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美食推荐 > 河南美食之,食在河南!

河南美食之,食在河南!

河南省中侨国际旅游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13-02-21 16:22:09 | 来源:网络 | 常识分类:美食推荐

1.开封老字号“第一楼”包子宴:

小笼灌汤包 中州膳食一绝

开封第一楼始建于1922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特级酒家、中华餐饮名店。该店以经营第一楼小笼包子和什锦包子宴而驰名中外。第一楼小笼包子原名灌汤包子,俗称汤包。包子在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市场上已有售卖,是当时七十二家正店之一王楼” 的名品,时名为山洞梅花包子,号称在京第一20世纪30年代,第一楼名厨师将大笼蒸制改为小笼蒸制,且连笼上桌,始称小笼灌汤包子

第一楼小笼包子以用料考究,制作独到,薄皮大馅,灌汤流油,软嫩鲜香,肥而不腻的风味特点和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的优美形状令人倾倒,被誉为中州膳食一绝。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品尝过第一楼小笼包子,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9712月,第一楼小笼包子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首届中华名小吃

                                 开封第一楼的由来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一扫光,满口香。没想到吃个包子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吧。

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正宗的开封小笼包不但好吃,而且精美之致,堪称天下名包!事实也正如此,1989年,全国53家各类包子展开角逐,结果开封第一楼小笼包赢得商业部的金鼎奖1990年,全国27个大中城市100多家名店在杭州西子湖畔比色竞香,开封小笼包再次赢得了天下第一包的赞誉。  

北宋时,开封饮食文化盛极一时。据记载,经开封府允许,傍晚时分,生猪贩子从南熏门赶猪进城,常有上万头生猪浩浩荡荡而来,只有数十人赶着却也秩序不乱,场面极为壮观。各地奇珍异味也从四面八方拥进开封,分流到上万家饭店,所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就在酒店业竞争激烈的开封,有一家大酒店以包子为招牌名满京城——“王楼山洞梅花包子,这种包子如何制作,口味如何,如今我们已经无法知晓,只知道当时人誉之为在京第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封小老板黄继善制作出美味的包子后,自然有人联想到王楼梅花包子第一楼的名号由此而来,尽管这个小饭店当时不过是座破旧的两层小楼。

养老协议成就第一楼

许多曾数次慕名到第一楼吃包子的人,每次去都很难如愿:大厅里到处是人,每张桌子都坐得满满的,旁边还有等候的人用眼神催着别人吃快点。

第一楼确实,这家国家特级酒店2001年跻身中国餐饮业500强,年营业额2000多万元,还在全国各地开设了60多家连锁店。但现在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楼这块金字招牌是一位到开封讨生活的农村少年赤手空拳创建的。

1907年,15岁的滑县少年黄继善来到河南省府开封。这位少年来开封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是为了能吃上几顿饱饭。经亲戚介绍,黄继善到一家饭馆当上了学徒。那时候,长垣、封丘、滑县、兰考等地到开封饭馆干活的人很多,他们不图挣多少钱,就图在饭馆干活饿不死人,过年回家还有钱买身好衣服。一来二去的,这些都比较偏僻贫穷的地方出了众多的名厨。

餐饮业号称勤行,是个十分辛苦的行当,黄继善勤恳老实,苦学手艺,十年后,他攒了些钱,在北书店街开了家黄记小饭馆,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地。生活好了,人也胖了,他人缘好,大家都叫他黄胖子

随后的30多年,开封经济时盛时衰,艰难前行。如果黄继善没有遇到一位叫周孝德的古稀老人,他可能会像无数的开封小老板一样历尽人生沉浮,然后被时间淹没在人海之中。

1922年的一天,30岁的黄继善端着一盘包子发了愣:人家这包子咋恁好吃!做这包子的,就是周孝德。周是南京人,大半辈子在北方讨生活,曾是开封中华饭庄的厨师。当时年近七旬,孤身一人,卖包子为生。已是风烛残年的周孝德一直想物色个可靠的年轻人,传授自己一身的手艺,让他给自己养老送终。他看出来黄继善是个厚道人,就跟他说明了心意。黄继善大喜过望,两人当即达成协议,周传授手艺,黄继善对他生养死葬

不久,两人先后关了自己的小店,在山货店街觅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山货店街南面是相国寺,北面是山陕甘会馆,也算是当时开封的黄金地段,他们租下了吴姓大公馆的三间过车门和第一进院落,在院子里搭棚待客。虽然条件简陋,却因周孝德手艺好,黄继善经营有方,生意很快火了起来。

