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25058' limit 1三、 奔向蓝毗尼_尼泊尔加德满都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三、 奔向蓝毗尼

三、 奔向蓝毗尼

大庆麒麟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 发布于2011-03-21 13:56: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加德满都
   蓝毗尼,佛祖释迦摩尼于公元前563年5月(又说566年四月初八)诞生在这里,公元403年晋代高僧法显到此朝拜,200多年后的636年唐代玄焋历尽艰险又来到这里游历、朝圣。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蓝毗尼,这块神秘而圣洁的土地,千百年来有多少人向往而不能到达。今天我们并未付出古人的艰辛而探访这里,实为一生的幸事。

      自助行自由、随意,但时时处处都要自己操心。去蓝毗尼有多条线路可走,但为了减少沿途转车的辛苦,选择了从加德满都乘车直接前往的路线(小飞机近年每年都有坠落的记录,不敢坐),谁料想这是此行最大的败笔。十几个人挤在一辆不大的面包车里,280公里一路颠簸,腰酸腿麻,早八点动身,下午三点到,足足用了七个多小时。过后想想,真不如分段走得好(可先去奇特旺,再去蓝毗尼)。
       
      等车时的路边汽车站


        路旁的尼泊尔国喝——Masala Tea (一种加了生姜、香料的奶茶)摊。因怕路边的不干净,游人一般不在这种地方喝。


          马路左侧是蓝毗尼圣园,笔直的马路沿圣园直通住所Siddhartha Guest house 。
  


           我们于10日到达,当天在路上看见许多红衣僧人,路边和园内还搭了许多帐篷,原来13日要举行大法会。但由于提前预定了下一站的行程,必须13日一早离开,因此只能惋惜失去这一机缘。
  

  

 
       


          圣园大门,入门后左侧是售票处。


          蓝毗尼花园检票口。


         
         公元前249年,释迦摩尼的信徒印度阿育王来此朝圣,修建了寺院和佛塔,并立石柱以资纪念。天灾人祸,千年沧桑,寺毁塔倒,石柱亦深埋地下,直到1896年石柱才重被发现。下图白色建筑是释迦摩尼母亲摩耶夫人祠纪念馆;水池是摩耶夫人生佛祖前沐浴的地方;左侧远处的石柱则是当年的阿育王石柱的残留部分。

三、 奔向蓝毗尼 - 大川 - 大川   博客

         纪念馆近景

       馆内摩耶夫人祠遗迹。





           佛祖的脚印。

                当年摩耶夫人在一棵娑罗双树下生下释迦摩尼,那棵树早已干枯。现在这棵在原地重栽的是菩提树,但据说也已500年了。

           菩提树叶是这样子的。

            阿育王石柱上的文字清晰可见。

        摩耶夫人祠周边的遗迹。



    
          园内乘凉的僧人。 

  

 
          朝圣的团队不少,大都是印度及东南亚一带来的。 

  


      虔诚的听经人。 

 
        非常友好的武警,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按下了快门。 

       园林工人,皮肤黝黑,体型瘦憔,典型的印度人形象。 
三、 奔向蓝毗尼 - 大川 - 大川   博客
        
        园内悠闲的狗。 


          圣园占地面积很大,自1978年以来,世界各佛教国家相继在这里兴建了独具特色的佛寺。寺庙群以长明灯为起点,沿河两侧而建,东侧为小乘佛教,西侧则是大乘佛教的聚集区。中华寺在西侧,建于1998年,是以佛教协会的名义修建的。中华寺据说因为接待能力不足,很少接待国人,并且态度冷漠,对此,人们颇有微词。我们去了,确有感受。要进寺院,在大门口就得脱鞋,走进院内,冷冷清清,毫无到家的感觉。
          据说中华寺正筹备搞第二期工程,扩大接待规模。但愿不久能让远来的国人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家。 
               
