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9046' limit 1走 进 西 安_陕西西安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走 进 西 安

走 进 西 安

秦岭观华山旅游风景区 | 发布于2012-03-15 22:00:00 | 来源:费宏伟 | 目的地:西安
1985年金秋9月,洛南巡检天高气爽,蓝湛湛的天空,飘着几朵淡淡的白云,远处青黛色的奇峰峻峦,默默地送着我们父子,带上几分自豪,走上去西安的客车,我们要翻越秦岭,到大都市去,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是我第一次到西安去,从早上八点一直到下午五点多,我们才来到西安汽车站,下车后,父亲在解放路给我买了一块电子表,吃了一盘蒸面,几经周折到了钟楼,就坐上六路公共汽车,到达我要就读的学校。那天,西安下着雨,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报名处,我站在新生榜前,看了半天,始终没有找见我的名字,满怀的喜悦顿时全无,一阵惊慌之后,我赶忙走到报名处,拿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那里的学兄们非常热情,找到我的宿舍号,帮着父亲扛起行李,来到我的303宿舍,社会班的一位老乡,给找来几张报纸,把床铺好,我终于在西安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第二天,我和父亲去了大雁塔,照了一张合影,父亲就匆匆回家了,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学习生活。 
    在此之前,西安究竟是什么样子,没有一点印象。在临行前不久,我们家乡来了一群拉练的部队战士,有一个西安籍的战士给我介绍西安,才知道西安的古城墙是全国保留最完整的,也知道西安的名吃羊肉泡馍的吃法。从历史书上得知,“中国”最早的疆域只指现在的陕西和山西一带,史称中原,也称关中。中国的根,当在昔日的长安,今日的西安。长安前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末年)、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二十世纪初,八国联军进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西安又作了一回临时国都。 
    终于到了周日,我和我的同学,从一个豁口爬上一道灰黑色的高高城墙,城墙箭楼上的大红灯笼一串串直溜溜地挂下来,城墙垛上插着面面黄底黑龙的旌旗,在风中飘扬。我知道这就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明城墙,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军事城堡设施,已在风雨中历经了六百多年的沧桑。城墙周长13912米,城墙底部宽18米,顶部宽15米,高10米。在城墙内,是西安最繁华的地带,但却很少有如上海或重庆的几十层的高楼。听说,从清代起,在城墙内修筑的建筑,都不能高出城墙和位于城中心的钟楼,现在依然如此。西安的建筑却很大气,挺拔而硕大的廊柱,宽敞的大厅,连威武的石狮子,全没有江南石狮子的媚态,总之,一切都显出一种王者风范。 
    进了城,城墙内便是市中心,笔直的大道,一直延伸到看不到的尽头。西安的大街都是直直的,街道布局是整齐的井字型,东南西北分明,威严而古板,很容易使人想起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四平八稳。从现代的街市上走过,却常常想起古老的过去:秦始皇的车舆从这条街上走过吗?李白是否就醉倒在这条街上?总之,看到城墙,一个个历史人物都鲜活地出现在我的眼前,不得不让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西安是座旅游城市,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老外。西安有句顺口溜: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不忘秦始皇。在各旅游景点,卖仿制秦兵马俑、蓝田玉器、字画、古董或陶埙的人随处可见。 
    二十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西安,依然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厚重,感受到华夏文明的根之所在。西安人会很骄傲地说:看中国二十年的历史,可去深圳;看中国百年的历史,可去上海;看中国千年的历史,可去北京;而要看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则要来西安。确实,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伫立在蓝田猿人用过的石器面前,你的思绪会立即飞到了115万年前,就是那块石头,蓝田猿人用它朝树上奋力甩去,击落了颗颗坚果;正是那块已经甩得很锋利的石头,划断了一根树枝;正是那神圣的一甩,人类诞生了。于是,当你伫立在那块在祖国大地上看来再普通不过的石头面前,一种顶礼膜拜的神圣感油然而生。透过尘封了6000多年的半坡原始村落,我仿佛看到了先民的文明曙光;拂去2300多年的历史埃土,从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那威武雄壮的军阵中,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科技文明史上的道道光环;驻足大雁塔,我仿佛看到唐玄奘历经千险,西天取经,在曲女城以其博学宏论折服了五印度十八国6000多名各教派高僧和学者,仿佛看到他在塔内“无弃寸阴”,翻译卷帙浩繁的经卷时的一豆孤灯。而黄帝陵、秦始皇陵、汉高祖的长陵、汉文帝灞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的昭陵、苍颉庙、蔡伦庙、张良庙、司马迁祠、张骞墓、蔺相如墓、蔡伦墓、蔡文姬墓、蒙恬墓等等等等,能积淀和涵盖这一部部厚重而绚丽的中国古代文明史吗? 
