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宾馆由贵宾楼、主楼和迎宾楼组成,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是目前包头市及
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涉外宾馆。包头宾馆始建于1954年,是录属于包头市委、市政府的接待部门。包头宾馆座落在繁华美丽的钢铁大街中段。
宾馆的建筑即具有传统的
东方民族风格,又融合高雅、富丽的现代风韵。宾馆拥有高、中、档各类客房客房516套,设有格调高雅、风格各异的中餐厅、西餐厅、风味餐厅、清真餐厅总计6个,可同时接待1500人同时用餐;还设有全市一流的,设备豪华、情调高雅的夜总会、卡拉OK、多功能厅等娱乐设施;设有会议厅、大小会议室、满足各类会议的需要;宾馆保龄球、桑拿、美容美发等健身设施,满足客人休闲健身需要;还设有商务中心、购物中心、银行、书店、医疗所,开设代办车票、机票业务,提供出租车、自行车服务。宾馆是标准的三星级酒店,设有中央空调,开通国内外长途电话,提供网格服务。包头宾馆服务设备齐全、先进、服务规范、热情周到,环境幽雅、舒适,交通便利、安全、通讯快捷,信息畅通。这不仅是举办各种会议、从事公务、洽谈商务的首先之地,也是家庭、团体
旅游度假,探亲访友的理想场所。
建馆四十多年,包头宾馆曾接待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和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过外国专家、友好人士。周恩来总理曾经在包头宾馆为包钢的建成剪彩,为包钢的建设作出贡献。宾馆承办过全国、全区、全市各类大型会议,为包头市树立了良好形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旅游业蓬勃发展,包头宾馆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时包头市旅游市场出现群雄逐鹿的竞争局面。昔日的荣耀和成绩并没有使包宾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在党总支和总经理的领导下,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创下了宾馆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在1978年包宾在全市同行业中率先推出以“六定、两保、七个自主权”为基本内容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使宾馆以更高的经营管理水平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独到的经营管理模式,完善的服务设施,良好的服务质量,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永远追求卓越的包头宾馆在激烈的市场单键中始终保持着龙头地位,多次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优质服务第一名”、“盟市级甲级宾馆”、“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宾馆、饭店、招待所文明杯竞赛优胜单位”、“经济效益最佳单位”、“自治区诚信单位”等荣誉。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旅游业形势的发展,包头宾馆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坚持走自力更生、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决策和支持帮助下,自筹资金6800万元,历时4年艰苦奋斗,按国家三星级标准兴建的贵宾楼竣工,并于1997年4月18日正式营业。针对自身设备陈旧,基础设备设施落后的先天弱点,近年来又自筹资金1500万元,对主楼和西楼的客房、餐厅和大堂进行了更新改造,增添了桑拿、购物中心、夜总会等项设施。又引进资金1200万元兴建了一流的保龄球馆、游泳池和娱乐中心。宾馆通过不断优化硬件设施,强化软件的水平,提高了宾馆的综合实力,接待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经过“包宾人”的努力,以“自尊、自立、团结、奉献”的企业精神,争得了包宾的新的里程碑——于一九九九年十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三星级宾馆。
包头宾馆四十多年的发展浸透着历任领导和几代员工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包宾人在完善硬件建设和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包宾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献身服务事业的员工队伍。时代在前进,未来在召唤。面对今日的辉煌,包宾人由衷地感到自豪;面对今日的辉煌,包宾人又十分冷静。他们面对蓬勃发展的旅游业,强手如林的竞争市场,励精图志,追求卓越,以再创新业,再求发展,再展雄风的英姿,为包头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一流的接待环境,为包头人民增光添彩。真正做到:“为国争光、为内蒙争光、为宾馆争气”、在国际友人面前,我代表中国;在友好省市客人面前,我代表内蒙;在毗邻盟市客人面前,我代表包头;在全市人民面前,我代表宾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