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其他 > 2015年西藏3月行必读知识(一)

2015年西藏3月行必读知识(一)

海洋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羊坊店门市 | 发布于2015-03-16 21:53:55 | 来源: | 常识分类:其他

    西藏是个美丽的地方,也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从头说起。

民族

西藏是以藏族为主体的民族自治区,其他还有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等。未识别民族有夏尔巴人和僜人,其人数较少,只有2000余人。

藏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已经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生活了。藏族居民的生产主要以牧业为主。藏族人一般以青稞豌豆等炒熟磨成的糌粑(炒面)为主食,喝酥油茶和奶茶,节庆喜宴中喝青稞酒。他们爱吃酥油(黄油)、奶酪等奶制品和牛羊肉,但不食奇蹄类兽肉。藏族群众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信徒家家供有佛龛,胸前挂金属佛盒,手摇转经筒,进入寺庙朝拜。尤其是藏历新年、雪顿节、望果节等盛大的传统节日,各大寺庙的朝拜者络绎不绝。藏族盛行天葬和水葬,但是出于对死者的尊重,藏族人不喜欢外人参观其过程。

门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大多数聚居在错那县以南的门隅地区,其余居住在墨脱、林芝等地。有人口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琬。“门巴”,意为“住在门隅的人”,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他们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在一些地方也信仰原始巫教。门巴族人穿红色氆氇长袍,头戴褐色小帽或黑色毡帽。男女均嗜好喝酒和吸鼻烟。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珞巴族自称“博嗄尔”、“朗那普巴”,“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珞巴族内部部落众多,主要有“博嘎尔”、“宁波”、“邦波”、“德根”、“阿迪”、“塔金”等。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实际情况和本民族在意愿正式定名为珞巴族。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使用藏文。珞巴族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竹编。男子一般穿羊毛及腹坎肩,戴圆形盔帽;女子穿圆领窄袖短衫和略过膝部的筒裙,小腿扎裹腿。

夏尔巴人主要居住在中尼边境樟木口岸的主新乡和定结县的陈塘乡。夏尔巴人聚居地靠近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近5000米,长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尔巴人与生俱来的登山天赋,有“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之称。 除农业活动和牧牛外,夏尔巴人也做羊毛加工。夏尔巴人与居住在尼泊尔境内的舍尔巴人在语言文化、衣着服饰、生活习俗方面比较相近,来往也很密切。夏尔巴人能歌善舞,歌唱曲调悠扬婉转,其舞蹈与尼泊尔、巴基斯坦有些民间舞蹈很相似。男子一般穿白色镶黑边的短袖外套;女子穿色彩艳丽的长袖衫和花筒裙,外罩一件手工制作的羊毛坎肩。

地理与气候

对于许多未去过西藏旅游的游客来说,西藏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很容易使人产生畏惧心理,其实只要你了解了西藏的气候特点,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放松心情,就一定会在西藏度过一段美好又难忘的时光。

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地质学上把高原崛起这段时间的地质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气势雄伟的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中国最高一级地势台阶,俗称“世界屋脊”。西藏多山,是一片山的海洋。唐古拉山绵延其北,喜马拉雅山耸立其南,东有横断山, 西有昆仑山,中部有念青唐古拉山和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最高也是最年轻的山系,全长2400公里,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50多座,超过8000米的有11座。这种巍峨高峰汇聚一起的现象,是世界山区绝无仅有的奇观,其中尤以珠峰独领风骚。呈巨型金字塔状的珠穆朗玛峰,高8848.13米,为世界最高峰,成为世界翘首瞩目的存在。由于地貌效应,在珠峰顶上常出现旗云现象,一片白云尤如旗帜一般挂在峰顶,时而象汹涌的海浪,时而象袅袅的炊烟,刚刚似奔腾的骏马,又仿佛似女神的面纱。这一切给珠峰增添了奇特风光和神秘色彩。为观赏这种旗云现象,不少旅游者在珠峰脚下耐心守候。

在雪域高原众山之中,遍布江河湖泊,约占中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的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意为“高山流下的雪水”,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宗巴县境内的杰马内宗冰川,沿途汇集了许多支流一路形成了宽阔的河谷,流到藏东米林县和墨脱县的交界处,被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挡住去路而被迫改向,形成了世界上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其峻峭奇丽的地形地貌,使它与珠穆朗玛峰一样为世界瞩目。高原湖泊星罗棋布,大都是内陆湖,西藏最大的湖为藏北神湖纳木措,世界最高的湖为阿里的玛旁雍措,羊卓雍措则以风景秀丽著称,这就是三大圣湖。

藏北草原有4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的五大牧场之一,古称“羌塘”(北方高地),这里地广人稀,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见得最多的是藏野羚羊还有野牦牛和藏野驴,此外还有黑颈鹤、雪豹、盘羊、棕熊猫等100多种珍贵野生动物。

西藏气候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由于地势高,气候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含氧量比内地平原少25%-30%,日光强烈,年平均日照长达3000小时,拉萨则被称为日光城,冬季漫长寒冷。同时西藏的年降水量少,多夜雨,气候干燥,尤其是在冬季。高原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昼夜温差大,但也有对人有利的方面,紫外线强,气温低,使许多种细菌难以繁殖,能防止某些疾病。由于日照时间长,四季大致可分为:

春季(3-5月):气候较寒冷干燥,风较大,可穿夹克、毛衣

夏季(6-8月):气候凉快,午间较热,可穿宽衫及轻便裤子或裙子

秋季(9-11月):气候较寒冷,干燥,可穿厚外套,毛衣

冬季(12月-次年2月):气候寒冷,异常干燥,可穿大衣、羽绒服、毛衣、戴手套,围巾,并带上必要的防晒设备如太阳镜、防晒霜、唇膏等。


 


旅游线路推荐
暂无内容
酒店预订推荐
暂无内容
旅游景点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