80多年过去了,当时人大多飘零尘世了,所幸开封市的孙润田、吴凯等先生前些年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让我们能大致了解第一楼的历史。从小店一开张,黄继善就坚守两条:一是薄利多销,一个包子只卖4文钱;二是保证质量,肉馅用新鲜的,油用新香油,面用头等粉。否则,任凭关门不卖,决不以次充好。由于这两条,那时小店就经常有人排队等候。小店的对面,是开封第一大菜馆又一村(又一新前身),那里的客人常派人过来买包子,因此小店的名气越传越大,生意越来越好。那时厨师和学徒都没有工资,顾客时兴给小费,学徒收了小费放进一个罐子里,晚上下班时倒出来分账,十几个人都有份,生意最火的时候,一个人每天能分上千文。

生意做出了名堂,黄继善就想给小店起个响亮的名字。房东吴仲琳是晚清拔贡,满腹的才学,黄继善就上门求他给起个名儿。吴仲琳联想到了北宋被誉为在京第一王楼山洞梅花包子,起名第一点心馆。那时候,点心就是小吃的意思。

开封有个老规矩,死刑犯行刑前游街时,这时犯人想吃啥吃啥,只要提出来,刽子手就得屁颠屁颠地跑去拿,而店主必须免费让他们吃够,这大概就是传统的黄泉路上人为大的观念。开封民间传说,当时的第一楼没少被1928年,冯玉祥督军河南,治军严明,一次砍了24个祸害百姓的手下。这帮不愿做饿死鬼的丘八竟然都要吃第一点心馆的包子,忙坏了店里的大小伙计,不过消息传开,也算给黄继善做了一次极具震撼性的广告。1933年秋,河南省建设厅厅长、著名的千唐志斋的主人张钫将吴家的房产买去,开设崇记商号。这时周孝德已经故去,小有积蓄的黄继善在山货店街南口买下一座二层小楼,将第一点心馆改名为第一楼点心馆,生意依然红火。

小笼包在萧条中出笼

学会了周孝德的全套手艺,在十来年的实践中,黄继善的厨师天分逐渐显露出来。对包子的面和馅,他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选料更讲究,手艺更精细。肉只用上好的猪后腿,七分瘦三分肥,以当年的小磨香油、上好的酱油、料酒等调味;不拌馅而是打馅,用手边拌边不停拍打,直到把馅打得扯长丝而不断。原来的面1/3的发面和2/3的死面,黄继善改为全用死面,使皮更薄,且不掉底。和面工艺要求十分严格,要经过搓、摔、拉、拽,三次贴水、三次贴面的三软三硬的过程,使面光滑筋柔。每两面团制作成5个面皮,每个包子捏出1821个褶纹。蒸熟后不破口不掉底不跑汤,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当时开封人赞誉为提起一绺丝,放下一薄团,皮像菊花心,馅似玫瑰瓣。

那些年,黄继善的日子比较舒心如意,开封人的生活也相对安稳。1927年,冯玉祥将军任国民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兼河南省主席,省政府设在开封。早在1922年,冯玉祥短暂主持河南政务时,颁布了《治豫大纲》,实行了一些进步措施,如惩办贪官,提倡节俭,禁绝封建陋习,兴办学校等等,但可惜为时太短。第二次治理河南,冯玉祥在开封大刀阔斧从严治军,惩治贪官污吏,禁止妇女缠足,戒毒禁赌,禁嫖禁娼,重视教育,兴修水利,大办公益事业,社会风尚为之大变。

冯玉祥特别讨厌妇女缠足,他经常派兵抓那些缠足少女和她们的父亲,把裹脚布缠在那父亲的耳朵上,由士兵押着在开封游街示众。为推动放足运动,冯玉祥亲笔画了三幅女子天足和缠足的宣传画:第一幅是画了一只天足,上写父母遗体;第二幅是因缠足而呈锥形的脚,上写世界怪物;第三幅是一只缠足脚型的骨骼,上写死有余骨。他派人四处张贴,并在各地召开放足运动动员大会。河南女人至此从缠足的痛苦中解脱。

这个时期开封人文荟萃,河南大学名师辈出,而后来扬名全国的苏金伞、姚雪垠、杨靖宇等人,都先后活跃在开封的大街小巷。

实际上,1927年~1936年的这十年被国民党称为黄金的十年。虽然这个所谓的黄金十年有很大水分,但当时中国确实出现了比较好的势头,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中原大战结束和东北易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在西方大萧条的情况下,经济仍然取得了很大发展,工、农业产值均在1936年达到最高峰。

