者慢慢花完自己的积蓄。

  当下,经过一年多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山西煤炭行业办矿主体已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矿井数量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年产30万吨以下煤矿已全部淘汰。

  一个流行的估测是,退出历史舞台的“山西煤老板”至少坐拥3000亿元民间资本,这笔资本集中涌向任何一个行业都可能带来极具冲击力的行业性震荡。此前曾有舆论和分析人士担忧这笔资金会给房地产业和股市带来破坏性冲击。因为屡见报章的山西煤老板整栋买楼的报道似乎透露出了他们对地产业的偏好,而这3000亿元资本如果集中冲向国内主要城市的楼市,足以将京沪两地一年开发的房屋全部买光,对一线城市的房价冲击力可想而知。

  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并没有明晰地呈现“山西煤老板”们的大笔资金投向。有分析人士认为,一者现有行业选择对“煤老板”们缺乏高额回报的利润诱惑,与此同时,由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资金缺口较大,许多被兼并企业暂时没有拿到全额补偿款,因此这笔资本的释放将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

  这意味着,山西数千名“煤老板”已从煤炭经营前台渐次隐退,成为幕后的股东,或者从煤炭产业退出,转型进入新的投资和产业领域。

  生态农业让煤老板“过得踏实”

  大同市南郊的孙先生原是当地的一个农民,上世纪90年代末合伙承包了当地一座煤矿,通过几年扩张,煤矿规模达到了年产30万吨,在去年的资源整合中煤矿被兼并,这并没有让他感觉到更多的失落。他说,以前经营煤矿的时候没有一天心里是踏实的,因为对于矿难的担忧,每天晚上最害怕的是电话响起。在煤矿资源被整合掉后,他心甘情愿地重新做回一名“农民”,这反而让他能够“安安心心地睡个踏实觉了”。他说,以前做农民手里没有资金没法有大的作为,现在通过几年的开矿积累,手里掌握了一大笔资金,重新做回农业项目可以说是轻车熟路。

  目前孙先生在大同市大同县投资建起了一个农业生态园区,同时还搞县里的退耕还林工程。对于自己的项目,孙先生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为了这个项目自己专门请了省里有关专家搞市场调研,得出的结论是,生态农庄以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为主题,既有园林风格的休闲设施,还能生产大量的优质养殖和种植产品,是一般“农家乐”的升级版,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南方很多生态农庄效益普遍很好,已成为投资新热点。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把农业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每年国家有约2000亿元资金扶持农业,其中生态农业是一大重点。只要农庄的产品有特色,具有科技含量,具备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理念,就能得到政府资金扶持等多项优惠政策支持。凡此种种,让孙先生信心百倍。

  事实上,类似孙先生的投资走向在山西煤老板群落中并非少数。目前煤老板涉身农业,建设形成规模以上的农业项目遍及全省。

  据山西省农业部门统计显示:2008年山西省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836家,资产规模达到439亿元,销售收入398亿元。投资亿元以上的25家,规模5000万元企业不足600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企业占大多数。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近700个煤焦铁企业创办和转产农产品加工业,形成投资总额70亿元左右,其中投资上亿元企业二十余家。

  分析人士认为,山西煤老板投资农业基地、农场、养殖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源于三个原因:一是煤老板出身农民,觉得放心、靠得住;二是煤老板富了以后有回馈父老乡亲的“荣誉情结”;三是政府引导的结果。

  百亿资本注入山西旅游市场

  尽管煤老板投资现代农业在社会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这些项目大多数还在建设中,未形成实际产能。与此同时,68个亿和3000亿元的差距也足以说明,农业绝不是煤老板的投资首选,由于农业受自然和市场风险双重影响大、周期长、利润薄,大多数煤老板的投资首选是外省的资源行业、旅游等行业。