    陕西的人文景观确实太厚重。全省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碑碣、石窟寺等各类文物点达35750多处,其中古墓葬4368处,帝王陵墓72座。西安有句老话:“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陕西的黄土确实太厚,几百米高的黄河岸层,全是黄土,没有一个拳头大的卵石,铁道旁的也是十多米高的笔直的黄黄的土层,如同宋代沈括在《雁荡山》里说的“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完全一样。史书记载:在整个科举时代,陕西只出过康海和王铎两个状元。而江浙一带,一个县的状元也比陕西多,就拿苏州府来说,历史上共出文状元45人,占全国状元总数的7.5%;武状元5名,占全国状元总数的4.35%,为全国之冠。作为古代帝都的西安,是文人荟萃之地,中国古典文学和文学史上众多的文人都与西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西安人爱读书,当然包括在西安上学和工作的外地人。因为西安浓厚的文化氛围感染着每一个在西安的人。在西安的一些老房的堂屋里,常可看到“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的条幅。不管是大公司或者是小铺面的招牌,电脑刻录的字不多,而多是手写的颜体或于右任的字,西安人确实应该为西安出了个于右任而骄傲。西安现时的文人也不少,只要有文学讲座或者什么改稿会,都是人头攒动。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数千年的古典文化积淀,奠定了西安人的文化底蕴,因而西安人的文笔,脱不了关中人的性格。贾平凹、陈忠实的文章就有一种混沌苍茫的雄浑之气。我一读到这些作品,就如同站在古老的城墙上,遥望那茫茫的黄土塬,那一道道纯乎一色的山梁,似乎就听到了城墙门吊桥慢慢卷起的吱呀吱呀的叫声,似乎听到古老的器乐——埙吹奏出的那种穿透时空的低沉的呜咽,心中就升腾起一种对中国文化的感悟,仿佛站在了历史的源头,仿佛立于世界的峰巅,就有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现在,西安的王者之气确实消匿了。因为政治需要权术,连贾平凹也认为西安人不会玩弄权术。这当然是指近代。现在,除了北京,恐怕就数陕西人对政治最感兴趣,就连农村的老太太,对某朝某代的政治历史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几天几夜。农民在田间地里劳动,休息时坐在黄土垅上,掏出一支弯曲而皱巴巴的“猴牌”香烟,用气体打火机点着了,慢慢地抽一口,拿过一个已经有点老化的大塑料可乐饮料瓶,喝上一口甜甜的井水,再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沾满黄土的黑乎乎的餐巾纸抹抹嘴,开始了日常的闲聊。摆谈的内容多是联合国秘书长如何如何,某某可能要调某省去任书记省长等等。陕西人热衷政治,但对政治又玩转不开,可能是性格太中国化,倔犟而硬气。尽管秦始皇用蓝田玉作了一颗玉玺后,历代做官的都要去蓝田采块玉来作官印,但陕西人在近代史上却仍然很少有几位重要的政治人物。听一段陕西的随口溜,就明白陕西人根本做不得幕僚: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儿女乱吼秦腔,一碗面条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我爱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更爱孕育中华文明的这方文化,我常常想,一个城市或地区有大量的对传统文化执着的追求者,她的文化传统在她的土地上就永远不会消失,一直延续千秋万代,我为此而努力的衍生产业-老君山、华严寺、秦岭观华山旅游,也将旭日东升,光耀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