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6359' limit 1四川游记_四川攀枝花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四川游记

四川游记

攀枝花山水假日旅行社 | 发布于2007-03-16 17:18: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攀枝花
杰克.凯鲁亚克说: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
  所以这一次我还是选择了旅行。
  用银行存款的大部分去完成一次旅行,对我来说显然是一次冒险了。冒险的原因,是我不知道这样做是否值得。
  在飞机上随意翻阅杂志,意外地读到一段颇有意味的话:世界上最神秘的事,是人的可能性。你知道你是谁,你不知道的,是你还可能是谁。你现在的生活是你诸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实现了的一种。那些尚未实现的可能性不知何时会劈面迎来……
  这么看来倒是我放不开了:人生短暂,本没所谓值不值得,自己喜欢,去做就是。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散发弄扁舟”的人生模式尽管不值得提倡,但为“稳定”和“保障”而消耗的人生太累,时间长了难免失去生活的热情,行尸走肉在一堆规则和约束中。试想李白倘若没有那悖世离俗的洒脱,又岂来的仙家诗章呢?千百年来没有人能超越他在文学上达到的境界,因为我们都舍不得。舍不得手里的东西,也就无法跳脱当下去看那别样的人间。佛说“舍得、舍得,有舍方能有得”,我们必须放弃一样,才能得到另一样:这就是选择——人生就是不断地选择。
  我不是要漂泊,也不想流浪,我只是选择旅行!
  你看,在出发和回家之间,遍布着那样多的尘世境象和人生智慧——这就走出去,携带着这羸弱的皮囊,跟随古人的脚步,飞越山重水复,跋涉千里江川,不介意到哪,只愿在一个无人相识的空间尽情释放,找回潜藏在内心的真实自我。
  无挂碍,无恐惧:但向前行!

青年旅社
  第一次单独远行,第一次坐飞机,没有伤感,我仿佛已经知道“单飞”就是我的宿命。
  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挤近机舱,很快置身于茫茫云海之中。子时光景抵达成都双流机场,事先约好的司机师傅准时来接机,并告诉我原先计划好的稻城亚丁之旅由于凑不齐四人包车而不能成行了。
  我顿时陷入无着状态。

 

 龙堂青年旅社,位于宽窄巷,是一个三层木楼的四合院式建筑,古色古香,颇安静;主人家一大一小两条狗漂亮而温顺。我在这里租了个床位,草草休息了一晚。休息也就罢了,还糊里糊涂地做了个梦:在梦里,我似乎变成一只孤独的蝴蝶,疲惫地飞翔,寻找可以前进的方向,不敢稍作停留。
  清早起床,用旅社的电脑上了会网,决定先在成都市内逛一圈后再作打算。
  提着行李穿梭在成都的街头,觉得自己颇有难民的感觉,只是被闲适的的空气浸透了,倒也镇定自若。
  记得来时朋友的推荐,便先看了武侯祠,出来恰好便是锦里了。
  锦里是条很不错的街,令我联想起画片里的丽江。在街边的铺子里要了碗酸辣粉和两串烧烤,美美地吃着,看游客往来,脚步都是缓缓的,心下也甚是安宁。
  结账的时候总算想起自己还没有下一步的计划,忆及网上驴友们称道的梦之旅青年旅社便在左近,于是沿路找去。

  梦之旅青年旅社躲在武侯祠大街某个弄堂内,入眼是欧式乡村的小木屋建筑,颇具风味。
  走进去,见大堂中挂满了驴友们的召集贴和留言;中间有个乒乓台,一个长发小伙和老外对站正酣;有人看电视;有人磕着瓜子看书;有人在上网……各自自在着。
  35元买了个床位,领了干净的床单床套进房间,发现是学生时代那种双人叠床,恍惚如见时光倒转。
  搁下行李,在大堂点了碗三块钱的盖碗茶,便坐下来写日记。想:就是这么漫无目的地流走在成都的时光其实也很得趣:千里之外,何尝不是故乡?!
  与在成都做DJ的朋友联络,去锦里吃了夜宵,定下次日去都江堰青城山,然后再返回成都,坐车去九寨黄龙。

  我望着夜色中的锦里想:这就是江湖了,而江湖永远不是上一刻的江湖!旅行的本质是变化——变化中的人生是充满希望的!这一刻起,我要学会的,只是随机应变、随遇而安。

都江一堰
  不能想象一座2200多年前的建筑在今天还在发挥巨大的功用,但都江堰是真实存在的。
  “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多年前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也看到都江堰与长城的类比描述,至今仍有记忆。我想我是无法忽略它的。

  说都江堰,需先提岷江。导游介绍说,岷江是长江上游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便常引起洪灾,洪水退时又沙石千里,加上岷江东岸灌县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即造成了东旱西涝之势。
  秦昭襄王51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他对岷江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后,凿穿玉垒山引水,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其一分洪,其一灌溉,运用回旋流的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当前灌溉面积已逾千万亩。
  《史记》记载: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算来言之不虚。
  凭栏远眺,岷江之水滚滚而来,我不禁想:古巴比伦王朝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沦为沙漠,而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道也都弃置荒废——唯有中华都江堰,依然碧波不断,令我心生豪迈!