  大同市是山西省主要的产煤基地,有“煤都”之称。该市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大同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后中小企业的去向进行了一番分析。在兼并重组前,不少大同的煤老板就未雨绸缪,纷纷前往新疆、陕西、内蒙古等地考察,为今后企业的生存寻找一条新的出路。如今在大同这些煤老板中,有一半的人选择前往内蒙古继续从事煤炭开采行业;剩余30%的人选择留在本地做水泥、铁矿等技术含量不高,进入门槛相对低的和煤矿类似的行业继续发展;只有极少人数转战其他行业。

  在山西煤老板或转战他方重操旧业,或进军现代农业、酒店业等进行转型的过程,他们对两个行业的介入不得不提——旅游业和金融业。

  煤焦企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在山西有着成功范例。经营煤焦行业的三佳煤化1995年开始投资绵山,现在每年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收入近2亿元,光门票收入就有几千万元。此外,皇城相府也是煤焦企业成功投资旅游业的例子。如今,在这些成功典范的感召下,山西众多煤老板加入了发展山西旅游业的行列。

  全国知名煤炭企业家韩长安在山西武乡县开发太行溶洞旅游,已经被当地政府列为重点项目。由于武乡县是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红色旅游成为该县发展经济的一大法宝。在发展进程中,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是出自煤老板的腰包,其中,韩长安兴建的“毛主席纪念馆”成为民间较大规模的领袖纪念馆。

  在山西省高平市,一位拥有两座30万吨煤矿的陈老板独资开发了当地一座有名的旅游景区,这个项目在几年之中花了他数亿元,但是至今没有看到任何效益,对此,陈老板并不担忧,他说,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虽然现在没有什么效益,而且还在不断赔钱,但是10年、50年之后就看到它的真正价值了。煤矿总有挖完的一天,但是旅游产业却是一本万利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增值而不会衰竭。

  2009年底,山西举行煤焦企业与文化旅游项目洽谈会,省内12家煤焦企业与272个文化旅游项目进行了对接。山西方面的初衷是希望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本省的文化旅游贸易,将退出的民间资本留在省内,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没有退出的煤焦企业进行转型。

  一方面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引导,在二者的合力下,近年来,山西每年都会有几十家煤焦企业进入旅游业,这些企业但凡参与景区开发,就是大投入、大体量。他们立足当地,修路植树,改善生态、交通等,就地就近回报父老乡亲和社会;同时对当地的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对文物进行科学的保护,高起点建设景区。在投资开发景区的同时,许多资金雄厚的煤焦企业还大量兴建星级饭店,山西省第一个五星级饭店——山西国贸大厦、大同市云冈国际酒店、晋城市金辇大酒店、太原市万狮京华等五星级酒店都是煤焦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皇城相府、绵山、王莽岭,珏山、黄围山、棋子山、蟒河、长平古战场等景区清一色都是煤焦企业投资开发的。

  据统计,2002年之前,山西全省旅游业的总收入为102亿元,在全国排位第27位,占全省GDP的总量为3.6%,2008年则占到了11%,进入到全国第13位了,前进了14位。这种变化的产生,一个关键因素是大批以煤焦为主的企业,投入了旅游市场。据保守估计,煤焦企业投向山西旅游业的资本已经超过了120多个亿。

  金融行业需要更多专业素养

  山西煤焦老板涉足金融业始于2005年。当年12月27日,山西平遥县有名的煤焦老板王治信、韩士恭等人分别出资1700万元和1600万元成立了日升隆和晋源泰两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到2008年5月,银监会、央行推出的23号文即《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山西省便确立了做大小额贷款的系统工程,于是,小额信贷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

  据统计,当年半年时间,山西省境内的小额贷款公司就从原先的16家扩展到79家,注册资本金47亿元,而在平遥所在的山西省晋中市就有29家,这29家小额贷款公司共计110位股东,注册资本金总额16.62亿元,而这110位股东中除4家为企业法人外,有67位股东为当地煤焦老板,出资份额占整体本金的60%多。

