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其他 > 藏族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藏族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青海夏都国际旅行社 | 发布于2007-05-13 12:42:52 | 来源:网络 | 常识分类:其他
婚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的婚俗文化都与该民族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宗教信仰、婚姻制度息息相关,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藏族婚俗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在新时期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大潮中,传统的婚俗文化正发生着改变,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混融、多姿多彩的风貌。

  藏族婚俗文化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远古时代,藏族先民就按一定的婚姻规则组建家庭,聚族而居,并形成了一套相关的礼仪习俗。吐蕃时期,藏族的婚姻仪礼便已基本定型。一部名叫《择偶七善业仪轨》的本教礼仪文献,详细描述了藏族古代婚姻的过程和各种仪式,有八个方面的内容:请神灵来至新娘身边驱魔,洗去污秽不祥,为新娘铺设地毯迎进家门,献给新娘三种奶制品,为新娘取一新名,祈求众神保护,招福,颂祝吉祥。其中,在洋洋洒洒的新婚庆典的祝辞中,还提到新郎的灵魂金,新娘的灵魂玉;新郎的登天绳,新娘的吉祥绳;新郎的生命箭,新娘的金纺锤,祝祷它们的结合永不分离,将新郎、新娘托付给神,祈祷神灵保护新人的婚姻和生命。从《择偶七善业仪轨》可知当时婚俗之丰富、礼仪之繁缚、内涵之深厚。藏族古代的这一婚仪特点,在今天藏族婚俗文化中还较多地保存着。藏族的婚恋礼俗,从择亲选偶、订亲迎娶到婚后习俗都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点,同时,又带着厚重的时代印迹,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混融、多姿多彩的风貌。

  一、通婚范围与择偶标准

  民主改革前的西藏社会是等级森严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与平民被分为三等九级,社会地位悬殊,表现在婚姻的缔结上是严格的等级内婚制。不仅贵族与平民、领主同农奴之间不允许婚配,大小贵族之间、平民的不同等级之间婚配都有许多限制。择婚时看重对方的血统、地位、门第和财富,追求的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其实,择偶时看重财富和门第,在藏族古代就已有之。敦煌藏文写卷P·T·1283号和内容相同的P·T·2111号,即《仪礼问答写卷》中,明确记有吐蕃人的择偶标准:娶妻要选有财富与智慧者,若两者不兼备,应挑选有财富者,选婿要选有智慧而富裕者

  除等级的限制外,婚姻缔结中一个最大的禁忌就是近亲结婚。有父系血缘关系的人无论相隔多少代一律不得婚配,有母系亲属关系的人原则上亦不得婚配,若婚配,至少应隔五代或八、九代人方可通婚,总之是婚姻双方的血缘越远越好。因此,在藏族社会上难见姑舅表婚和姨表婚等其他民族中常见的婚配现象。在藏北牧区,人们是以骨系rus-pa)来确定通婚的范围。骨系多以父系的血缘来计算,同一骨系的后代属永久禁婚之列,严禁发生性关系,一旦违禁,社会舆论会给以强烈谴责,甚至予以严厉的处罚。有时也有这种情况,由于年代的久远,人们已不清楚婚配双方是否存在亲戚关系,但只要知道过去曾是亲戚关系,不管隔了多少代,人们会自觉洛守禁婚规则。在人们的观念中,近亲通婚是最不吉利的事,会生下畸形儿,会给家庭、村庄带来灾难。在山南地区,如果四方邻居知道了某人是亲戚通婚会不依不饶,舆论会说:青草要干枯水源要枯竭,老天都不下雨,人们还要告官惩办,近亲通婚者会被处以装入牛皮口袋沉江的死刑。在藏北牧区,人们将近亲通婚或发生性关系看得非常严重,认为这种人婚后全身会变黑,成为黑人,影子照到谁谁就会生病,平时不能让这种人坐到自己面前,这种人死了也不能送天葬场,他们生下的孩子会变成傻瓜、长成畸形,还会长尾巴。除人们舆论谴责和歧视外,有的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轻者被鞭打一顿,重的用牛皮包裹扔到河里双双淹死。