  李冰由修建都江堰而总结出的水经“深淘滩,低作堰” 如今还刻在石上,为后人效法;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早已脱离人的概念,进化为“神”。或者,中国人心目中的神灵原本就是那么真实地贴近苍生。
  时光已经跨越了两千多年,但我仍能在天雨朦朦中感觉到这位古人的智慧。取下眼镜擦拭,眼前忽然出现李冰神像上的面目:在这滔滔江水的上空,气定神闲!



幽幽青城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青城派的弟子架不住华山派弟子令狐冲的一招半式,但如果你就因此而小觑了青城山,就大大地上当了。

  青城山,古称天谷山、丈人山,位于都江堰市西南,属邛崃山系,最高峰海拔1600余米,因青山四合、状若城廓而得名。早在公元前二世纪,秦王朝即将青城山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圣地之一,在当今也是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瑰宝。
  仿佛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它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更是道教的发源地;而道教又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所以我看青城山是带着点“自家庭院”的亲切感的。
  青城山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由览车上行,见层峦叠嶂,林木葱翠,呼吸之声可辨,甚是幽静——在崇尚自然的道家眼中,这无疑是一处洞天福地了。
  其实又岂止是道家呢,陆游不也说了吗:“向来遗恨极,不遂隐青城。”青城山不仅是道教的圣山,也是中国文人的后庭、是他们不耐风雨时可以退居的家园。
  一座山,但凡得到了文人的青睐,就会平添几分人文情怀,你再看它时,便与众不同了。
  青城山高台山之阳端坐着一个上清宫,宫内有鸳鸯井、麻姑池诸景,而门楼上高悬之“上清宫”三字据说为蒋介石手笔,两旁的对联则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所题,联曰:上德无为,行不言之教;大成若缺,天得一以清。
  我瞪着那个“缺”字,低头看看自己,想:这便是《道德经》的精髓了,却又何尝不是大自然的法则呢?!
  天从来不是要欺负我——他只是要成全我!
  我豁然开朗。
  下山时步行约一个半小时,不曾饮水,但呼吸之间口鼻滋润,正验证山中湿度高、空气润泽之说。
  路过天师洞,想起东汉时候就到此结庐传道的张道陵。揣测他鹤发童颜,盘坐于洞中,无限庄严。当年他也曾聆听过风从古树上吹过的声音吧?那么在他身体羽化于自然之后,那魂魄是否还不肯离去,日复一日,细数着进山和出山的脚步呢?!

绚丽九寨
  天下山水之观在蜀:四川有太多值得看、可以看的地方。所受的教育不同、观念不同,也许想看的地方也会不同——但无论你的审美多么特殊,九寨沟都不可能被遗漏。

  搭旅游车,北出成都,沿岷江河谷,经川主寺、岷江源,一路盘旋颠簸,约十个小时方至九寨沟。
  九寨沟因沟内有九座藏族村寨而得名,风光主要集中于呈Y字型分布的三条线:日则沟、则渣洼沟及树正沟。
  乘坐旅游观光车从沟口直达日则沟原始森林,下车沿栈道顺沟而下,依次观赏。
  运气颇好,当日艳阳高照,晴云朵朵。传说中神奇的海子,因含了多种矿物质,而呈现鲜妍色彩:有碧绿如翠,有深蓝欲滴,有青黄若玉,有透明似镜……一池淡雅宁馨,一池便宽宏深邃——姿色变幻,形态各异,衬着广阔而澄净的天空,令我如临仙境、如登琼宇。
  海子之侧,多有叠瀑。或隆隆恢宏,或飒飒淋漓,或悠然婉转,或琳琅碎落:镜象多端。
  抬眼时,又可见林木斑斓,在山间蜿蜒铺陈,与那起伏不尽的峰峦一起簇拥着不远不近、若深若浅的雪峰——在高原明净的阳光下,雪峰白如凝脂,一时觉得触手可及,一时却又高高在上,似乎不在沟内,却大大提升着这沟的美趣。
  吸一口高原清新的空气,我已是心神涤荡,如痴似醉。
九寨沟是天上的彩虹落在了人间,绚烂得近乎失真!面对她,除了惊叹,仍是惊叹。
  而她守着这亿年造化的美艳,春夏秋冬,无悔无改,任你追捧或冷落,其自执著从一,则更令人唏嘘。细算起来,年年岁岁,变化的从来都是人事——不变的,是山川!
  多少纷争、几许情仇,到了山川面前,都淡了。
  头上是朗朗乾坤,身周是山峦叠嶂,脚下是溪泉潺潺:当此之时,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看不开的呢?!

