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9087' limit 1青海特有的土族风情_青海海东互助土族自治县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青海特有的土族风情

青海特有的土族风情

青海畅游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09-06-01 23:25: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海东
土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青海主体民族之一。自称“察汗蒙古尔”、“蒙古尔孔”、“土昆”、“土护家”;汉、回等族称其为“土民”、“土人”;藏族称其为“霍尔”;蒙古族称其为“察汗蒙古”(白蒙古)。汉文史书上称土族为“西宁州土人”、“土民”。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土族。青海省土族有19.12万人,主要聚居在互助、民和、大通、同仁4县。土族有本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以前没有本民族文字,长期使用汉文和藏文。1979年创制了土文,现正在实行和推广。土族在历史上,曾信仰原始宗教萨满教,明代中期后开始信奉藏传佛教格鲁派,同时,受道教影响也较大。土族曾为游牧民族,从明朝开始逐渐转变为农耕民族。史学界多主张土族是以吐谷浑人后裔为主体,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融合蒙古、藏、汉、回等民族成分,在明清时期形成的民族。但也有人认为其族源主要来自阴山室书、吐谷浑、奚或沙陀突厥等族融合后,以白鞑靼入青唐蒙古族等。新中国成立以前,土族饱受岐视和压迫之苦。解放后,在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土族获得新生,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现在,正和兄弟民族一起,朝着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进。

待 客

    土族是一个十分好客的民族。土族人家来了宾客,尤其是来了贵宾,常常全家一齐出动来热情款待,有时村里人也主动出来帮忙。
    土族的待客方式别具一格。宾客临门时,主人一般要在大门外亲迎,必要时还举行简单的欢迎仪式,来为客人敬酒和敬献哈达。接着牵来一只又肥又大的绵羊,让客人往羊头上洒水,如果羊摇头时,说明“龙王山神”都高兴,可以宰羊招待客人;如果羊不摇头,说明“龙王山神”不高兴,只能杀鸡,不能宰羊。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一壶冷水突然浇在羊头上,羊都会摇头甩水的。客人进门入房,上炕就坐后,主人先端上喷香的奶茶和又酥又香的焜锅(一种面食品),让客人吃喝,茶碗里放有两颗红枣。客人如不想喝茶时,要把碗里的枣子吃掉,否则,主人会不断地往碗里添茶。接着,端上丰盛的饭菜来款待。席间还要喝酒。喝酒时,房间的窗子高高撑起,主人和村里的青年男女在院子围成一圈,一边唱歌,一边跳舞,热情地向客人敬酒。客人一边观看优美的舞姿,欣赏着悦耳的舞曲,一边和主人把盏论酒,开怀畅饮。喝得高兴时,主人和客人之间互致颂词。歌词中充满华丽的词藻。如主人赞颂客人的德高如蓝天,情深似大海,意志象雄鹰,知识象海洋等;客人则赞美主人热情款待,情深似海,夸主人在檀木的桌子上摆上宝贝般的碟子,碟子盛着肥美醇香的羊肉,金子般的酒盅里斟满了青稞美酒等。客人酒足饭饱,起身告辞时,主人全家又一起出动送客。临别,主人还要用龙碗向客人敬酒,祝愿客人吉祥如意,一路平安。