但日本鬼子野蛮的炮声,打破了黄继善们安稳的生活!1938年~1945年开封沦陷期间,市场萧条,百业凋敝。历史资料显示,1933年开封饭庄、饭铺、小吃铺达到851家,而1936年发展到1528家。被日军占领后,餐饮业急剧萧条,最衰落时只剩下16家。第一楼点心馆虽然勉强支撑,但已元气大伤。这期间,黄继善家门迭遭不幸,他的4个儿子相继夭亡,只剩下小女儿与他们夫妇二人相依为命……即便在这样艰难困顿、心情悲苦的情况下,黄继善仍坚守自己的原则,从选料到加工,决不降低质量,保住了第一楼这块招牌。

1945年生意格外萧条,为了勉力支撑,黄继善又匠心独运,将原来大笼蒸制、装盘上桌的包子,改为小笼蒸制,每笼15个,随要随蒸,直接上桌。这样既保持了包子的热度和形状的完美,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开封灌汤小笼包至此正式问世。那时黄继善不用笼布,夏天铺荷叶,蒸出的包子带有一股清香;冬天没有荷叶,就铺松针衬笼,叫做松针小笼包子,更衬得包子小巧玲珑,洁白光润,清素雅洁,且有特殊的香气,增人食欲,很快得到食客的赞许。

黄继善一生勤勉,几乎将毕生精力倾注到包子上,终于在中国最为动荡的岁月做出了最为精美的灌汤小笼包,并凭着全身的厚道老实劲儿,将第一楼灌汤小笼包做成了名牌。但可惜他心强命不强,后来他又历经坎坷,过上了一段幸福平静的生活之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定为资本家和反动技术权威,1971年他去世的时候,家徒四壁,竟无以为葬。他的徒弟朱彦字等人出面各处筹借,才买来一口棺材,草草掩埋了事。第一楼的大富大贵都是后来的事,跟他毫无关联了。

萧记.jpg

 

烩面.jpg

1.郑州萧记烩面:

作为河南省的首府,郑州的菜肴当然以豫菜为主,但是到郑州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面食。
这里面的种类主要有烩面、拉面、炸酱面、卤面等,最有特色的当属烩面: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汤好面筋,营养高。烩面按汤分类: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烩面又分汤面和捞面两种。
面是用优质精白面粉,兑以适量盐碱用温开水和成比饺子面还软的面团,反复揉搓,再擀成两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

郑州最有名的烩面馆是萧记烩面,不但可以吃到面,还可以品尝到美味豫菜。
萧记烩面的创始人萧鸿河原是郑州国营长春饭店做伊府面的师傅,退休后领着两个儿子开起了烩面馆。他没有沿袭传统的羊肉烩面风格,而是从自己拿手的伊府面中找到了灵感,将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的海参、鱿鱼加入羊肉烩面中,称之为三鲜烩面。 

1986,萧记烩面刚开张时,连个门店都没有,从一张帆布篷,一张矮桌,一条板凳、一锅汤起家。弹指一挥间,如今的萧记,仅其总店每年就向国家上缴利税100多万元! 

许多人都有相同的记忆,当时的萧记烩面馆开在人民路与东太康路交叉口的三角地带,通宵营业。风雪之夜,三两知己欢聚于此,叫上一盘红油豆丝、一盘扒羊肉,每人面前一碗热气腾腾的三鲜烩面,即便是就着一瓶最普通的白酒,也能有无限的快意!
相关典故
这烩面的来由据说还和抗日有关,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郑州。当时有一位姓赵的厨师,一天八路军来他的面馆吃面,恰逢日军飞机来轰炸,在躲避轰炸过后,面就凉了,赵厨师只好将凉面投入沸滚的羊肉汤里面稍煮片刻,战士们发现重新烩过的面也很好吃。后来赵厨师就潜心研究,在里面放些盐、碱,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别有一番风味,后来竟成了风靡一时的风味美食。作家古清生在郑州吃烩面时得知此传说,便建议到日本东京开它一家烩面馆,让日本人也吃吃烩面,然后告诉他们这烩面就是你们日本侵略中国的见证食品,给日本人民一个和平教育,这个建议倒比那些"爱国斗士"们血洗东京的豪言壮语强了不少。

真不同.jpg

洛阳水席.jpg

 

3.洛阳老字号:“真不同”水席

洛阳水席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其地理气候有直接关系。洛阳四面环山,地处盆地雨少而干燥。古时天气寒冷,不产水果,因此民间膳食多用汤类。之所以称为水席,一是它的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汤水水,二是一道道地上,吃一道换一道,仿佛行云流水一般,故称水席。

水席起源于洛阳,这与洛阳的地理气候有很大关系。 洛阳四面环山,地处 

  