  晚上在藏民的铺子里吃烤羊肉,一口青稞酒,一口酥油茶,与素昧平生的驴友笑语喧哗,竟也仿佛有万丈豪情,透过小小的身子映射出来。

品位成都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仍然有很多人迎难而上,也许就因为蜀中藏着一个成都吧。
  成都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意。西汉时,又因织锦业驰名,得“锦官城”之称。杜甫有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说的便是成都了。
  成都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在很长一段时期,还充当着中国后花园的角色。每当民族危难、王朝倾覆,成都便以其温柔得近乎卑微的姿态接纳那些灰头土脸的君王和流离失所的民众,给予他们生活的给养、精神的慰藉——翻开史册,我仿佛还能看到唐僖宗带着宫女和士官抵达成都时的情景:眼前是繁华的城廓,而背后是破碎的山河与沦陷的家庙。
  正因为这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胸径,所以成都一直以来就是名人的聚集地。在街头随便拉个市民,便可以向你说出一串如雷贯耳的名字:李冰、诸葛亮、刘备、王建、张道陵、司马相如、李白、杜甫、陆游、薛涛、巴金……
  不用再算别的,仅此,它的底蕴也已经太深厚了!
  有了这样一个深厚的城市,蜀道再难恐怕也挡不住人们亲近他的脚步了:君不见,我这小小女子也不惜千里迢迢,投奔向他呢。

  我到成都并不为别的,只为的一个“吃”字。
  记得李白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杯酒,销得万古愁,可见酒之神奇力量。而国酒级的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全兴大曲、郎酒、沱牌曲酒,尽皆出自四川——所以到了成都,好酒之人便算到了天堂。只可惜我一届女流,并无半分酒力,也就无法体会李白们的心情了。
  所幸有酒的地方便有菜。
  四海闻名的川菜历史悠久,汉魏六朝已具雏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也记载了古代巴蜀人“尚滋味”、“好辛香”的特性。


  川菜以成都风味为正宗,讲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风格独具,以味多、味厚、味广著称,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之誉。烹制调味时,常把咸、甜、酸、辣、麻集中使用在一个菜上,突出主味的同时又辅以它味,从而彰显其特殊。著名的如怪味鸡、鱼香肉丝、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宫保鸡丁、家常臊子海参、豆瓣鱼、干煽牛肉丝、锅巴三鲜等,都是代表:说起来便令人垂涎。
  到了成都又知,这川菜最难得的,却是好吃而不贵,美味得平易近人!或当小吃,或入火锅,或以正餐:丰简皆宜。
  我在成都逗留了3天5夜,本以为时间充裕,足可遍尝美食,岂知回到上海对照攻略,竟是什么都没吃过似的。于是感叹川菜之丰富,恐以我一胃之力,便是住上三年五载,也未必能够试遍吧。
  然而可怕的是:成都的美味还不仅仅限于酒和菜!
  到了成都,大街小巷看到最多的,其实是茶馆。
  有人把川茶馆比同巴黎的酒吧、维也纳的咖啡馆,可见其规模和气候了。
  而在成都茶馆不能不喝的,当属盖碗杯。
  在文殊院的茶园,见满园的人都左手托茶沿,右手提茶盖,在碗沿上轻拔留响,将茶盖半沉入水,滑动数下,翻涌起一股绿波、数片翠叶后送到嘴边徐徐饮入,让茶水在口中回旋一遍,最后才咕嘟一声咽下,煞有趣味。
  细瞧这些自得其乐的人,有的衣履鲜亮,有的穿着朴素;有的鬓发皆白,有的口齿未齐;有的成双结对,有的独自品位……我以前不知道成都人为什么那么爱喝茶,现在想,或许是因为成都的故事太多,所以要在这青绿的茶水里把今古传奇泡软,然后才细嘬慢饮,和着青绿的山水一起咀嚼吧。
  我拨动手中的茶,看到那渐渐寡淡了的茶水里竟似乎漂出了一个成都——饮一口,舌面上覆上一层苦涩,然后便有百般滋味透过那苦涩一点点渗透出来。闭上眼,感到这园子里有说不尽的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