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31552' limit 1井冈山黄洋界游记_江西井冈山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井冈山黄洋界游记

井冈山黄洋界游记

井冈山酒店预定中心 | 发布于2012-09-20 13:32: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井冈山

车子驶离井冈山市,前往黄洋界。这时,我满脑子里搜索的,便只是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于是,内心更加有了一种急切的盼望。

黄洋界位于茨坪西北面17公里处,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每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好象汪洋大海,一望无垠,故又名“汪洋界”。黄洋界这个名字来历,当地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很久以前,在黄洋界上靠宁冈方向一个小村庄住的是本地人,姓黄;靠井冈山这边一个小村庄住的是客籍人,姓杨。为了互不侵犯,两村间立有一石碑为界,名“黄杨界”。因为这里属万洋山的分支,又因“洋”、“杨”同音,后人又将“黄杨界”写成“黄洋界”。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叠影,雄伟险峻,一望无垠,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说的便是黄洋界的险峻。

车子在满是雾气笼罩、蜿蜒盘旋的公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总算到达黄洋界。一下车,风卷雾气迎面扑来,令人顿生寒意。而临崖眺望,只见白雾随风飘舞,余则苍茫。进入景区,第一栋建筑,便是红军当年的哨所。哨所门前几步即是深渊。渊底只有两条羊肠小道蜿蜒而上。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导游介绍说,当年反围剿时,国民党两个团驻扎在山下,而彼时红军主力已经撤离井冈山,只留下两个连在那里驻守,其中还有部分女兵。当国民党军队准备强行抢占黄洋界时,山上的红军将鞭炮放在铁桶里点燃,并由朱德同志的夫人伍若兰带领一帮女同志高喊:“红军主力回来了!”造成红军主力回井冈山的假象。另外利用唯一的一门迫击炮,向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中心发射炮弹。据说总共发射了三发,前两发都没爆炸,只到第三发才爆炸。虽然这样还是把国民党军队吓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毛主席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写的就是此事。当时红军里面还有人编了个《空山记》调侃国民党军队,可惜没背下来。

哨所后面是贺子珍纪念馆。由于对于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关系和历史,我并不很清楚,也不想知道多少,所以我便略过了。

顺右边的山道而上,便来到了红军当年的防卫工事所在地。由于历史的原因,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了,只剩下一条浅浅的土沟。旁边立碑做了说明。工事后面有两条路,一条通往湖南省,一条通往广东省,足见黄洋界当时的重要性。

然后顺到而下即到了黄洋界保卫站纪念碑处。纪念碑上有毛泽东的题词,飘逸有力,更显伟人胸襟。纪念碑的正对面有一堵墙,墙上用汉白玉雕刻着毛泽东的狂草《西江月·井冈山》一词。背面是朱德同志的题字“黄洋界”,虽然说不好看,但也苍劲有力,别有一番气派。

再往下就是当年发迫击炮的地方。迫击炮放在石座上,黝黑黝黑的。石座上刻着:“黄洋界上炮声隆”几个字。由于山上依然大雾弥漫,所以我们也只少作留影,便顺着石头铺的小路出了黄洋界景区。当时导游和其他人已经在出口出等了好一会儿了。

只过了几分钟,我们便离开黄洋界,前往石竹井冈山造币厂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