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凯湖三花五罗十八子简介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农家游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

三花,是鳌花、鳊花、鲫花。 鳌花,就是鳜鱼,写白了,也有写成桂鱼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中国人,无论南北,都把它视为不可多得的美味。历代文人咏鳜鱼的诗话多得很,唐代大诗人张志和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千古流传。宋代杨万里的舟中买双鳜鱼,“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也脍炙人口。但咏的不是金陵,就是钱塘,没有人咏兴凯湖的。因为他们没吃过兴凯湖的鳌花。其实,兴凯湖水系中盛产鳜鱼,所以出产的鳜鱼肉质细白,格外鲜嫩。兴凯湖虽然冬季漫长,鱼类生长缓慢,但兴凯湖的鳌花大者可以长到十斤,在南方极少见到,当然也可能南方人性子急,不等到它长到十斤,就吃掉了。鳜鱼,在南方多清蒸,取其鲜嫩,皖赣两省也有人吃臭鳜鱼的,不过流行地域不大。最有名的是苏帮菜的松鼠鳜鱼,是菜中极品,更是代表中国烹调技艺的一款艺术品。兴凯湖人把清蒸鳌花作为首选,但也有创新。把北方特产松子与鳜鱼结合,创出一味“松籽鳌花”,山珍加河鲜,很有黑龙江特色。   鳊花,学名长春鳊。长的有点象武昌鱼,又不是武昌鱼。这鱼不大,小者七、八两,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鳊花最肥。吃起来,又肥而不腻。因为鳊花虽然脂肪含量极其丰富,却又不是长满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肌肉中脂肪含量高达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鲜。鳊花可煎可炖,煎炖皆宜。产妇如果没有奶,没关系,买两条鳊花,炖汤,早上喝下去,中午奶水就哗哗地流,能把孩子呛着。   鲫花,学名季花,这种鱼和虫虫特别的像,甚至吃过好多年鱼的人都区分不开,告诉你个绝招,看嘴,虫虫又名重唇鱼,言外之意就是嘴唇是双重的,特别厚,而且肥嫩味美,但季花是单唇的,仔细观察季花身上还有不规则的浅黑色斑点,味道体形和虫虫鱼一模一样。鲫花和鲫鱼体形也很相像,但鲫鱼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宽点,而鲫花却是椭圆形,体形肥大,煞是喜人。一般的鲫鱼,鳞色灰黑,不起眼,鲫花却长的鳞色银白,美的耀眼。一般鲫鱼,半斤大的已经不错,再大,就不好吃了。鲫花大的能长到五斤,越大越好吃。鲫花体大肉鲜,可清汤,可煨汤,可清炖,可清蒸,可煎焖,可红烧,怎么做都好吃。   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在黑龙江,说大型鱼,就真的大。比如鳇鱼,平常的,二、三百斤。最大的,一、两吨。大吧?一般。哲罗鲑,听说在新疆的纳玛斯湖,一条就有二、三十米长,一口能吞下一匹马。鳇鱼去了,也得被它吞了。小型鱼,就真是小,一两半两也不足为奇。 五罗的头一罗是哲罗,也叫哲罗鲑。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黑龙江哲罗可没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体长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长的圆滚滚的。看着可爱,可却是水中霸王,对于小鱼来说,吃你没商量。哲罗和大马哈都是鲑鱼,是亲戚。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因此肉质格外细腻。黑龙江人拿它做馅包饺子,极其鲜美。用哲罗做烩鱼片、烧鱼块,汆丸子,也不错。 法罗,大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有一象,但比鳊花宽。也算大型鱼,但与哲罗比,小不少。最大能长到十来斤。和鳊花一样,法罗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样宜煎宜炖,用法罗吊汤,味美鲜香,如做成酸辣口,是醒酒的好东西。 剩下的三罗,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不点。最大的雅罗,也不过一两来重。能和三花、大罗混在一起,实在荣幸。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均佳。这三罗因其小,极少内运。不到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难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贵。 十八子,就复杂了。大小都有,小的可以是寸把长,半两三钱重的小不点,象川丁子、柳根子,没法煎焖炖汆,只能做裹面酥炸或做鱼酱。大的,连鳇鱼都在这“子”里。但这个十八子是个概数,到底是哪十八种,我问过不少人,没有一个能数全的。能吃全的人,可能更少的可怜。反正我是没有吃全,只好查资料。一查,才知道这十八子并不逊于三花五罗,也是鱼之珍者。而且并不止十八这个数,十八只是形容其多而已。 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在南方,太湖白鱼是华东淡水鱼中的佼佼者。兴凯湖的白鱼以兴凯湖白鱼最为有名。清蒸白鱼,是兴凯湖人接待贵宾的当家菜。 七粒浮子,学名鲟鱼,是国宝级的珍品。鲟鱼肉质柔韧,最有特色的是七粒浮子的骨刺都是脆骨,连鱼头都能全部嚼食。四川麻辣火锅传到黑龙江,兴凯湖人就把七粒浮子往锅里放,不是麻辣火锅了,成了麻辣鲜火锅,连四川人吃了都叫绝。 牛尾巴子,学名乌苏里鮠。外形象嘎牙子,但比嘎牙子大许多,用酱焖牛尾巴子下饭,美的很。 鲤拐子,就是鲤鱼。这是黑龙江人最常食的鱼,名堂也多。有一个品种叫三道鳞,犹为最佳。鲤鱼能干炸,能红烧,能浇汁,能煎焖,能炖,能
三花,是鳌花、鳊花、鲫花。
鳌花,就是鳜鱼,写白了,也有写成桂鱼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中国人,无论南北,都把它视为不可多得的美味。历代文人咏鳜鱼的诗话多得很,唐代大诗人张志和有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千古流传。宋代杨万里的舟中买双鳜鱼,“金陵城中无纤鳞,一鱼往往重六钧”。也脍炙人口。但咏的不是金陵,就是钱塘,没有人咏兴凯湖的。因为他们没吃过兴凯湖的鳌花。其实,兴凯湖水系中盛产鳜鱼,所以出产的鳜鱼肉质细白,格外鲜嫩。兴凯湖虽然冬季漫长,鱼类生长缓慢,但兴凯湖的鳌花大者可以长到十斤,在南方极少见到,当然也可能南方人性子急,不等到它长到十斤,就吃掉了。鳜鱼,在南方多清蒸,取其鲜嫩,皖赣两省也有人吃臭鳜鱼的,不过流行地域不大。最有名的是苏帮菜的松鼠鳜鱼,是菜中极品,更是代表中国烹调技艺的一款艺术品。兴凯湖人把清蒸鳌花作为首选,但也有创新。把北方特产松子与鳜鱼结合,创出一味“松籽鳌花”,山珍加河鲜,很有黑龙江特色。