  婚姻是否缔结,还要看男女双方生肖的五行和纪年的十二属相的生辰是否相克或相冲,人们十分忌讳生肖和属相相克相冲,认为生肖相克婚姻不会幸福,夫妻间会吵架、打架或离婚。这一禁婚原则并不十分严格,城镇、农村和牧区以及不同的地方在遵行时也有松和紧的差异,有时生辰属相不合还可请僧人或咒师做法事以求化解。

  在不违背近亲通婚和等级内婚的前提下,藏族青年男女的婚恋有着较大的自由,人们在劳动生产和各种社交场合可以自由交往和谈情说爱。但这并不是说青年男女就能自主婚配。传统的藏族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包办婚姻,贵族上层的婚嫁尤其如此,子女毫无婚恋自由可言。贵族间的联姻多是一种政治行为,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包括家庭的政治地位,财产继承和社会地位,借联姻扩大自己的地位和声望,因此不会也不可能考虑子女的情感。平民的情况则不同,虽然婚嫁与否的最终决定权在父母,但子女在选择配偶时有较大的自由,家长会充分尊重子女的选择。事实上许多情况都是子女自由恋爱后,将自己的意愿告诉家长,由家长出面请人提亲和订婚,最后安排婚嫁。也有的情况是家长相中了某男或某女,事先并不告诉子女和征求意见,直到成婚前才通知子女。但这种完全由父母包办作主的情况较少,多数情况是由父母作主决定婚嫁,但事先会征求子女的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这门婚事,家长会考虑孩子的意见。当然,藏族人对长者十分尊重,子女一般会听父母的安排。

  如果说门当户对是家长开亲时的一条择偶标准,那么年轻人在选择对象时更看重的是对方的个人条件,包括身体是否健康,长相是否英俊漂亮,品行是否端庄以及是否能干有本事等。在牧区,男子的本事主要表现在搬迁牧场、捻绳子、打猎、屠宰和做买卖等方面,女子的本事则表现在挤奶、做酸奶、放牧、织氆氇等方面。农区的情况亦相似,在耕地、修渠、建房和买卖等方面可看出男子的本事,女子则表现在种田、挤奶、酿酒、织布等方面。配偶是否能干,成为农牧区择偶的一个重要标准。将配偶的能干和本事作为一个重要条件是不难理解的,因婚姻不仅仅是男女两性个人的结合,由婚姻的缔结组建的家庭承担着人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重任,能干和本事则是维系家庭生计的最基本因素。在气候条件差、生产力水平低的西藏农牧区,没有相当的劳动生产技能的本事,没有能干的素质,不要说发展和致富,连维持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

  如今,人们的择偶观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伴随着社会的变革,过去严格的等级内婚制已不复存在,在不违背近亲婚姻禁忌的前提下,人们的婚恋更加自由,通婚范围不断扩大,藏族同其他民族、藏族同外国人的通婚不受限制。包办婚在城镇已基本绝迹,在偏远的农牧区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子女在婚配上有着更大的自主权。无论在城镇还是农牧区,一个人的品质和德行(尤其强调诚实)是人们择偶的重要条件。职业和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人们亦较看重。城镇人在今天仍关注对方家庭的地位和条件,农牧区则看重对方的本事与能干程度,呈现出城乡不同的特点。然而,无论城镇和农牧区,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已是西藏婚恋的主流。

