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其他 >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洛阳

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洛阳

石家庄新星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13-04-20 11:30:48 | 来源: | 常识分类:其他
洛阳,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隋唐大运河中心城市,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较多的千年帝都。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华中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黄河沿岸中心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洛阳也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中文名称: 洛阳
外文名称: Luoyang
别名: 牡丹花都,十三朝古都。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特大城市,较大的市
所属地区: 华中地区
下辖地区: 洛龙区 老城区 涧西区 西工区
政府驻地: 洛龙区开元大道228号
电话区号: 0379
邮政区码: 471000
地理位置: 中国,华中,河南
面积: 15208平方公里
人口: 662万(2010年六普数据)
方言: 中原官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湿润)
著名景点: 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白云山龙潭峡,鸡冠洞,重渡沟
机场: 洛阳机场
火车站: 洛阳站,洛阳龙门站,洛阳北站
车牌代码: 豫C
高等学府: 河南科技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生产总值: 3001.1亿人民币(2012年)
市花: 牡丹
辖县历史名镇: 关林镇 龙门镇 会盟镇 平乐镇
魅力历史村庄: 台荫村 铁谢村 杜康村 白马寺村

洛阳市 行政区划

瀍河回族区 吉利区 涧西区 老城区 栾川县
洛龙区 洛宁县 孟津县 汝阳县 嵩县
西工区 新安县 偃师市 伊川县 宜阳县

目录

洛阳概括
  1. 古都概述
  2. 东洛阳西罗马
  3. 丝绸之路起点
  4. 对日本重大影响
  5. 洛阳市花
  6. 城市荣誉
  7. 城市建设
  8. 友好城市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1. 主城区
  2. 环城辖区
  3. 远郊辖区
  4. 定都朝代
  5. 十三朝古都
  6. 十五朝古都
  7. 十七朝古都
  8. 二十二个朝代
  9. 历史沿革
历史名人
  1. 古代名人
  2. 现代名人
  3. 成语典故
  4. 洛阳博物馆
  5. 洛阳十大文化符号
  6. 文化艺术
经济建设
  1. 经济数据
  2. 物产资源
  3. 农业经济
  4. 工业科技
  5. 金融服务
  6. 旅游
  7. 医疗卫生
教育事业
  1. 高等院校
  2. 著名中学
旅游观光
  1. 景观概述
  2. 九大景观
  3. 自然风光
  4. 宗教文化
  5. 最佳旅游季节
  6. 洛阳美食
  7.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展开
洛阳概括
  1. 古都概述
  2. 东洛阳西罗马
  3. 丝绸之路起点
  4. 对日本重大影响
  5. 洛阳市花
  6. 城市荣誉
  7. 城市建设
  8. 友好城市
地理位置
行政区划
  1. 主城区
  2. 环城辖区
  3. 远郊辖区
  4. 定都朝代
  5. 十三朝古都
  6. 十五朝古都
  7. 十七朝古都
  8. 二十二个朝代
  9. 历史沿革
历史名人
  1. 古代名人
  2. 现代名人
  3. 成语典故
  4. 洛阳博物馆
  5. 洛阳十大文化符号
  6. 文化艺术
经济建设
  1. 经济数据
  2. 物产资源
  3. 农业经济
  4. 工业科技
  5. 金融服务
  6. 旅游
  7. 医疗卫生
教育事业
  1. 高等院校
  2. 著名中学
旅游观光
  1. 景观概述
  2. 九大景观
  3. 自然风光
  4. 宗教文化
  5. 最佳旅游季节
  6. 洛阳美食
  7.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展开

编辑本段洛阳概括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古都概述

洛阳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建城史和建都史,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1]从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王朝[2]在此定都,有105位帝王在洛阳指点江山。洛阳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神州大地之首都)的城市。是我国建都时间最早,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3]
洛阳历史曾用名或别名,斟鄩、西毫洛邑、洛师、成周、王城、雒阳、中京伊洛、河洛、河南、洛州、三川。
洛阳,立河洛之间,居天下之中,既禀中原大地敦厚磅礴之气,也具南国水乡妩媚风流之质。开天辟地之后,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为天人共羡之神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而且雄踞“天下之中”,“东压江淮,西挟关陇,北通幽燕,南系荆襄”,人称“八方辐辏”、“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所以历朝历代均为诸侯群雄逐鹿中原的皇者必争之地,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大仙居住于此。同时,洛阳也是中国300多年文明的帝都王城,华夏,中华,中土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1960年在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
洛阳共经历十三个建都朝代,累计建都史达千余年。洛阳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存在,东汉光武中兴、明章之治、西晋太康之治、北魏孝文改制、武周遗风在这里上演,历代帝王贵胄、文人骚客等均对洛阳的都城地位有着极高评价。周公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焉”;汉高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班固曰“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北魏孝文帝曰“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唐太宗曰“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唐玄宗曰“三秦九洛,咸曰帝京”;韦应物说“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宋太祖曰“吾欲迁洛,以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司马光曰“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据考证,中国佛教首传于洛阳白马寺。以洛阳学子读书音确定的中原雅音是古代河南的标准话。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汤、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历代科学泰斗、学术流派、鸿生巨儒、翰墨精英,更是照耀史册,灿若繁星。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联。伏羲,作为人文始祖,发现了“河图”与“洛书”,发明了“八

