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9833' limit 1贵州第七届旅游发展大会侧记:醉入百里杜鹃_贵州贵阳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贵州第七届旅游发展大会侧记:醉入百里杜鹃

贵州第七届旅游发展大会侧记:醉入百里杜鹃

贵州百事通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12-05-11 13:48: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贵阳
  毕节的百里杜鹃奇观,早就听说过,却一直未见其面。索玛的热血变成了马缨杜鹃,年年祭奠情郎;而阿哲的灵魂则变成美丽的杜鹃鸟,声声呼唤着自己的心上人。4月23日,在毕节市举行的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场设在百里杜鹃景区,背景是曼妙如彩霞的杜鹃花海。

  毕节的百里杜鹃奇观,早就听说过,却一直未见其面。借贵州第七届旅游发展大会在百里杜鹃开幕的机会,我终于踏上了“看花”之旅。
  一路从贵阳—扎佐—修文—六广—素朴—钟山—谷里—黔西—金坡赶来,3小时赶了300里路。当汽车翻过一个山丫,放眼望去,山峦起伏,每座山峦上都是姹紫嫣红,一片片、一丛丛,好似天空中的云彩降落人间。
  倘若不是亲见,谁能相信人世间有这么一个地方,山就是花,花就是山,山连着山,花连着花。这满山遍野的杜鹃花,是谁种植的呢?那么多座山,怎么种的呢?
  翻资料,哦,这是大自然的杰作!“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和黔西县交界处,这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绵延50公里,总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百里杜鹃”的名字由此而来。这里的杜鹃品种有马缨杜鹃、大白花杜鹃、露珠杜鹃等41个,在全球也算是最多的。春暖花开时节,山上五彩纷呈,故而当地又有“地球彩带”的美称。
  汽车驶入花山,刚停稳,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冲出车门。群山包围着一座座花山,漫山的花树镶嵌在茫茫绿林中。仔细观看,那树上的花团由若干朵类似喇叭花的花朵组成,花的颜色有鲜红、粉红、紫色、鹅黄、雪白等,异彩纷呈,争奇斗艳。
  作为女性,我对花的喜爱是天生的。洛阳的牡丹、无锡的腊梅、江岭的油菜、桂林的秋桂,虽美,却都有种被人栽种和被人豢养的感觉,略显小家子气。眼前的花山,却是任由花树横生竖长,连山塞谷,无拘无束,野性十足。这里的花树,有一人多高,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六七米高的大树!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有的树能同时开出几种颜色的花,多的竟达四五种以上!
  听同车西部时报的记者黄庆松说,这已经是他第八次来百里杜鹃,每次来,每次惊喜,每次沉醉。
  当美丽的花朵被赋予浪漫的传说,人们对它的喜爱又增加了几分。一路行走,我们听了一路的故事。
  杜鹃花,彝语称“索玛花”;“索玛”,又指彝族美丽姑娘。百里杜鹃即有千万索玛之赞誉。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彝家少女叫索玛,她是大土司普勒的三公主,她的勤劳让乡亲们钦佩,她的美丽让山鹰忘记飞翔。她爱上了一位牧羊人阿哲,他们私定终身,但遭到普勒的反对。在一个月亮清清的晚上,这对有情人逃离了家园,来到人烟稀少的九龙山上。他们和周围同胞和睦相处,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好景不长,头人阿支罗泥害死了阿哲,逼迫索玛与他成婚。索玛誓死不从,跳下山崖为阿哲殉情。索玛的热血变成了马缨杜鹃,年年祭奠情郎;而阿哲的灵魂则变成美丽的杜鹃鸟,声声呼唤着自己的心上人。从此,有彝族居住的地方,就有美丽的杜鹃花。
  漫山遍野的原始杜鹃花带何以在此地出现?《辞海》上说:“杜鹃花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从地质学角度来看,有煤的地方就有杜鹃花,有杜鹃花的地方就有煤。诗云“千峰叠奇嶂,乌金底下藏,杜鹃花似海,蛮山留异香”,是其真实写照,百里杜鹃花区地下的煤炭资源极为丰富。
  煤意味着资源,意味着财富。但这对于居住在百里杜鹃周围的百姓来说,是一种艰难的选择。民生与景区的保护开发,二者如何平衡?2007年,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专司百里杜鹃的管护、建设、开发之职责,确保管理区群众最终实现“吃花饭”、“发花财”。
  穿行于百里杜鹃景区,新修的油路、井然有序的行道树、披红挂彩的特色民居,通往各乡镇的公交车,改写着这里过去群众生活难、行路难、办事难、诉求难的贫困景象,让人充分感受到发展旅游的“山乡巨变”。
  4月23日,在毕节市举行的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场设在百里杜鹃景区,背景是曼妙如彩霞的杜鹃花海。省长赵克志在花海中宣布:贵州虽然仍属欠发达,但“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有42万贫困人口依托乡村旅游脱贫致富,2011年贵州省乡村实现旅游收入221亿元,占贵州省全年旅游总收入的16%。以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景区为例,开发前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700多元,现在已达到4100元左右,增长了1.4倍。这组数据,以及数据背后发生的巨变,也令当地居民“守着金山饿饭”的落后状况成为历史。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评价的,贵州乡村旅游已成为了世界旅游组织的重要观测点,旅游业已成为带动贵州农村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历史正在被改写,外界对于贵州旅游业“一棵树(黄果树)、一座房子(遵义会址)、一个瓶子(茅台酒)”的“三一”认知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美丽风景、特色风情所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