  二、提亲与订婚仪礼

  说亲或提亲是整个婚姻缔结过程中第一个带程式化的仪礼,各地在习俗礼仪的细节上略有不同。提亲人一般不由家人充任,而多由男家亲朋中或村中有较高威望的人充当。如果男女青年感情好,两家关系又熟悉,也可由男方家长直接去提亲。巴米(媒人)或男方家长择吉日带酥油茶、青稞酒和哈达去女家,向女方家长摊牌说明来意,如果女家同意结亲,会接受男家敬献的酒、茶或哈达,反之则表示拒绝这门亲事。双方同意后,便要请人卜卦择算男女的生辰属相是否相合,预测婚后祸福吉凶。吉利便确定,不吉时则有两种选择,一是就此罢休另择佳偶,一是请喇嘛做法事驱邪消灾。

  提亲之事大功告成后,双方父母便会商定择吉日良辰举行隆羌冬的订婚礼。订婚之日,男家带来青稞酒和酥油茶,给女家父母敬献求亲酒(隆羌意为求亲酒),还给女家的每一位成员送礼物。礼物的大小和多少视男家的经济条件而定,大的可送衣物乃至首饰,小的送一条哈达亦可。但是,无论男家的家境如何,有一件礼物必不可少,这就是给女家母亲送的奴仁(奶钱),以感谢母亲哺育女儿的养育之恩。有时女孩的母亲已亡故,但奶钱仍必须送。农区赠送的奶钱多是一条邦典彩裙,牧区则多是送一头奶牛。这天,女家备酒备饭,招待男家客人和参加订婚的女方亲属。过去城镇和部分农区在订婚仪式上还要写婚约,贵族之间订婚时出示婚约更是仪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婚约一式两份,由证人在仪式上高声宣读,核对无误后由双方家长当众盖上家族印章各自保管一份。订婚仪式后,男女双方不得轻易毁约,否则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众人的耻笑。如果男方毁约,赠送给女方的财物不得索回,还要追加一定的钱物;女方毁约要如数退还财物,同样还要给男方一些钱物以作补偿。订婚礼之后,双方便商定结婚日期筹办结婚事宜。

  三、迎亲与婚礼

  藏族迎亲和婚礼的礼俗繁褥,活动甚多,各地在礼俗上不尽相同。

  婚期经男女双方商定并由喇嘛卜卦择吉日举行,过去农村结婚多安排在冬天农闲季节。婚礼前一天,男家派出迎亲人去女家迎亲。迎亲人员的组成有二人,四人、六人不等,其中一般有男家的一名至亲、一名能说会道之人(有时专门请民间说唱艺人),一名为新娘牵马的人,带上礼物,包括给新娘的全套衣饰、给新娘乘骑的打扮漂亮的马(怀有小驹的白马为佳)以及五色彩箭等到女家。

  婚庆大典之日,根据卜算确定的时间迎新娘出门。新娘穿戴着从男家带来的全套衣饰,在伴娘的陪护下,缓缓走出家门。出门时,迎亲人在前面边走边挥动手中的哈达高喊:招纳福扯罗,招纳福社罗,而女方家人(多是父亲或长兄)则站在自家屋顶上用右手朝迎亲队伍走过的方向挥舞哈达(有的地方手举彩箭和羊腿在空中环绕),边挥边喊留下福扯,留下福扯。这个仪式藏语称之为央固,意为招财引福仪式。人们认为,姑娘出嫁,往往会把家中的财运带走,为了留住家中的财气,需要举行央固仪式。用彩箭和环绕羊腿举行招财引福的习俗产生年代久远。是古代苯教盛行时期举行的仪式。

  迎亲时过去一般都是骑马,每匹马都精心打扮装饰。现在迎亲时路途近仍骑马,路途远则是用汽车或拖拉机。城镇的婚礼都是用装饰一新的婚车迎接新娘。

  迎亲途中,遇见背满水或背东西的人视为吉祥,迎亲人会向这些人献哈达,如遇见背空筐、抬病人、倒垃圾的人则认为是不吉利,这些人看到迎亲队伍过来一般都会自觉回避,如果不巧碰上,主家在婚后会请僧人念经消灾。迎亲途中,道吉祥者还会对沿途的风光即兴进行描绘和赞美。