允冠百王—汉光武帝陵石辟邪

允冠百王—汉光武帝陵石辟邪(2张)
卦”,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老子著有《道德经》,苏秦佩六国相印,纵横游说于六国之间,才子贾谊博怀济世文章,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汉书》,许慎著《说文解字》,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蔡伦发明造纸术,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唐书》、《新五代史》等,无一不是在洛阳这块沃土上完成的。程颐、程颢兄弟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洛阳西罗马

洛阳是和罗马并称的世界两大古都,有着东洛阳西罗马之说。罗马帝国时期正是我国的东汉时期,东汉首都洛阳。当时洛阳和罗马同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两个首都。东汉皇帝派大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打通到了欧洲延伸到了罗马。而罗马亦派使臣顺着丝绸之路历史上首次来到了中国,并在东汉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洛阳因此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和罗马交往,所以一直有“东洛阳西罗马”的说法。  2009年世界邮展在洛阳举行。期间,大遗址保护洛阳高峰论坛开幕,与此同时,秦汉—罗马文明展也在洛阳拉开帷幕,无数的罗马稀世珍宝不远万里运到洛阳,在为期几天的展览中,让参观者大饱眼福,叹为观止,再一次将昔日世界的两大都市连结起来,续写了西罗马东洛阳的辉煌篇章!

丝绸之路起点

东汉时,汉明帝派遣使臣班超出使西域,打通了荒废已久的丝绸之路,且首次将丝绸之路延伸打通到了欧洲,到了当时的罗马帝国。这是现在完整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即从东汉时洛阳出发,最西端到达当时的欧洲罗马帝国。罗马帝国也首次派遣使臣顺着班超打通的丝绸之路来到东汉,在京师洛阳觐见了大汉皇帝。这是历史上罗马和中国的首次交往。加上罗马帝国的时期和我国的东汉时期刚好在时间上的吻合:东汉(25—220)与西罗马帝国(前30—476),所以一直以来都有东洛阳西罗马之说,这是历史上分别代表东西方的两大帝国首都。而丝绸之路首次将罗马帝国和中国连结在了一起。  东汉之后,魏晋及隋唐时期,洛阳都是东西方丝绸之路贸易的起点,这个跨度之大,时间之久,意义之大,无与伦比!  国学大师、已逝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说:“我不止一次的说,丝绸之路应以洛阳为起点。这是个不刊之论。”

对日本重大影响

京都是仿照唐朝时的东西两京洛阳和长安而建,分为左右两大片区,一片叫做长安,一片叫做洛阳,后来由于长安片区一蹶不振,而洛阳片区繁荣似锦,所以后来整个京都都叫洛阳。现在京都有几大区,分别为:洛中、洛东、洛北、洛西等。学校、医院、会社、企业等机构都多以洛阳为前缀。古时候去京都,都叫做上洛或进洛等。这是我国古都对日本产生影响的体现和结果,也是我国对外国城市命名产生的重大影响![4]

洛阳市花

牡丹花
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
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

节动京。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
牡丹从隋代落户洛阳西苑后,地脉适宜,开得缤纷美丽、艳冠天下。
唐代洛阳是陪都,武则天当皇帝时就在洛阳登基,并在洛阳主持政务。“自唐武则天后,洛阳牡丹始盛。”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从武则天时期到开元年间(公元690年至公元741年),还有唐贞元、元和年间(公元785年至公元820年),是中国牡丹史上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中国牡丹发展和牡丹文化兴盛的坚实基础。 [5]

城市荣誉

华夏第一王都;
13朝古都;
诗都;
花都;
辞赋之都;
牡丹花都;
隋唐大运河中心;
茶叶之路起点;
丽景门

  丽景门

中国休闲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2年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牡丹花都”荣誉称号;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五十大最佳魅力城市;
2010中国十大旅游城市;
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城市;
2010年度中国十佳节庆城市;
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十大名城;
“茶叶之路”国际友好城市;
2012最具魅力节庆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两次);
全国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
全国科技先进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2011中国最佳生态发展城市;
2012年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集邮文化先进城市;
2012国家首批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市、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优秀市等众多荣誉。

城市建设

近年来,洛阳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75133”工程,兴建了东西长达14公里、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
洛阳新区体育中心