  鳊花,学名长春鳊。长的有点象武昌鱼,又不是武昌鱼。这鱼不大,小者七、八两,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鳊花最肥。吃起来,又肥而不腻。因为鳊花虽然脂肪含量极其丰富,却又不是长满肥油,脂肪含在肌肉中。肌肉中脂肪含量高达百分之十三,因而肉嫩味鲜。鳊花可煎可炖,煎炖皆宜。产妇如果没有奶,没关系,买两条鳊花,炖汤,早上喝下去,中午奶水就哗哗地流,能把孩子呛着。


  鲫花,学名季花,这种鱼和虫虫特别的像,甚至吃过好多年鱼的人都区分不开,告诉你个绝招,看嘴,虫虫又名重唇鱼,言外之意就是嘴唇是双重的,特别厚,而且肥嫩味美,但季花是单唇的,仔细观察季花身上还有不规则的浅黑色斑点,味道体形和虫虫鱼一模一样。鲫花和鲫鱼体形也很相像,但鲫鱼是梭子形,最多比梭子稍宽点,而鲫花却是椭圆形,体形肥大,煞是喜人。一般的鲫鱼,鳞色灰黑,不起眼,鲫花却长的鳞色银白,美的耀眼。一般鲫鱼,半斤大的已经不错,再大,就不好吃了。鲫花大的能长到五斤,越大越好吃。鲫花体大肉鲜,可清汤,可煨汤,可清炖,可清蒸,可煎焖,可红烧,怎么做都好吃。


