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自驾常识 > 地藏传奇

地藏传奇

安徽九华山宏泰旅行社 | 发布于2007-11-15 00:06:07 | 来源:九华山宏泰旅行社 | 常识分类:自驾常识
 在唐朝中外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曾涌现出三位伟大人物,即西域取经的玄奘大师,来华学法证道的地藏大师,东渡日本传教的鉴真大师。地藏大师(696—794),祖籍新罗(今韩国庆州人),贵为王子。《新罗本记》载:圣德王十三年(714),遣王子金守忠入唐宿卫四年,唐玄宗“赐宅及帛以宠之,赐宴于朝堂,授予大监职”。唐开元五年(717),金守忠返国,将携带的文宣王、十哲、七十二弟子图等文献书籍置于大学,其后不知去向,唐新两国及后代的史籍均未见载于他的影踪。金守忠是圣德王长子,非正室所生。入唐宿卫回国得知父王将其母成贞王后废黜出宫,立异母弟重庆为太子的变故,庶出侧室的金守忠深感父王对他母子俩的冷遇和歧视,又不愿与异母弟争权夺利,便看破红尘,毅然抛弃锦衣玉食的王室生活,削发为僧。加上金守忠有入唐宿卫的经历,在唐期间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教育熏陶,这就为他坚持削发、涉海、入唐求法的信念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据此,多数专家学者认为金守忠即是释地藏。
  释地藏所在的新罗国同中国是友好邻邦,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公元四世纪佛教由中原首先传入三韩高句丽,至公元六世纪又传入最终统一朝鲜半岛的新罗国。新罗国法兴王十五年(528)“始肇兴佛法”,此后新罗国内“创寺度僧,起像造塔,无经不来,无经不传”,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人争归信,师以达智,知世之可化”。新罗三百八十年间,国王及王族信佛者,屡见不鲜,前往中国求法的僧侣见于史册的就达一百一十七人。
  公元七世纪至九世纪,中国大规模翻译佛教经典基本结束,汉化佛教各宗派业已形成,佛教的发展处于繁盛时期。与新罗国交好的李唐王朝,礼僧敬佛,大力支持佛教,形成了崇佛的社会风尚。唐朝门户开放,重视国际间的佛教文化交流,不仅向佛教发源地派遣留学僧,并且向朝鲜半岛和日本传播佛教;特别是对直接来华礼佛求法的异国僧伽,礼遇有加,允许他们行脚住化,开设道场、周游华厦而不予限制。正是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释地藏才能渡海来华,以僧侣身份开始他在中国漫长的修行,最终灭度而长眠于九华山
  释地藏从一位禅栖九华山的异国高僧到成为中国佛教推崇的地藏菩萨,不但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其真人真事在中国佛教名山古刹中绝无仅有。所以,游览或朝拜九华山,首先要了解释地藏在山上修行的生平事迹——其中不乏传奇色彩,以解开九华山历史文化情结。

  唐开元末年(719),释地藏东渡来华已有二个年头了。他在江苏浙江周游名山大川,拜师访道,苦苦寻求理想之中的禅栖之地。离开新罗之前,他曾梦见中国有座奇秀的大山,那里峰峦挺拔,绵亘百里;怪石嵯峨,佳木葳蕤,遍布断崖深壑、飞瀑流泉,经常云雾缭绕,四季清凉;那儿有肥沃的盆地,宜粮宜茶,是一方难得的宝地。然而他在东南沿海一带游历二载,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修行场所。
  有一天,释地藏在金陵江边偶然相遇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和尚,他胡乱唱着偈语;“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闻,利益人天无量事。教化众生开道场,似梦非梦随江上;非行非去非非去,青山之阳空有灵”。释地藏听罢,陷入沉思。忽有所悟欲追问道友禅机时,老和尚巳登船扬帆,逆水而去。他揣摸出偈语是老和尚有意点化,遂沿着长江大堤向上游进发。时光茬冉,是日,释地藏行至皖南池州青阳县城内,遥见西南方的大山翠屏横截,耸入云霄。经打听,人称九子山。于是,他直奔九子山,走了一天,他赶到了西麓松阳里老田吴家村,在村头的水口庙歇住脚,已不能动弹。释地藏幼时聪颖好学,年轻时躯长七尺,体魄健壮,曾自诲说:“六籍寰中,三清术内,唯第一义与方寸合。”三韩佛教有条古训:“迁乔必出谷,学道务求师”,而长期的艰险跋涉,几乎拖垮了他的身体,只有一条白犬形影不离、逡巡护卫着他,到了黄昏,他挣扎着托钵化缘,没走几步,便昏倒地。白犬见主人伏地不起,急忙跳入水沟,用湿淋淋的皮毛轻抚主人的脸颊,可主人仍未清醒,它汪汪叫着,一溜烟似地钻进村庄,咬住吴家村大户吴用之的裤管拖人。“哪家的疯狗乱咬人!”吴用之气恼至极猛踢白犬,愤愤斥骂道。白犬被踢松开嘴,掉头回跑几步,待吴用之转身要走,又咬住裤管拖人。屡次反复,吴用之觉得蹊跷:白犬赶它不走,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事儿的,不如随它瞧个究竟。跟着白犬小跑过来,吴用之发现了昏睡的释地藏,并把他搀扶进庙里休息,自己回家拿来斋饭茶水供释地藏充饥。吃饱喝足了,释地藏缓过神来,十分感激吴用之:“施主慈悲,惠赐斋饭,救贫憎于危难之际,阿弥陀佛!”吴用之答道;“不敢当,不敢当。和尚的白犬乖巧机灵通人性,领着山野村夫找到你,真乃神犬!也是在下与释氏有缘呀!哦,敢问和尚从何而来,要去何方?”释地藏道:“贫僧素来向佛,故不远万里,要上九子山修行。施主可知前程尚有多远?”吴用之道:“不远罗,再走十五里就是。不过和尚身心疲惫,弱不禁风,若不嫌弃,最好在水口庙休养几日,等恢复了原气再赶路也不迟”。释地藏点头应允。
  第二天,晨喜微露,吴用之送来黄精米饭,指着漆黑油亮的黄精对释地藏道:“这是九子山的特产,九蒸九晒之后,吃了强壮体魄,养颜延寿。”“有劳施主。佛主一定会保佑你。”休息了几天,在吴用之细心照料下,释地藏很快恢复了体力,便留下一首诗,悄然上山。诗曰:“弃却金銮纳布衣,浮海修行到华西,原身自是酋王子,慕道相逢吴用之。未敢叩门求他语,昨叨送米续晨炊。而今餮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诗中透露了他出家前的身份,对吴用之的恩情溢于言表。吴家村的乡亲为纪念释地藏在此地的一段经历,于宋代在水口庙上建“九华行祠”,保留至今。