                  长明灯。


            中华寺。从大门口到中华寺步行大约半个小时,11日第一次去时,不知到底有多远,加上天太热,所以坐了人力车。其实道熟了并不觉远,第二天再去就完全步行了。
  


         在中华寺对面,一路之隔便是口碑特好的韩国寺。该寺是民间筹资兴建的,由于资金常常不到位,所以迟迟不能竣工。然而令人感动的是他们却首先建好了大量的宿舍,供前来的人住宿,而且是不分国籍,来者不拒,热情有加。以前无论吃住皆不收费,离开时随意布施,无人监督。最近开始收费了,但我感觉也是象征性的,吃住一天才Rs250 ,折合人民币仅25元而已。交费同样是自己塞进布施箱,无人看管,全凭自觉了。我们没在这里住,倒是仔细地参观了一番,并且特意品尝了一顿午餐,自然是素餐了,品种很多,味道比街上饭店的强多了,主要是干净。
         对大都旅人来说,并非执着于一宿一餐,所奢望的不过仅仅是远离家乡的一丝温热。
                                                                                                                   

          韩国寺的大度和宽容不正是佛陀所倡导的吗?

           韩国寺大门。 


         未竣工的主殿,殿内临时简单地供奉着几尊佛像。


          供朝拜者住宿的楼舍。床铺是水泥砌成的,卫生间也在室内,显得非常整洁。那天遇到不少国外游客,还有几位年青女同胞。


         
          走廊尽头张贴的住宿、就餐告知。


         十分整洁的餐厅,游人同寺内僧人一同用餐。


         仍在修建的越南寺,还未开放。



          12日重返圣园,在园内继续转悠,忽听不远处传来敲打的佛乐声,循声而去,只见在一座寺院边的草地上有一僧团在作法事,估计是东南亚的。好啊,算是对明天不能目睹大法会的一点补偿吧。我想,这难道是冥冥之中的机缘?
           在佛祖降生之地,头顶蓝天、红日,脚立空旷的草地,耳闻悠扬的佛乐和诵经声,顿时有一丝即要遁入空灵的感受...


          再次来到摩耶夫人祠花园,游人仍 熙熙攘攘。    
          中午,火红的太阳,11月的蓝毗尼仍酷热难耐。正坐在有树荫的长凳上休息,只见一群中学生朝我们走来,要求合影。老伴见了这些孩子很高兴,欣然同意。男孩中有个小胖墩很像中国人,拍完照,我笑着用不流利的英语对他说:“回去问你父母,你家祖籍一定是中国”。男孩子们大笑,拉着小胖子离开了。
          女孩子们合完影还要单独同我们拍照,我赶紧站起来让位子,让老伴当“明星”去吧。 
 

  

  

  

  

 
      没过多大一会,男孩子们又返回来了,原来小胖子要和我们单独来一张。
       露脸了。 


       日斜时分回到住地,看看时间还早,再出去转转吧。
       不远处有一个村庄,顺着田边的土路走进去,只见道路两旁稀稀落落地立着一些简陋的茅草房,透过敞开的房门往里张望,没见到什么东西,唯有插着柴禾的土灶口向外倒着白烟。房前的院子里拴着几只羊,跑着几只鸡... 这里的人们依然沿袭着千年不变的贫瘠的田园生活。
      孩子们听到动静跑过来了,瘦小的身子,黝黑的脸,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你。我赶忙把口袋里仅有的一板奶片分给他们。
      天色渐暗,摆摆手同他们再见。走出十几步,听到背后有响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小男孩一直在跟着我们。我知道他的小心思,只好摆着手说:“NO,NO",他好像听懂了,眨着眼睛,站着不动。

        2500年前,佛陀为了解救贫穷、疾病中的人类而在这里降生,2500年后的今天,贫困、落后的阴霾依然笼罩在这片土地的上空。
       
        星空闪烁,万籁俱寂。远处偶尔传来一阵野狐的鸣叫声。

        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这里,继续----这未走完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