  五罗,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前两罗是大型鱼,后三罗是小型鱼。在黑龙江,说大型鱼,就真的大。比如鳇鱼,平常的,二、三百斤。最大的,一、两吨。大吧?一般。哲罗鲑,听说在新疆的纳玛斯湖,一条就有二、三十米长,一口能吞下一匹马。鳇鱼去了,也得被它吞了。小型鱼,就真是小,一两半两也不足为奇。

五罗的头一罗是哲罗,也叫哲罗鲑。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黑龙江哲罗可没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体长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长的圆滚滚的。看着可爱,可却是水中霸王,对于小鱼来说,吃你没商量。哲罗和大马哈都是鲑鱼,是亲戚。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因此肉质格外细腻。黑龙江人拿它做馅包饺子,极其鲜美。用哲罗做烩鱼片、烧鱼块,汆丸子,也不错。

法罗,大名三角鲂,体形与鳊花有一象,但比鳊花宽。也算大型鱼,但与哲罗比,小不少。最大能长到十来斤。和鳊花一样,法罗的肉也富含脂肪,同样宜煎宜炖,用法罗吊汤,味美鲜香,如做成酸辣口,是醒酒的好东西。

剩下的三罗,雅罗、胡罗、铜罗,都是小不点。最大的雅罗,也不过一两来重。能和三花、大罗混在一起,实在荣幸。小罗虽小,却是水中珍品,肉嫩刺酥,酱焖、香酥、炖汤均佳。这三罗因其小,极少内运。不到黑龙江、乌苏里江边,难得品到,正因此,格外珍贵。 十八子,就复杂了。大小都有,小的可以是寸把长,半两三钱重的小不点,象川丁子、柳根子,没法煎焖炖汆,只能做裹面酥炸或做鱼酱。大的,连鳇鱼都在这“子”里。但这个十八子是个概数,到底是哪十八种,我问过不少人,没有一个能数全的。能吃全的人,可能更少的可怜。反正我是没有吃全,只好查资料。一查,才知道这十八子并不逊于三花五罗,也是鱼之珍者。而且并不止十八这个数,十八只是形容其多而已。

岛子,又叫白鱼,学名翘嘴红鲌。在南方,太湖白鱼是华东淡水鱼中的佼佼者。兴凯湖的白鱼以兴凯湖白鱼最为有名。清蒸白鱼,是兴凯湖人接待贵宾的当家菜。

七粒浮子,学名鲟鱼,是国宝级的珍品。鲟鱼肉质柔韧,最有特色的是七粒浮子的骨刺都是脆骨,连鱼头都能全部嚼食。四川麻辣火锅传到黑龙江,兴凯湖人就把七粒浮子往锅里放,不是麻辣火锅了,成了麻辣鲜火锅,连四川人吃了都叫绝。

牛尾巴子,学名乌苏里鮠。外形象嘎牙子,但比嘎牙子大许多,用酱焖牛尾巴子下饭,美的很。

鲤拐子,就是鲤鱼。这是黑龙江人最常食的鱼,名堂也多。有一个品种叫三道鳞,犹为最佳。鲤鱼能干炸,能红烧,能浇汁,能煎焖,能炖,能汆,能炒,能熘,深受家庭主妇的喜爱。

草根棒子,就是草鱼,学名鲩鱼。这东西在广东风光的很,但在黑龙江,人们不把它当个贵重玩意儿。排队,它得排到鲤拐子后面。

鲫瓜子,就是鲫鱼,南方人有把它叫鲫壳的。学名银鲫。在黑龙江人眼里,这鲫瓜子好。四两半斤,易于烹调。酥鲫鱼,红烧鲫鱼,干炸鲫鱼,都是下酒的好菜。鲫鱼炖豆腐,更是下饭的好菜。