  洛阳新区体育中心

河风景游览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周山森林公园、龙门山森林公园、小浪底森林公园、上清宫森林公园四大森林公园“天然氧吧”为人们回归大自然提供了去处。亚洲最长的洛浦公园(28公里)宛如一条五彩飘逸的丝带在河洛大地上飘扬。在洛阳市政府门前还坐落全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开阳湖音乐喷泉。目前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2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2009年4月30日,省委常委正式批复洛阳新区,新区规划规划面积达438.7平方公里,洛阳新区与郑汴新区一起纳入省级发展新区。

友好城市

序号
国别
外方城市
结好时间
1
日本
东京市
1981-4-6
2
法国
图尔市
1982-12-12
3
日本
须贺川市
1993-8-1
4
保加利亚
普罗夫迪夫市
1994-8-1
5
韩国
扶余郡
1996-8-13
6
美国
拉克罗斯市
1997-10-21
7
俄罗斯
陶里亚蒂市
2000-4-25
8
日本
橿原市
2006-2-11
9
西班牙
阿尔卡拉市
2010-4-9
10
中国
广州市
2012-3-3
11
美国
核桃市
2012-4-9
12
韩国
光州广域市
2012-8-14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茶叶之都”国际友好城市联盟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位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南北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之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约15℃,极端最高气温40.4℃,极端最低气温-20.2℃。降雨量约630毫米,其中南部山区能达到1200毫米以上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洛阳百度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黛眉山、嵩山等十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洛阳辖6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回族区、洛龙区、伊滨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宜阳县、伊川县、嵩县、栾川县、汝阳县。洛阳下辖经济功能区:伊滨区、洛阳新区(正厅级)、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独立享有管辖权)、国家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主城区

市区
面积
人口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地址
涧西区
90平方千米
111.9万(2010年)
471000
涧西区西苑路12号(牡丹广场北侧)
西工区
56平方千米
57.2万(2010年)
471000
西工区行署路3号院
老城区
56.7平方千米
36.3 万(2010年)
471000
城区环城西路58号
瀍河回族区
34.8平方千米
47.7万 (2010年)
471000
瀍河区九都东路18号
洛龙区
244平方千米
68.4万(2010年)
471000
开元大道212
伊滨区
280平方千米
25.5万人(2010年)
471000

吉利区
80平方千米
26.9万人(2010年)
471012
吉利区中原路333号
伊滨区(开发区)
280平方千米
42.7 万 (2010年)
471000
顾龙路下庄

环城辖区

市区
面积
人口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地址
偃师市
668.58平方千米
55.9万(2010年)
471900
城关镇
孟津县
758.7平方千米
46万(2010年)
471100
城关镇
新安县
1160 平方千米
52万(2010年)
471800
城关镇
宜阳县
1670平方千米
60万(2010年)
471600
城关镇
伊川县
1243平方千米
75.7万(2010年)
471300
城关镇

远郊辖区

市区
面积
人口
邮政编码
区人民政府地址
洛宁县
2306平方千米
42.1万(2010年)
471700
城关镇
嵩县
3008平方千米
50.7万(2010年)
471400
城关镇
栾川县
2478平方千米
34.3万人(2010年)
471500
城关镇
汝阳县
1309平方千米
40.8万(2010年)
471200
城关镇

定都朝代

朝代
名 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斟浔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西毫
偃师尸乡沟
商汤—仲丁[6]
前1600年-?
西周
洛邑
王城公园
周成王-周幽王,共11王
前1040年-前771年
东周
王城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悼王及赧王,共14王
前771年-前520年
及314年-前256年
东周
成周
成周(白马寺东)
敬王至慎靓王,共11王
前519年-前314年
西汉
洛阳
汉魏故城
汉高祖
前202年(数月)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元帝,共5帝
220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怀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孝武帝,共七帝
493年-534年
东京
隋唐故城
隋炀帝至皇泰帝共两帝
605年-619年
唐(武周前)
东都
隋唐故城
高宗、中宗、睿宗共三帝
657年-684年(两京并重)
684年-690年(首都)
武周
神都
隋唐故城
则天大圣皇帝
690年-705年
唐(武周后)
东都
隋唐故城
中宗、玄宗、昭宗、哀帝共四帝
705年-736年(两京并重)
904年-907年(首都)
后梁
西京
隋唐五代宋故城
太祖、朱友圭 、后梁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五代宋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7年
后晋
西京
隋唐五代宋故城
高祖
937-938年(约2年)
中华民国
洛阳
洛阳市
林森(国民政府主席)
民国21年(1932年,1年)[7]

十三朝古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正统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统(《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二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东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建都朝代,新、后赵、东魏、北周、隋唐、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陪都朝代,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较早的都城。
注释: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行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第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历史沿革

以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 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 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 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
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今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现在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 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
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 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 新安。
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 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 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 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
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很可能是唐朝中后期设置的),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 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 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 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辖区不变。 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部分地区。
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署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