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出行装备 > 野外生存水源的寻找

野外生存水源的寻找

泰安双龙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07-11-28 14:33:34 | 来源:网络 | 常识分类:出行装备

如果有朝一日,当你置身於崇山峻岭之巅,整日穿梭於广阔的森林里,而食水用尽,口渴难受,且前是林海,後无水源,你如何凭你的智慧去获得所需之水分?相信大家可能均无此经验,但如身历其境的话,你是否立刻能找到水源?何处是水源?除非你身在大沙漠中,否则水源寻找很容易,而植物代用水亦遍地皆有,只要你对植物有深切认识,敏锐辨别与观察力,都是捶手可得。

首先谈谈普通水源:

地下水:举凡高山融雪、溪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此类水源易得,唯须注意消毒。

地上水: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其收集方法如後:

①泥泞水--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状长约一米左右的草器,将水倒入过滤,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後即可饮用。

②雨水--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孔,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无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少许至於容器内,雨水即沿布条引入。

③露水--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之。亦可用石头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5寸左右的坑,其上铺一帆布(或纸张、衣 料、山芋叶等代用品)再用石头在棋上排成高约叁寸的V字型,则露水沿石而下积聚於帆布内,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c.c的水,然後消毒饮用。

若逢地上、地下水源均枯干时,或水源不洁不得饮用时,可在植物上找到代用水,其采集方法於後:

①水树--凡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生果实,则树身藏水丰沛。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洞,即有水流出。但须注意,挖洞时应在太阳西落之後,时已黄昏始能得水。

②水藤--分布於八百公尺以下溪畔,潮湿地带。将其茎割切一段,即有水泊泊流出,待流尽後,在约其上约一寸处切割一段,水则源源流出。

③仙人掌--各种仙人掌含水甚丰,切去顶部,汁液即自切口流出,然後捣 碎果壳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因可能有毒性。

④野生葡萄--将其粗大藤之上部割成凹口,再将其底部割断,水即流出,对嘴而饮之,但如水分呈乳白色,则千万不可饮用,因其内含毒。

⑤野生蔗--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则流出。亦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饮之,其味生涩,但如无其他法,则野生蕉亦为最佳植物代用水。

⑥棕榈--此法收集较费时,砍倒树干,割去顶端,斜放地上,用容器在根 部盛接,每八小时去茎一段,一日约可得5-8cc之水。 竹--如粗大之竹类、麻竹、桂竹、孟宗竹等,茎内均含少许水分,乾裁之竹茎内含更有多量水分,尤其雨後采取方便,唯须注意筒内水是否清洁。

⑦椰子--未成熟之小椰子可食,成熟之椰子果,其汁液解渴清凉无比。可治便秘消化不良诸症。

⑧野丝瓜--将茎与根部切断,以容器纳入收集,或用塑胶袋包扎切口,次日收回,约可得5-6cc之水。

另外亦可利用动物之指引而获水,因动物出没处,其附近必有水源。

其次也要注意水源是否清洁,普通鉴别法是吐口唾液於水面,如迅速散开则可饮,若能聚不散,其水必不洁,必须消毒後方可饮用。常用消毒法煮沸法。碘液消毒法:以药箱中碘酒以1000cc加入8.2%之比例即可。药片消毒:普通急救箱中应具备此类药品,1000c.c水中加入二片饮水消毒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