鲢子,大名鲢鱼,学名白鲢。鲢子多刺,因而用来煨汤的多,有的人干脆只喝汤,不吃鱼,把汤炖的浓浓的,往里下豆腐,下白菜,反把鱼捞出来,扔了,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

嘎牙子,学名黄鱼桑。在黑龙江,这嘎牙子可了不得,人人皆知,人人皆夸。黑龙江人,没有吃过嘎牙子的,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嘎牙子好,可做法只有一种,酱焖。其他任何做法,都会破坏嘎牙子的形状,得到乱七八糟的结果。因为这嘎牙子的肉细嫩之极,即使酱焖,也得先将酱汤熬开,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收汤以后,也得小心翼翼地将鱼铲出。否则,就成了一锅鱼酱。在我吃过的所有的鱼中,嘎牙子是最嫩的一种。海鱼里有一种九兔,吃起来象豆腐,但那是软,不是嫩,与嘎牙子的鲜嫩比较起来,天壤之别。

鲶鱼球子,学名鲶鱼。是黑龙江的又一个知名品牌。知名知在一句俗语上:鲶鱼炖茄子,撑死老爷子。被拿到中央电视台去宣传,搞的全国人民都知道。这鲶鱼,在黑龙江最普通的做法,就是炖茄子。特别是农村,热炕头上盘腿一坐,炕桌上一大盆鲶鱼炖茄子。小酒盅一端,吱溜一口酒,吧嗒一口鱼,美的,不是老爷子也成了老爷子。

柳根子,学名拉氏鳗。小不点,干炸、炖汤、酱焖都可以,最好做鱼酱,配上米饭,一绝。

川丁子,学名蛇鮈。大小和模样和柳根子相象,吃法也相象。川丁子产量大。大江大河里有,小溪小沟里也有,捕捞容易。在农村,农民拿它做成鱼酱,在没肉的情形下,它是农民摄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紫泥肚子,又叫山鲶鱼,此鱼肉质稍硬,味道奇特。最显著特点就是肝脏特大,占整个鱼体重的1/5。

红尾巴梢子又叫红尾,学名拟赤梢鱼。和岛子特相似,体形肉质,味道都相似,只有嘴不一样,岛子是撅嘴。红尾是圆的,尾巴是红色的。

斑鳟子,又称伴撑子,学名黑龙江鮰鱼,这鱼身上有不明显的红绿花纹,味道和江海巡回鱼种相似。青根棒子,就是青鱼。

黄姑子,学名银鲴。红眼瞪子,学名赤眼鳟。麦穗子,学名麦穗鱼。山鲤子,学名东北鳈。葫芦片子,学名黑龙江鳑鮍。沙姑鲈子,学名葛氏鲈塘鳢。还有白漂子、狗鱼条子、花老婆子、细鳞子、刁子,连学名都不知道。

还有几种鱼,并不包含在三花五罗十八子里面,但也很有名气。鳇鱼和大马哈不用说了,是肉、籽兼食的鱼中珍品。重唇鱼,小名虫虫。怀头,属大型鱼类,一条小的,也有十多二十斤,炖土豆最好吃。外形似是放大了的鲶鱼,但实际不是一种鱼,怀头嘴部是两根触须,而鲶鱼是四根。其肉质也没有鲶鱼细嫩,味道比鲶鱼稍差。不过慢火炖出来味道也很鲜美,需要时间。炖制时多放汤开锅用小火咕嘟。汤汁浓稠时转大火收汁。这些鱼为什么没归进“子”里那?那就无处考证了.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827)

Tag:

暂时没有回复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农家游
  • 注册日期:2007年03月16日
  • 城市:鸡西

公告

兴凯湖白鱼湾《 老 王 鱼 馆 》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26719 人
  • 创建时间:2007年03月16日
  • 发表文章:12 篇
  • 上传相片:1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694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