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其他 > 怒江的希望在怒江

怒江的希望在怒江

怒江风光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于2007-06-21 15:24:47 | 来源:网络 | 常识分类:其他

怒江的希望在怒江

 

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三座高山和三条大江唇齿相依,蕴藏着博大恢宏的雄伟气魄,14个民族的和睦共处,饱含着人类悠远深厚的人文精神。是亿万年前的地球造地运动,让人们为大自然的造化而不住惊叹,而世代生活在这一家园的各族人民,如今正以其如椽巨笔,挥挥洒洒地改写他们亿万斯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在高山大川上铭刻下人类创造的印记。

这,就是怒江。

怒江:富饶的资源和贫困的人民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的中缅边境,因怒江流经全境而得名,全州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四个县,29个乡(镇)、260个村委会,总人口49万人。

怒江是一个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的地区,历史上怒江各族人民在捍卫祖国领土,保卫祖国边疆,抗击帝国主义、法西斯侵略作出了英勇而伟大的贡献。1910年英帝国主义入侵怒江的片马,各族人民奋起抗争,用弩弓长矛击败洋枪洋炮。1942年怒江西岸沦陷,怒江各族人民自发组织起人民自卫队,两次将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在此期间,为了确保西线运输,中国和美国盟军以高黎贡山之巅的“石月亮”为航标,共同开辟了著名的“驼峰航线”。怒江各族人民在地面开展了积极的配合行动,成功营救了许多坠机飞行员,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一曲曲中美友谊之歌,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写下了光辉的爱国主义历史。

怒江少数民族比例高达92%,居全国30个自治州之首,其中还包括独龙族、怒族等“直过”民族,信教群众12.3万人,全州四县均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42万农业人口中还有27万贫困人口。怒江州边境线长达445公里,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担当力卡山群起耸立,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江并流,境内98%以上的面积是高山峡谷,75万亩耕地中,坡度在25%以上的就占了76%。

因此,社会上对于怒江,形成了“五位一体”、“十个之最”的概括说法,“五位一体”即:集边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为一体,而“十个之最”是:山最高、谷最深、坡最陡、地最少、边境线最长、少数民族最多、社会发育程度最低、信教群众最多、劳动者素质最低、贫困程度最深。怒江的基本州情,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怒江又是全省仍至全国的资源富集地。矿产资源方面,全州已发现各种矿藏28种、矿床点200多个,其中仅兰坪铅锌矿探有储量就达1432万金属矿,是亚洲最大铅锌矿床;水能资源方面,仅怒江流域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0MW,与国家以前提出的12大水电基地相比,其技术可开发容量居第6位,待可发的可开发容量居第二位;随着“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成功,怒江神奇壮美的自然景观、浓郁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加之全州人口不多,每平方米仅31人,又使怒江具有明显的人均资源优势。

相对富饶的贫困,这是对怒江资源之富和经济之穷的综合写照。建州50年来,怒江的发展虽然在历史的纵向比上有天壤之别,可和全国其它地方的横向比却多有隔世之差。多年来,怒江得天独厚的水电、矿产和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合理开发,重大项目投入不足,资源优势难以向经济优势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乏力,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滞后,仍处于条件性贫困和素质性贫困高度交融的综合性贫困之中,以至于被视为云南扶贫攻坚的“上甘岭”。

新目标:“构建两个国家级基地,打造一个世界级旅游品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市场经济和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端着金碗要饭吃”的怒江,坐在横断山中看着外面涌动的精彩世界,自己的资源优势却沉睡亿万年,再也按捺不住了。怒江人要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改写世代贫困的历史篇章。

怒江的开放开发,于是就从“以林为主,林粮牧药全面发展”,到“开发东西两面,带动中间一条线”,再到“科技教育兴州、矿电经济强州、生物经济富州、旅游经济活州”,最后确定为“构建兰坪国家级有色金属基地,怒江中游国家级水电基地,三江并流东方大峡谷世界级旅游品牌”。一步步地迈出了坚实的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