婚 嫁

    土族的能歌善舞,不仅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而且就连土族青年男女的婚礼,也是在一整套完整、欢乐的歌舞中进行的。
    土族群众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地位比较高,男女之间的关系,普遍融洽。因为妇女是主要劳动力,丈夫对妻子比较尊重。女子在财产的支配与使用上有相当的参与权。有些地方,甚至是女子当家。
    土族的婚礼,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仪式隆重热烈。
    提亲。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父母决定,都得由男方父母请媒人,向女家求婚。媒人多为男性,一般要请村里有名望的长者,或与女方家沾亲带故的人,便于说合。提亲时,媒人要预备焜锅馍和蒸花卷各一付、酒两瓶,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就收下礼物,并热情招待媒人。否则,将让媒人带回。
    定亲。女方家同意后,请来本家各户家长,并邀请男方家的父亲或叔父,同媒人一起来商量定婚。男方需带两包茯茶、三瓶酒、一条哈达、两付馍馍,作为吃喝礼。并送给女方家父亲一包茶,母亲一件长衫料子。同时送一部分财礼。在议礼过程中,女方家开始故意要很多财礼,这时,媒人和男方家父亲或叔父,向女方家的长辈频频敬酒,说好话,使财礼的数目降到最合适的程度。
    送礼。定亲后,男方家请媒人给女方家分期分批送礼。但主要礼要在办喜事前三个月送毕,以使女方缝制衣服等。财礼分干礼、衣料和首饰,也有全部送线的,衣料由女方自己选购缝制。按土族传统习惯,在未娶亲前,女婿不到女方家去。现在逢年过节,不仅要去,还要给女方家人分别送礼物。
    选吉日。土族婚嫁,多在每年正月举行。大约在一个月前,先由男方举行择吉日仪式。土族称婚宴为“霍仁”,择吉日称“砣让霍仁”,即首宴。参加择吉日首宴的,有女方父亲、叔父或哥哥等人,男方也对等地请人赴宴,加上媒人,约有七八个人,共同请神择吉日。
    娶亲。在娶亲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土族称“麻择”。女方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送来礼物。女方家设宴招待,并摆嫁妆,当众一一交待男方送来的财礼,缝制了多少件(套)衣服,以及女方家的陪嫁,等等。这时,姑娘要哭嫁,哭嫁词委婉动人,感谢山神、土主、父老、乡亲、父母、哥嫂、姐妹的养育之恩和深厚情谊。
    “麻择”开始时,男方家委托媒人送来三十斤肉(一般为一只猪的前腿和四根肋条)、三瓶酒、两付焜锅馍、一付蒸花卷。商议好送亲的方式,媒人当日赶回男家,告知准备娶亲的一切事宜。
    傍晚,男方派两位能歌善舞、擅长辞令的“纳信”(迎亲人),备上高头大马,带上一只活羊、三瓶酒、三付馍和新娘上马时穿戴的衣服前往女家。新娘家的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蜂拥向前,抢走礼物,然后便在大门口翩翩起舞,边跳边唱。歌儿里故意嘲笑“纳信”带来的马象毛驴一样,羊肉是“臭肉”,而“纳信”则用歌儿千方百计地为自己辩护,夸耀自己的马如何俊美,羊肉如何鲜美等。跳罢歌舞,迎“纳信”进大门。这时门后躲着的一人,突然将一大盆冷水猛地泼向刚进门的“纳信”。如果“纳信”机灵,常常会躲过;如躲闪不及,一盆冷水就会从头泼到脚。进了大门,又有人迎上来对歌。对罢歌,才将“纳信”请上热炕,坐在暖融融的火盆旁,然后用金丝龙碗斟满青稞美酒,向“纳信”敬酒问安。紧接着用丰盛的饭菜来款待娶亲人。席间,院子的中央堆起柴火,年轻的姑娘、媳妇们围在火堆边,又开始唱歌,极力夸奖自家的姑娘长得如何美,跳舞跳得如何好,歌声怎样动听等等,而“纳信”也不遗余力称赞自家的小伙子怎样俊,劳动如何好等。唱歌、对歌、常常从拂晓闹到深夜。
