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处处似“桂林” 游人欲当“徐霞客” [上一篇]

[ 2013-10-17 23:34:00 | 作者:大明山之巅 | 出处:原创 | 天气:晴 ] 字体:

上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上林位于广西中南部,地处南宁市东北部大明山东麓,北回归线经县城横贯全境,区位优势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上林位于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明山是上林的主要山脉,南北绵长63公里,东西宽23公里,千米以上山峰62座,最高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第一高峰。上林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多样化的地貌类型,群峰叠嶂,千姿百态。上林的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系,主流为清水河,大小支流80多条。形成三里·洋渡秀丽的田园风光。
——上林打造名山名水名村名人名碑名歌旅游精品


  上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上林位于广西中南部,地处南宁市东北部大明山东麓,北回归线经县城横贯全境,区位优势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上林位于北回归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形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大明山是上林的主要山脉,南北绵长63公里,东西宽23公里,千米以上山峰62座,最高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南第一高峰。上林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多样化的地貌类型,群峰叠嶂,千姿百态。上林的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系,主流为清水河,大小支流80多条。形成三里·洋渡秀丽的田园风光。

目前,上林旅游共分为8个类型,143个主要景点,其中主要有大明山龙山峡谷,大龙湖、三里·洋渡不孤村等四大风景区。

上林县依托优美的山水风光,和谐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名山、名水、名人、名村、名碑、名歌”为载体,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旅游品牌。上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上林的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要产业来抓。作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并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提出《上林县“十一五”旅游业发展思路和对策》,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把发展旅游业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着眼于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方式,以景区景点建设为重点,以强化宣传营销为突破口,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为保障,加快培育旅游精品,把上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荟萃的“南宁后花园”。

上林县委县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和部署,认真抓好“十一五”规划。配合南宁市建设环大明山旅游圈战略,做好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对旅游业投入,扩大旅游业开放,加快旅游业的开发。以自然山水为依托,开发大明山大峡谷风景区;以岩溶湖泊风光为依托,开发大龙湖风景区;以田园风光、名人徐霞客、唐代石碑为依托,开发三里·洋渡风景区;以状元文化和生态农业为依托,开发不孤村文化旅游区;以壮瑶民歌二声部、三声部合唱及壮族“师公”等民族风情为依托,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打造名山、名水、名人、名村、名碑、名歌旅游精品。


--------------------------------------------------------------------------------

徐霞客走遍名山大川在上林游历时间最长

在三里·洋渡等地停留五十余天,写下1万多字游记

“自旧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入三里,至今二月十三日由三里起程,共五十日。

有大溪自大明山东流而去,是又为宾州,上林之界。其水较古漏诸溪为大,故不能梁而涉焉。由溪北又三里,登一岗,是为思洛圩,宾州北来大道至圩而合。遂西北行,共十二里过白圩,又三里,为牧民堡,有卖饭于岗头者,是为宾州往上林,三里中道也。又西北行十里,至鸡笼山(一名鸡笼)已直逼北界山石下。由歧北入石山夹中,其山千百为群,或离或合,山虽小而变态特甚。由其西转而北,入石山峒中。五里,北至杨渡,一大溪由上林崇山中东流至此,直逼北面石山下。又有一溪北由三里山峡中南向入之,二流合而其溪愈大,循石山而东,抵迁江入都泥焉。方舟渡此山下,有卖饭者当道,渡者屡屡不绝。遂由其东溯南来溪西岸入峡。其峡或束或开,高盘曲峙,左右俱有村落。十里,峡复大开,四山围绕,中成大坞,有一峰当坞起平畴中,四旁无倚,极似桂林之独秀,向武之瑞崖。更小而峭。路过其西,忽树影倒垂,无光中透,亟东入之。则其中南北中进,南竅复有巨石自洞顶当门外倚,界洞门为二,门内裂竅高数丈,阔丈五,直透峰北者五六丈。出此竅,其上飞崖倒霞,骞腾而东,若复道回空,悬树倩影……”

——《徐霞客游记》卷四上·粤西游日记 四

我国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对上林情有独钟。“自旧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入三里,至今二月十三日由三里起程,共五十日。”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和有关专家考证,并查阅古代徐霞客旅游线路图,古代旅行家徐霞客走遍祖国名山大川,但在广西上林停留时间最长,并写下了1万多字的游记。

在《徐霞客游记》中,徐霞客对上林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岩溶峰林,秀美的河流山川,奇特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俗民情,都有详尽生动的描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

“极似桂林之独秀”。徐霞客笔下的三里·洋渡秀丽的田园风光。

“峡复大开,四山围绕”。群峰叠嶂、千姿百态的大龙湖景观。

“其山千百为群,或离或合,山虽小而变态特甚”。波光潋滟大龙湖景色迷人。

“有一峰当坞起平畴中”。此山酷似“徐霞客”。


上林的唐碑和唐城

上林的唐碑、唐城均位于清水河北岸,碑有二,一为《六合坚固大宅颂》(简称《六合碑》),一为《智城碑》,处于智城遗址第二道门墙内。两碑相距5.4公里。

《六合碑》位于今上林县澄泰乡洋渡村石牛山脚下一岩洞内,前临清水河,碑高95厘米、宽64厘米,刻于唐永淳元年(682年)。碑文为楷书。

《智城碑》位于上林县覃排乡爱长村石俭屯后的智城山脚岩厦下,南距清水河1.5公里。碑高164厘米、宽79厘米,刻于万寿通天二年。碑文为真书,字迹清秀,行距字距整齐。堪称“岭南第一碑”。

《六合碑》和《智城碑》作者不同,时间相隔15年。从碑文的书法艺术和文采来看,相差甚远。在《六合碑》和《智城碑》上,共有14个现在通行的简化字,这也为研究我国简化字的源流和文字改革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例证。

智城城旧址是利用三面环抱的石山建成的,仅在谷地出口外(垌口)构筑二道城墙,将城内和城外分开;又在谷地的转弯处筑二道城墙,将外城与内城分开。城内呈东西宽南北窄的不规则状。东西最宽处为530米,南北最宽处250米。内城面积1.15公顷,外城面积5.04公顷,总面积6.19公顷,周长1.7公里。今日尚见的遗址遗迹,有城墙四道、城池三张、水井一口等,还有石臼、石马槽、石滚、石碾、陶瓷器碎片和砖瓦残片等遗物。

上林唐碑和唐城均已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大溪自大明山东流而去,其水较古漏诸溪为大。”“汇水桥畔”摩崖石刻记载上林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

“岭南第一碑”。上林唐碑《六合碑》《智城碑》为研究我国文字起源提供宝贵资料。

“飞崖倒霞,悬树倩影”。生长在上林的广西木棉王堪称一绝。

“方舟渡此山下,渡者屡屡不绝。”大龙湖秀美的湖光山色吸引众多的游客。

徐霞客画像。

分类:默认分类 | 评论:0 | 引用通告 | 阅读次数(1838)

Tag:

暂时没有回复

验 证:  

标 题:

内 容:

导航

归档

我的简历

  • 昵称:大明山之巅
  • 注册日期:2006年03月21日
  • 城市:广西大明山

公告

大明山之巅遥望见我家门口..

最新回复

  • 暂时没有回复

统计

  • 访问人数:45844 人
  • 创建时间:2006年03月21日
  • 发表文章:10 篇
  • 上传相片:1 张
  • 回复总数:0 篇
  • 阅读总数:2017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