  当迎亲队伍快到男家村口时,男家安排有敬酒人在村口迎候,人们一一下马,接受敬酒人敬献的切玛和酒。

  迎亲队伍到达男家大门外时,此时大门、院落内外已装饰一新,在大门两侧立放有黑白两种颜色的大石,安放好专为新娘准备的下马垫,其垫内装有青稞、小麦和盐巴,上铺五彩锦缎,缎上用麦粒摆放或面粉画雍仲吉祥图案。男家的主要亲属在门前迎候。西藏各地从新娘下马、进门、入座都有一系列礼俗,大致活动为下马后绕转祭祀象征吉样神灵的白石,踢翻表示不吉邪魔的黑石,送亲人中的能说会道者依次赞颂男家的下马垫、大门、看家狗、楼梯等然后新娘才进门入座。各地礼俗大同小异,具有地方特点。

  新娘进屋后,与新郎一道坐于主室的正中位置,新娘旁坐伴娘,然后是双方的亲友按辈份长幼围坐一圈。新人的座垫上用麦粒摆放雍仲图案。入座后,送亲人首先起身向佛像(佛龛)、房柱、切玛及酒坛等赞颂之后献哈达,然后男家向新人及送亲人敬献切玛,哈达、酒和茶,男家的好友乡邻也分别向新人及婚嫁双方家人献哈达和礼品。如果亲朋多,客人多,敬哈达献礼仪式要进行很长时间,有时献礼仪式分别安排在几日内举行。此间,道吉祥者会滔滔不绝赞颂新郎、新娘及双方父母,赞烦房屋、美酒、彩箭等。许多地方还有这样一个仪式:当新郎新娘受献哈达和祝福后,在家人的带领下,一对新人走到屋顶,由喇嘛颂经,祈求家神庇护新娘。这时在屋顶的神垛上要立一根新经幅,立经蟠时,新娘新郎用手摸摸经惜,表示神灵已接纳了新娘,从此新娘享有同其他男家成员同等的权利。过去结婚时,在迎亲途中和婚礼上,新娘要用称为布热卡支的红色徽祖或头巾遮脸,从头上一直垂至胸前。有的在婚礼后的第二日取下,有的一直戴到婚礼结束。现在农区部分地方还有这种习俗。

  婚礼时间的长短视主家的经济条件而定,多的有十几天,一般的有五六天,但最少应举行三天。婚礼期间,男家准备大量酒、肉、饭、菜款待客人,亲朋乡邻也会赠送许多礼品。以日喀则江孜班村的婚礼为例,礼品的种类和数量为青棵酒(一般不少于3坛)、酥油(25坨)、砖茶(23块)、一整腔羊肉(羊腔内装12斤羊毛)、一袋青稞和一袋小麦(各80100斤)、礼金以及给主人家每人一件衣服或衣料。城镇居民现在以送礼金为主,数量的多少视关系的亲疏而定,但哈达是客人参加婚礼时必须准备的。西藏一些地方还有守日的习俗。所谓守日,就是与男家关系密切的挚友承担婚礼期间某一天的吃喝开销等一切费用。

  举行婚礼时,最活跃和最出风头的人是道吉祥的人。他们口若悬河,赞美之辞滔滔不绝,天文地理、海阔天空无所不涉,但又都与婚庆紧密相联,其赞颂辞优美动听,常引得众人的阵阵喝彩。道吉祥者不仅诵唱祝辞,还常常讲出一些诙谐幽默、令人捧腹的逗笑语,使婚礼气氛喜庆而热烈。