    第二天天亮前,新娘经过梳装打扮,头上罩上一层层五颜六色的漂亮纱巾,上马起程。新娘的亲属将一把红筷子撒在院子里,母亲将新娘穿过的衣服扔出墙外,表示姑娘已经出嫁。新娘在娶亲人、送亲人的簇拥下来到新郎家门口,首先由新郎捧着美酒和哈达,迎上前去接新娘下马。在他身后,每一步站一个姑娘,一个捧着酒盅、酒壶,为送亲的宾客致酒。
    新郎新娘进门时,由一位年轻的媳妇拖着一条大红毡在前面引路,新娘由新郎领着缓步而入。娶亲人则怀着胜利的喜悦,抬着新娘的嫁妆,边走边唱。说是:“花花绿绿的带来了,金银财宝抬来了,美丽的新娘娶来了。”
    土族姑娘出嫁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小出小进”,一种叫“大出大进”。所谓“小出小进”,即新娘到婆家后才改变发式。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庄重。所谓“大出在进”,即在娘家改发式,到婆家后立即拜天地。这种方式比较简便、省事。“小出小进”的出嫁方式,新娘到了规定的时辰,须坐“经卷”。即在堂屋的桌子上,依次摆着“经卷”、柏树枝、佛灯、牛奶、红筷子、茯茶、粮食、羊毛等九种吉祥物品。纳信在堂屋门前唱《依姐》歌,并使劲摆动褐衫衣襟,新娘由其兄弟用白毡或红毡抬着沿院里的圆槽转三圈后,出门上马。“大出大进”的出嫁方式,纳信可以不唱《依姐》歌,穿戴一新的新娘,由其母亲或姐姐陪着绕圆槽转三圈后,出门上马。民和三川地区的土族新娘上马时,阿姑们要唱上马曲。新娘由其姐姐作伴娘、小妹作伴女同到婆家。伴娘当天随送亲队回去,伴女则要等到婚后第三天新娘新郎回门时带回。
    上马起程仪式举行后,由新娘的哥哥、弟弟、姐夫、舅舅等十多人组成送亲队伍(土族“红仁切”)送到家。沿途经过的村庄,凡是新娘本家的已嫁姑娘都要手捧酒壶酒杯,等候路旁,向红仁切问好、敬酒。送亲的红仁切快到男方家时,排成整齐的队列,齐唱《拉罗洛》歌(赴宴曲),男方派两个人前去敬酒迎客,土族语称“斯木托斯乎”。到男方大门前时,又要敬酒、献哈达。门前的方桌上面,摆动着“西买日”(炒面和酥油花),以及插有柏树枝的一碗牛奶,方桌旁边有一个木制的方斗,装满麸皮,插有一枝系有哈达的箭,土族语称“巴达日”。红仁切为表示吉祥如意,用柏树枝蘸着奶子,向四方泼洒,并围绕方斗边撒麸皮,边唱歌跳舞。庭院四角放四堆麦草火,庭院中央的圆槽上点燃松棚,满院通红。
    新娘进大门时,有两个年轻妇女在前面拉着红或白毡,新郎新娘跟着毡,男左女右,抱着用红布制作的布娃娃,并肩缓缓迈入庭院。是“小出小进”的,则新娘到伙房灶神爷前,由事先选定的妇女动手为她梳头改发式,穿新婚服装,开口。开口仪式是,有一位也是事先选定的妇女,手拿用红线缠着的擀面杖在新娘面前绕几下说:“新娘新娘你开口,金口玉言,家里的话不要到外面去讲,外面的话也不要在家里乱说,守口如瓶,免惹是非……”
    穿戴后,即举行拜天地,由媒人或红仁切中的一位长者主持诵祝词:“鲜花般的阿姑,走过金子的楼门,来到金子镶成的庭院,向上天下地,千神万佛,叩头!”新郎新娘要连续拜四次,进入洞房。
    接着谢媒人。土族称“瓦日哇西买拉”。人们围着媒人,一边唱媒歌,一边给媒人敬酒,并向他嘴里喂炒面,额头上贴酥油。红仁切和媒人都被请到上房,设宴款待。过去一般不炒菜,主要是酒肉。现在有摆动八盘的,还有土、汉宴席并上,十分丰盛。
    中午时分,娘家送亲人在婆家院里摆动嫁妆,给新郎穿戴衣帽等。
    最后,双方协商奶母钱。红仁切摆出一副慷慨大方的样子,象征性的收几块钱,然后,边饮上马酒,边走出大门去……