  开元末年之夏,释地藏孤身入山已有些时日了,起初他餐风露宿,后来找到一个宽敞的山洞暂居其中。白天,他爬上洞顶巨大而平坦的岩石坐禅诵经,息止妄念,磨炼意志。饿了,采挖黄精、葛根、野果填肚,渴了,汲饮山涧水。夜晚,山气虚寒,他紧裹着袈裟不倒单。无论白天黑夜,时时都要提防凶兽猛虫的袭击。一次,释地藏刚入定,一条毒蛇悄无声息地缠绕住胳膊,顿觉寒气嗖嗖袭上心头,睁眼看,是条枯木般巨毒“五步蛇”(蕲蛇)。释地藏未惊扰毒蛇,被其蜇咬一口,仍端坐无念,任其溜走,传说顷刻间,出现一位美妇人,向释地藏奉药作礼曰:“小儿无知,愿出泉补过”。言罢,坐石间涌现一眼清泉(美妇人是神话中的九子山神,所献之泉谓美女泉,在今回香阁南。泉水清冽甘甜,冬暖夏凉,四季不竭,为优质矿泉水。迷信的人常饮以为能治病),从此,释地藏不用喝山涧水了。
时令转秋,释地藏摘野果时撞见了两只老虎,它们尾随其后,若即若离,危在旦夕。白犬见老虎威胁主人,猛扑过去,却被老虎抓去大片血肉,痛得在地上翻滚。释地藏怒不可遏,摇动禅杖,急震铜铃,吓得老虎掉头逃窜。释地藏逢凶化吉,白犬却命丧黄泉。当时的九子山主闵阁老,听说有位和尚在山修行,愿闻佛法,便与儿子登山拜访。父子二人聆听释地藏开示之后,萌发慧根,慷慨施舍,将九子山场全部捐献给释地藏作道场。不久,又皈依佛门。闵公辞世,释地藏率弟子隆重安葬,亲书碑铭,监造浮屠,葬于东崖西麓。闵公护法,传为佳话。在如今肉身宝殿地藏菩萨像边站着两尊塑像,头戴员外帽、白须飘然、位居右边的长者即是闵公;居左之尊位、法号道明的年轻出家人就是闵公的儿子,佛门中人不论长幼尊卑,谁先出家谁为尊长。尽管闵公为道明之父,但因道明先入空门,只好屈尊居右。闵公墓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如故。只是当年功德碑上的文字已湮灭。碑身被古枫磨蹭抬升,半片嵌进树干,半片露外,成为九华一奇景。

  唐至德初年(756),乡绅贤达诸葛节等人游山,邂逅释地藏,揭开了释地藏开创佛教基业的新篇章。据唐进士费冠卿《九华山化城寺记》载:“诸葛节等自麓登峰,山深无人,云日虽鲜明,居唯一僧,闭目石室。其旁折足鼎中,唯白土少米烹而食之。群老投地号泣:‘和尚苦行若此,某等深过已。’出泉布,买檀公旧地敢冒死请大师从之。近山之人,伐木筑室,焕乎禅居”。寺院竣工,“当殿设释迦文像,左右备饰。次立朱台,挂蒲牢于其中,立门楼以冠其寺。丹素交彩,层层倚空。岩峦列起于前面,松桧陈横于后岭。日月晦明,以增其色;云霞聚散,而变其状。松声猿啸,相与继续,都非人间也!”释地藏自此结束洞中苦行生活,住进富丽堂皇、环境优美的寺院,并开始收徒纳众,进而广施教化,名声远播。释地藏的传教活动不但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关爱支持,而且得到了地方官吏和朝廷的褒奖与扶持。建中元年(780),池州太守张岩敬仰大师高风亮节,多次拜望,施舍甚多,并将其事迹奏报朝廷,因之朝廷赐予“化城寺”匾额。其后,“本国(新罗)闻之,相与渡海(来九华山)”。拜在大师门下的弟子愈来愈多,吃饭也就成了问题。“师忧无粮,发石得土,其色青白,不掺如面,夏则食兼土,冬则衣半(伴)火。无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