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导游词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山西旅行社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

迎各位游客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相信各位来到大同,来到云冈,一定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吧!从2008年起,云冈石窟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区域达224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17亿元,其中核心景区概算约5.6亿元。经过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云冈大景区,不仅在规模上突出了皇家园林和佛教胜地的恢弘气势,规划布局上也有了全面的改进。营建的新景区包括:地堡式游客服务中心,“昙曜广场”,“礼佛大道”,“帝后礼佛图”,“山堂水殿建筑群”,演艺中心和陈列馆。和主石窟群组成串联式游览路线,形成新的云冈石窟国际型大景区。 我们在通过地堡式的游客服务中心之后,首先来到的是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昙曜广场。我们看到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雕塑,是为了纪念北魏高僧,云冈石窟的开创者昙曜而建。通过这尊由南京大学雕塑学院吴为山院长设计的巨型雕塑,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云冈石窟开凿的时代背景。 昙曜,西域人,自幼出家,后在北凉修习禅业。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时,他随着大批移民来到平城,与其他高僧一起弘扬佛法,翻译经书,对当时平城地区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受到太子拓跋晃得礼遇。在公元446年太武灭法时,昙曜誓欲守死,在太子亲加劝喻下,才密持法服器物逃往中山。在文成帝恢复佛教的第二年(公元453年),他奉诏匆匆返回平城,在路上巧遇文成帝出巡。皇帝的御马上前衔住了昙曜的僧衣。当时在场的人都认为是马识善人,于是皇帝礼遇昙曜高僧,让他继任了“沙门统”。昙曜建议文成帝在武周山凿石开山,为皇家开窟造像,就是我们现在所惊叹的“昙曜五窟”。这段“马识善人”的故事在《魏书·释老志》中有记载,我们可以在昙曜塑像背面看到原文。 穿过一道山门,我们看到的是两列吉祥庄重的13对千佛列柱组成的礼佛大道。六牙白象承托着八棱神柱,气势宏伟。在这里我们还能够看到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最下层我们看到的北魏鲜卑族的供养人形象,他们身着鲜卑族服饰,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健壮的白象有六个牙齿,因为在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祖是乘着六牙白象投胎的,而且“六牙”象征佛教中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六个达到觉悟彼岸的方法。佛柱上端还可以看到形象刻画逼真的“侏儒力士”,具有典型的异域风格。八角列柱的壁面上刻满佛像,周边还有很多的装饰纹样,我们可以看到波斯的忍冬纹。忍冬,又名“金银花”,因冬季不凋,故名忍冬。由于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象征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佛教中称其为宝花,广泛用于中国早期石窟中。另外还可以看到礼佛大道的路面上刻满莲花纹样,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寓意庄严素净。让我们脚踩莲花,虔心礼佛,去往佛国净土,一花,一叶,一菩提。 在大家虔心礼佛的路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两队很特殊的队伍,是两块环形浮雕石壁“帝后礼佛图”。在我们右手侧为北魏皇帝礼佛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皇帝在一位僧人的引导下,缓缓走在礼佛的路上,请注意,是走,不是坐着马车,足可见其虔诚之心。而且还是布施礼佛,赞颂佛家累世善行,炫耀帝王威仪。左手侧是北魏皇后礼佛图,我们可以看到皇后为了此次礼佛活动精心装扮,将凤冠霞披改为莲冠霞帔,表示虔心向佛。整个画面宏大,尽管人物层次错综复杂,但却很和谐统一,显得动中有静,充满了虔敬肃穆的气氛。 跨过一座雕栏玉砌的七孔桥,来到的是北魏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郦道元激情盛赞的“山堂水殿”。他在自己付出毕生心血的《水经注》中写道:“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袛洹舍并诸窟室。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武周山是北魏皇家的灵山胜地,在昙曜五窟竣工之后,盛极一时,山灵水秀,殿堂飞拔,僧尼颂佛弘法,佛像生辉,梵香缭绕。但是经过1500年的风雨沧桑,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北魏当时的壮丽景象。为恢复郦道元笔下北魏皇家园林和寺院的迷人景象,2009年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涉及十里河河道治理,339省道改迁,云冈一镇五村搬迁,山谷绿化,云冈堡修复以及景区基础设施健全建设等20多个项目,将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迎各位游客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相信各位来到大同,来到云冈,一定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吧!从2008年起,云冈石窟实施了规模空前的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治理区域达224万平方米,总投资概算约17亿元,其中核心景区概算约5.6亿元。经过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的云冈大景区,不仅在规模上突出了皇家园林和佛教胜地的恢弘气势,规划布局上也有了全面的改进。营建的新景区包括:地堡式游客服务中心,“昙曜广场”,“礼佛大道”,“帝后礼佛图”,“山堂水殿建筑群”,演艺中心和陈列馆。和主石窟群组成串联式游览路线,形成新的云冈石窟国际型大景区。