丧 葬

    土族的丧葬因地而异。互助地区多数实行火葬,少数实行土葬。民和、大通地区一般都实行土葬。同仁地区的土族实行火葬,也有土葬的。不论是火葬还是土葬,都要举行丧葬仪式。
    老人病故后,将其衣服脱去,将遗体扶起来,成蹲坐状,双手合十,两拇指撑于下颌骨,放在原处的炕角头,周围用干净土坯挤紧,上面披上衣服或白布。当天早晨,即派人去向喇嘛或本本子占卜葬期,邀请本家各户家长商议治丧事宜。请木匠赶做灵轿。第三天下午,将遣体入殓,用一条向左拧成的白布或黄布条,在每一关节处绾一绣球,一般要绾七至十三个,然后套上黄布做的套子,土族语称“布日拉”,装入灵轿内。灵堂设在堂屋里。一般在家停放五至七天。老人病故要请喇嘛诵经超度,并由喇嘛主持,每晚请本家老少集体念“嘛呢”。
    举行葬礼前一天,是集中祭奠的日子,土族语称“日格”。本家各户、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要来吊唁,舅舅来“认骨”。
    土族丧葬要待客。一般为三顿饭,馍馍茶、酥油炒面、蒸油馒头和稠米饭。一般不动荤,只吃素。
    三道茶饭后,舅舅举行“摆外”、慰亡灵仪式,对亡人的一生作出公正的评价,对儿孙们的孝心作出褒贬。
    “摆外”后,黄昏时分,请人到一个人僻静处,砌火化炉。举行火化仪式,一般在早晨六七点。灵轿由儿子、侄子等抬到火葬场。遗体由其儿子或侄子从灵轿中抱出,面向西方,放入炉内后,送灵轿者都跪拜在周围祭奠。女儿、媳妇都要哭丧。由指定的两位本家弟兄点火。灵轿也要砸碎烧火。喇嘛诵经,向火化炉内投放五色粮食,浇酥油汁,约两小时左右,火化结束。下午拾取骨灰,放在一尺多长的柏木匣内,由儿子或孙子用一根红线牵引,埋在临时选定的地方,待到第二年清明时,再迁到祖坟地埋葬。亡人送葬后,子女服丧,一般为七期,四十九天。服丧期间,男子不戴帽子,妇女不穿有色彩的衣帽,不串亲访友,当年不贴春联,不拜年,以示哀悼。

服 饰   

    土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互助、乐都、大通一带的土族服饰,仍保持传统习俗,但也有很大的发展变化。民和地区已基本汉化,同仁地区则已基本藏化。
    土族的男子服饰,以短为主,长短结合。青年人的衬衫、腰带、鞋袜都要绣花。青年妇女的夏装是长短结合,在家里一般穿长衫,在田间一般穿短衣。她们的白布汗褂大襟的胸前镶方块绣花布(汉语叫“胸花”),袖口有二寸多宽的黑布镶边,边上有均匀的三针子绣线,领子翻背,镶花边和水獭皮。汗褂上面套坎肩,有黑、蓝、紫色,边上同样绣花镶边。腰间系彩绸或绣花棉布带子,足蹬浅腰鞋,鞋面绣花。头戴“拉金锁”翻边毡帽或礼帽,有的还在礼帽上插上花。
    土族妇女的长衫,有单的,有夹的,还有棉的,土族语分别称“年昂”、“汪西日”、“郭登”。袖子上套有用红、黄、绿、紫、黑色缎料堆制的花袖筒,土族语叫“绡藻”。每逢节假日,她们还要勒上更为豪华的一种腰带,将整个腰身都围起来,使人的身段花团锦簇,婀娜多姿。妇女们的裤子,一般为蓝色长裤,并套上裤筒,未婚姑娘为大红色,已婚妇女为黑色,四十岁以上的妇女不再用了。裤筒边沿为蓝白色夹缝。裤子上面还要穿百褶裙,互助等地为大红色,民和地区为绯红色和绿色。老年妇女都穿长衫,套一件黑色蓝色镶边坎肩。
    土族妇女的头饰繁多,原来有“马鞍”型、“三叉”型、“铧尖”型和“干粮”型等。到了四五十年代,互助等地又开始讲究“土人头”、“藏民头”、“达子头”和“汉人头”。土族妇女中的”藏民头”,夏季戴礼帽,冬春戴狐皮帽。头发梳成两个辫子,从头顶到辫梢,由红白彩珠串连起来,辫梢连绣花辫套,垂至膝盖以下,穿长衫、长裤,勒绸、布彩带,蹬绣花鞋。“达子头”,戴翻棕黑色毡帽,穿长衫,勒腰带,蹬绣花鞋。