洛阳水席1

盆地,雨量较少,气候干燥寒冷,民间饮食多用汤类,喜欢酸辣以抵御干燥寒冷。这里的人们习惯使用当地出产 的淀粉、莲菜、山药萝卜白菜等制作经济实惠、汤水丰盛的 宴席,就连王公贵戚也习惯把主副食品放在一起烹制,久而久之 逐步创造出了极富地方特色的洛阳水席,并逐渐形成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的风味。

相传是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酒肉光景。每道菜汤汤水水,即是暗指武则天水到渠成;干干稀稀,是喻指武则天二十四年的干系(稀)。洛阳水席的菜序是前八品(冷盘)、四镇桌、八大件、四扫尾,共二十四道菜,这正应了武则天从永隆元年总揽朝政,到神龙元年病逝洛阳上阳宫的二十四年。

洛阳水席的特点:一是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料广泛,天上的飞禽、 

  

洛阳水席2

地下的走兽,海中 的游鱼,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可以根据设席者的经济状况,可简可繁,丰俭由人。 二是有 汤有水,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的规定, 搭配合 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而定,故深受城乡人民的普遍欢迎,长盛不衰。   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   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回民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

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 

  

洛阳水席3

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 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上菜顺序极为考究,先上8个冷盘作为下酒菜,每碟是荤素三拼,一共16样;待客人酒过三巡再上热菜:首先上4大件热菜,每上一道跟上两道中件(也叫陪衬菜或调味菜),美其名曰"带子上朝";最后上4道压桌菜,其中有一道鸡蛋汤,又称送客汤,以示全席已经上满。热菜上桌必以汤水佐味,鸡鸭鱼肉、鲜货、菌类、 时蔬无不入馔,丝、片、条、块、丁,煎炒烹炸烧,变化无穷。不过,现在民间的水席做法仍然有很多种,比如有的最后一道菜是八宝。

今日的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大件、四个压桌菜。其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真命天子假燕窝 水席的另一特点是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水席中有名的洛阳燕菜假海参等,都是民间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如奇花绽放,让人叫绝。 说起洛阳燕菜,它是洛阳水席的第一道大菜,为水席中的上肴。此菜制作精细,口味酸辣香郁,鲜嫩清爽。传说唐朝武则天时,洛阳东关下园长了一个重约近15000克的大萝卜,民众认为是丰年之兆,于是将它进贡给女皇,武则天一见大悦,即嘱御厨烹制。萝卜原只是一种平民食物,宫廷厨师并无做萝卜的经验,但慑于皇命,终于做出一道将萝卜切成细丝,再配以山珍海味的萝卜丝汤。武则天用后大为赞赏,并以其具有燕窝风味而赐名假燕窝。从此,这道民间的普通菜肴一夜间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皇亲大臣、庶民百姓竞相仿制的宴席大菜。由于它能适应多种原材料配置,所以既可用名贵的山珍海味,又能用一般的肉丝、鸡蛋等做配料。其味香郁,十分可口。随着历史变迁和历代名厨的辛勤研制,经过创新和发展,使假燕窝日臻完善。因它起始于洛阳,故称为洛阳燕菜

洛阳燕菜又叫做牡丹燕菜,为什么呢?1973年,时任国家总理的周恩来同志,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游览,洛阳人民用水席来款待加国总理。厨师们做好洛阳燕菜后,又用蛋糕精心雕刻了一朵牡丹花放在燕菜上,周总理看着盛开的牡丹花风趣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也能生出牡丹花。从此,洛阳燕菜改名为牡丹燕菜

洛阳水席有高、中、低档之分。如今高档水席有海参席、鱼翅席、广肚席;中档水席有鸡席、鱼席、肉席;低档水席为大众席,以肉、粉条、蔬菜为主。由于洛阳水席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咸甜酸辣,一菜一味;上至山珍海味,下至粉条、萝卜,都能做出一席菜,可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因此洛阳水席历经千年,经久不衰。   西辣鱼片油炒八宝饭甜酒山渣涝生氽丸子等菜肴,增加了海鲜、甲鱼、蛇羹等原料,使水席在档次上有了很大提高。洛阳宾馆对水席进行大胆改良,在二十四道菜中挑选出牡丹燕菜连汤肉片等代表菜,做出了十六道菜的改良水席。洛阳旋宫大厦推出牡丹水席宴,冷菜国色天香由六个冷盘组成,红、绿、黄、白的颜色,逼真的牡丹花造型,犹如朵朵牡丹在餐桌上盛开。热菜也以牡丹花造型,汤里面漂浮着各色牡丹花。如果正逢牡丹花开的季节,你还能亲口品尝到厨师用牡丹花烹制的水席。

旅游线路推荐
暂无内容
酒店预订推荐
暂无内容
旅游景点推荐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