我们在通过地堡式的游客服务中心之后,首先来到的是占地6000余平方米的昙曜广场。我们看到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雕塑,是为了纪念北魏高僧,云冈石窟的开创者昙曜而建。通过这尊由南京大学雕塑学院吴为山院长设计的巨型雕塑,我们可以很直观的了解云冈石窟开凿的时代背景。
昙曜,西域人,自幼出家,后在北凉修习禅业。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时,他随着大批移民来到平城,与其他高僧一起弘扬佛法,翻译经书,对当时平城地区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受到太子拓跋晃得礼遇。在公元446年太武灭法时,昙曜誓欲守死,在太子亲加劝喻下,才密持法服器物逃往中山。在文成帝恢复佛教的第二年(公元453年),他奉诏匆匆返回平城,在路上巧遇文成帝出巡。皇帝的御马上前衔住了昙曜的僧衣。当时在场的人都认为是马识善人,于是皇帝礼遇昙曜高僧,让他继任了“沙门统”。昙曜建议文成帝在武周山凿石开山,为皇家开窟造像,就是我们现在所惊叹的“昙曜五窟”。这段“马识善人”的故事在《魏书·释老志》中有记载,我们可以在昙曜塑像背面看到原文。
穿过一道山门,我们看到的是两列吉祥庄重的13对千佛列柱组成的礼佛大道。六牙白象承托着八棱神柱,气势宏伟。在这里我们还能够看到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最下层我们看到的北魏鲜卑族的供养人形象,他们身着鲜卑族服饰,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健壮的白象有六个牙齿,因为在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祖是乘着六牙白象投胎的,而且“六牙”象征佛教中的“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是六个达到觉悟彼岸的方法。佛柱上端还可以看到形象刻画逼真的“侏儒力士”,具有典型的异域风格。八角列柱的壁面上刻满佛像,周边还有很多的装饰纹样,我们可以看到波斯的忍冬纹。忍冬,又名“金银花”,因冬季不凋,故名忍冬。由于四季常青不枯,取其吉祥之意,象征生生不息的旺盛的生命力,佛教中称其为宝花,广泛用于中国早期石窟中。另外还可以看到礼佛大道的路面上刻满莲花纹样,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寓意庄严素净。让我们脚踩莲花,虔心礼佛,去往佛国净土,一花,一叶,一菩提。
在大家虔心礼佛的路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两队很特殊的队伍,是两块环形浮雕石壁“帝后礼佛图”。在我们右手侧为北魏皇帝礼佛图,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上,皇帝在一位僧人的引导下,缓缓走在礼佛的路上,请注意,是走,不是坐着马车,足可见其虔诚之心。而且还是布施礼佛,赞颂佛家累世善行,炫耀帝王威仪。左手侧是北魏皇后礼佛图,我们可以看到皇后为了此次礼佛活动精心装扮,将凤冠霞披改为莲冠霞帔,表示虔心向佛。整个画面宏大,尽管人物层次错综复杂,但却很和谐统一,显得动中有静,充满了虔敬肃穆的气氛。
跨过一座雕栏玉砌的七孔桥,来到的是北魏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郦道元激情盛赞的“山堂水殿”。他在自己付出毕生心血的《水经注》中写道:“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袛洹舍并诸窟室。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武周山是北魏皇家的灵山胜地,在昙曜五窟竣工之后,盛极一时,山灵水秀,殿堂飞拔,僧尼颂佛弘法,佛像生辉,梵香缭绕。但是经过1500年的风雨沧桑,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北魏当时的壮丽景象。为恢复郦道元笔下北魏皇家园林和寺院的迷人景象,2009年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启动,涉及十里河河道治理,339省道改迁,云冈一镇五村搬迁,山谷绿化,云冈堡修复以及景区基础设施健全建设等20多个项目,将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1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437)

Tag:

暂时没有回复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山西旅行社
  • 注册日期:2009年03月11日
  • 城市:太原

公告

五台山、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云冈石窟散客天天接一人也成团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98647 人
  • 创建时间:2009年03月11日
  • 发表文章:76 篇
  • 上传相片:4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3399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