  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亟须资金解渴,而且利于民间资本进入小额贷款领域的政策指引已经出台,煤老板若此时试水一搏,未尝不会触到胜利的彼岸。与此同时,从一些已经正常运营一年以上的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回报率高于当地同规模焦化企业,略低于煤炭企业。

  但是金融行业需要更多的专业素养和经营理念,对于山西大多数煤老板来说,涉足完全陌生的金融行业仍然是具有凶险的。个体煤矿主所具备的文化知识背景和经营素质普遍比较低,煤炭作为特殊稀缺商品,不需要营销,煤老板很少知道自己的煤卖给谁,缺少商业训练将成为煤老板投资其他行业最大的劣势。与此同时,组建营销队伍又受到工资待遇、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人才引进的困难成为束缚一些企业发展的原因,由于没有高素质人才,企业在发展上势必会受到很大限制……凡此种种制约了山西煤老板在转身中踌躇满志。

  今天,煤老板们不仅在山西农业、旅游、小额贷款等行业的集中投资渐次显现,在北京、上海,甚至国际市场中的投资也显露身影。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山西的转型资本在北京投资初步估算就有上百亿之巨,投资领域涉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酒店业、特色农业,像金海集团等企业甚至已经走出国门,把企业开到了国外。而在去年7月,山西煤炭企业签约重庆南岸区政府,投资65亿元打造“重庆·西部国际总部基地”……

  山西省乡宁县一位宣传部工作人员说,多年来山西煤老板主动转型的并不多,先前有个别人做过种种尝试,但是结果并不多对更多人形成诱惑,所以他们更愿意投资能源产业。能源行业投资虽然较多,但是风险相对较小、利润较高。但是在今天的煤炭资源整合中他们熟悉并能赚到大钱的行当一下子不能干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转型或者慢慢花完自己的积蓄。

  转型之惑

  今天,尽管有许多煤老板已经在转型中闯出了一番天地,在农业、旅游、金融、地产中不乏成功者,但是他们中的仍有许多人在徘徊和焦虑中观望并等待,对于他们来说,转型之路充满荆棘。

  在经历过煤炭利润率高达300%、“挖下去就是煤,拿上来就是钱”的粗放经营和高额回报之后,他们很难对其他事情提起十足的兴趣。投资农业5%的利润回报率、旅游业巨大的前期投入和漫长的回报过程、地产极具风险的政策调控、金融业太高的准入门槛等等,对他们来说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难以应对。

  有经济学家认为,民营企业转型一方面有自身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投资受到的制约和瓶颈很多,如土地、资金、人才、管理、技术、信息的取得等等,这对于国有企业可能容易一些,但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获取成本依然很高。

  为此,自去年以来,山西省在大力推进煤炭企业重组的同时,也在引导产业发展转型上做足了文章,山西省政府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大中小三类民营企业的意见,出台相关产业促进政策,针对山西省民间资本投资遇到的准入障碍和土地、环评、资金、审批、信息等“瓶颈”对症下药。另外,自2009年以来,山西省招商引资的产业导向集中向非煤产业项目转移和发展。同时山西省公布了《山西省煤炭企业转产煤炭城市转型政策试点实施方案》,为山西省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7个市转型规划出新的蓝图。在山西省2009-2010年政府重点调控的6500亿元投资项目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从煤焦领域向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公交、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并将得到土地供应、财政扶持、税费优惠等9方面的政策鼓励。

  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重组后的山西中小煤炭企业转型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大批煤老板撤出煤炭领域之后,数量巨大的民间资金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煤老板们的裂变注定了是一个艰难且曲折的过程,但也注定了是一个不容忽视、且对山西未来转型发展之路创造无限契机的过程。

联系方式

在线客服一: 0351-4152077

在线客服二: 0351-4151377

咨询客服三: 0351-4153866

在线客服四: 400-600-2154

值班经理电话 13233645180

E-mail: 343565641@qq.com

客服QQ1: 

客服Q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