  婚礼期间,最忙和最热情的是称为羌玛的酒女。她们负责向客人敬酒,来往穿梭于宾客盈门的房屋中。为了使客人喝得满意称心,她们唱歌跳舞,劝客人多饮酒。有的客人故意刁难,要同酒女对歌方才喝酒。唱歌跳舞本是酒女们的特长,客人大多占不了上风。藏族的酒歌和对歌许多是即兴而发,很有特点。班丹先生在《岗、巴婚俗拾零》一文中,一口气记录了婚礼上的六十余首对歌,现摘录两首。

  饮酒者:
    四只古瓢挂四方,
    你能一一道来否?
    你若不说听我言,
    此酒当由你来喝。

  酒女:
    要说四方四古瓢,
    东头挂有古铜瓢,
    象征汉地浓香茶;
    南面挂有长柄瓢,
    象征甜蜜甘蔗糖;
    西头挂有福禄瓢,
    象征藏地陈佳酿;
    北面挂有短柄瓢,
    象征藏北水晶盐。

  饮酒者:
    东有三种白色物,
    你能一一道来否?
    你若不说听我言,
    此酒当由你来喝。

  酒女:
    东方三种白色物,
    一是太阳暖人间,
    二是月亮耀大地,
    三是金星启天明。
    ……

  歌美酒香,人们在婚礼期间痛饮狂欢。

  婚礼期间,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外,人们还玩藏牌、掷般子、打麻将等,每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活动。

  婚礼结束那天,全体客人参加卓桑仪式,仪式上爆桑、唱协钦(意为大歌),抛撒糌粑粉,祈求神灵保佑,祝福主家吉祥安泰。仪式结束后,亲朋乡邻可以陆续回家,但不能在同一时间告辞,而是分期分批离开,以免有人去楼空之嫌。客人辞别时,主人和留在家中的其他客人送到大门,向他们敬献切玛和酒,并献哈达。客人离开时,边念诵吉祥的祝辞,边往主人家方向抛撒青稞或糌粑。

  现在农牧区举行婚礼传统色彩仍较浓,古朴、风趣、热闹而隆重,仪式色彩浓厚。城镇婚礼则不然,已带着较多的现代色彩,赋予了传统婚礼以时代的特点,婚礼方式已逐渐从原来的仪式型娱乐型转变,从传统型现代型转变。婚礼中虽仍有请僧人择吉日、向门柱献哈达、请人唱祝辞、结束时举行卓桑仪式等传统内容,但大都只留其仪式的象征意味,程序和内容大为简化。许多繁褥的传统礼仪已难觅踪影,而注入的是更多的现代生活内容,拍婚照、用婚车迎新、用录音机播放歌曲和颂赞辞、用摄像机摄录婚礼全过程等已是屡见不鲜。更有新潮者,钟情旅游结婚,让自己的新婚蜜月在饱览异乡风情和俩人独守的美好时光中度过。当然,旅游结婚后大多还要筹办婚礼请朋友同事吃喜酒才能过关。

  四、婚后习俗

  婚后习俗主要有回门和离婚等内容。

  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何时回娘家,各地在时间上并无一致,有的是半年以后,有的需3个月,有的在婚后一月左右就可回娘家。藏族过去有一个习俗,就是婚礼期间新娘绝不能回娘家。有时同一村庄或相邻村庄的两家联姻,娘家虽近在咫尺,但新娘也不能回去,否则会遭到人们的耻笑。一般不会发生这种违禁的事,新娘回门必须由丈夫和男家家长陪同,不能一人单独回。

  回门时仍有一些礼俗活动,但较之婚礼大为宽松,没有繁缚礼节,一个主要的活动就是办回门酒宴,回请那些在新娘出嫁时曾来行礼的女方家的亲朋乡邻。款待毕,还要给他们每人分送一份肉、烙饼等食物,并在烙饼上搁一块酥油以示回敬。新娘在娘家住多少时日并无具体规定,住一段时间后回到婆家,开始自己人生旅程中作他人媳妇的生涯。

  藏族青年男女婚前有较大的社交自由,婚后男女之间的交往则有所限制,一是社会舆论的顾忌,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