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高北土楼群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韩三少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

永定高北土楼群简介
在土楼中,不得不说的是高北土楼群中的承启楼。

  高北土楼群——位于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全村几十座土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包括世泽楼、五云楼、侨福楼,建于明代的无石基的五云楼诉说着土楼悠久的历史,雅致的侨福楼展示了旅居海外拳拳赤子爱国爱乡的诚挚情怀。村内的“圆楼之王”——承启楼是最著名的土楼。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高北土楼群是其中之一。

  承启楼,是高头江姓第十五世祖江集成(1635-1719)所建,花了三年时间,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建成。这三年间,在建楼夯墙时,天公作美,都是理想的好天气,为感谢老天帮忙,当地人又把它叫做“天助楼”。当时永定知县曾九寿(清康熙四十六年至五十年任永定知县)偕同教谕李世茂、训导吴霏参观承启楼,都敬佩江集成的气魄和业绩,曾九寿书赠“邦家之光”金字匾额给他。此匾至今尚保存完好。   
  承启楼坐北向南,由四个环环相套的同心圆楼组成,外径63米,是内通廊式圆楼的典型。楼中心是大厅、回廊和半圆形的天井组成的单层圆屋。雕梁塑栋的大厅为祖堂,又是全楼的议事厅。第二环1层,有20开间和3条过道。第三环2层,底层有34开间,还有2口水井和7条过道,房屋与二环之间有小天井,房后筑放置杂物的小间。第二三环原是作为会客、读书、休闲的场所,以后人口增多,大都改作厨房、饭厅或住房了。外环主楼4层,67开间,设4架楼梯、1个大门、2个侧门。外环底层墙厚1.7米,二层以上依次递减,顶端仍有1.1米;圆形屋顶出檐巨大,保护土墙免遭雨淋。外环4架楼梯分布在东南、东北和西南、西北四方,连通各层走廊。在外环大门厅的左右、两侧门的南侧及中轴线后端连外墙处,各夯子墙至四层作隔墙。门、梯和后端的子墙,将外环分为八卦,每卦8间,共64间(含4个楼梯间,不含3个门),全楼平面布局与《易经》先天六十四卦图的太极、两仪、三元、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相呼应。   
  承启楼是圈数最多的圆楼,4环楼屋外高内低,环环相套。大门与厅、厅与左右侧门有通道,圈与圈之间有巷道,楼中廊道回转,重门掩映,进入楼内,就如进入一个迷宫,令人莫辨东南西北。鼎盛时居住过80多户600多人,全是同族人。楼中弥漫着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美术教授茂木计一郎称它是“家族之城”。承启楼这种平等的聚居方式,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范例,它厅堂的一副对联便是最好的说明:
  
  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   
  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重法人伦   
  
  承启楼的规模宏大、结构独特、布局奇妙,因而倍受关注和推崇。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为承启楼题写过《吾庐》的中门匾额。1950年代,承启楼在刘敦桢教授主编的教科书《中国住宅概说》中被当作客家民居建筑的个案加以介绍,从而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世人认识永定土楼的滥觞。19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比利时专家史蒂汶斯•安德烈参观承启楼等土楼之后,在留言薄上写道:“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台湾桃园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展出承启楼的模型供游人观赏。1981年,承启楼被国家文物管理局编入《中国名胜词典》。1986年,邮电部发行一套“中国民居”邮票中,“福建民居”采用的就是承启楼的图案,该邮票被日本评为当年世界民居最佳邮票。承启楼以其恢宏、奇特、古朴被誉为“圆楼王”。2001年5月,承启楼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分类:土楼介绍 | 评论:1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267)

Tag:

暂时没有回复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韩三少
  • 注册日期:2011年12月14日
  • 城市:厦门

公告

在这里。大家可以多方面了解福建土楼的历史 故事 趣闻。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9033 人
  • 创建时间:2011年12月14日
  • 发表文章:15 篇
  • 上传相片:1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439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