刺 绣 

    土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用智慧和巧手,美化生活,装饰自己。姑娘们长到七八岁,就在母亲、姐姐们的启迪下,开始拿针弄钱,学做绣花。经过几年的苦练,掌握了民间刺绣的基本功,从简单的针扎、荷包、衣领、围兜、腰带,直到大型的人物、山水、佛像等都能刺绣。如果谁家的女孩子会做鞋袜会绣花,就夸她聪明,是个有出息的的好姑娘,将来一定是个好媳妇,反之就被人嫌弃,甚至说她是“笨女”、“女木匠”等。
    土族民间刺绣种类较多,彩线的运用,颜色的搭配,都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一般比较普遍的有盘线、拉线、堆绣等。不同的针法,是根据不同的衣服的需要而定的。“胸花”一般用盘线绣太极图、八卦图等,颜色娇嫩、鲜活,栩栩如生。衣领一般修饰边沿,用金线盘绣“富贵不断头”、各种花卉等。姑娘们结婚用的“达博布”,是比较大的服饰刺绣,有一丈二尺长,一般为墨绿棉布。带子两头都绣花,一头最小的为三个眼子,大的有四个、五个眼子的。各个眼子都用不同的图案组成,有太极图、八卦图、喜鹊登梅、孔雀栖牡丹等等,色彩缤纷,层次丰富,而且带子两头的图案都要对称、和谐。一付“达博带”,就是一件刺绣艺术珍品。这是土族妇女做姑娘时必须要做的。因为工作量大,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
    随着改革、开放、搞活,土族妇女的眼界也开阔了,她们的刺绣不仅用于服饰,还扩大到被面、挂毯、佛像等等。1987年由海北州人民政府、省文化厅、省民委联合举办的青海民族民间刺绣艺术展览,在西宁、北京等地展出后,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1988年5月又出国到索马里展出。在展品中,土族刺绣品占很大比重,其中有土族妇女的“达博带”、佛像等。两幅释迦牟尼刺绣佛像,出自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的几个土族姑娘之手。她们用娴熟的刺绣技术和一颗虔诚的心,昼夜加工绣制,作为献给佑宁寺恢复宗教活动的礼物。这两幅像,以盘线、拉线法施用重彩绣成,显得金碧辉煌,灿烂夺目,是难得刺绣艺术珍品。目前,互助县东沟、五十等地的土族阿姑已走出家门,到塔尔寺,夏群寺、拉卜楞寺去绣佛像,还准备翻越唐古拉山,到拉萨、日喀则去大显身手呢。

歌舞与花儿会

    土族民间盛行各种曲调优美的民歌,情节动人的口头文学,如叙事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童话、谜语,以及“花儿”、宴席曲、“安昭”等。著名的民间说唱史诗《拉仁布与祁门索》是一部酷似《梁山伯与祝英台》式的爱情悲剧,情节极为生动感人。在土族之乡,每逢节假日或闲暇之余,人们常常欢聚一堂,有说有唱,且歌且舞,欢乐异常。平时,人们则特别喜欢唱“花儿”。所以,在土族之乡,不论你走到哪里,是高山河畔,田间地头,还是林间小道,都可以听到悠扬动听的“花儿”随风飘荡。特别是到了风和日暖,禾苗青青的夏季,妇女们在麦田里一边劳动,一边唱“花儿”,在山上干活的小伙子们也凑上来对唱或唱和。土族山乡还盛行专门赛歌的“花儿会”。“花儿会”多在每年农历二月二、四月初八、六月初六、七月十五举行。届时,方圆数百里的群众、成千上万的民间歌手和正在热恋之中的青年男女,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花儿会”上,尽情地赛歌。“花儿会”一般举行3天。比赛从每天清晨就开始,人们两人一对、三五人一伙地聚居在山头、坡下、河旁、林间互相对歌,看谁唱得好,看谁的歌儿美,歌儿多。唱得好听,自然会得到观众的称赞和褒奖;唱得不好,歌手们还会用歌儿嘲笑他。有些出名的歌手能从早唱到晚。

节 日 

    土族的传统节日,除了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外,还有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等。如正月十四日佑宁寺的观经会,二月二日威远镇的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的转山会,六月六、六月十三、六月二十九各地的“花儿会”,七月二十三日的“纳顿会”(又名庆丰收会),还有晒佛节、灯会、麻子沟刀山会、鸡蛋会、邦邦(Biang)会、祭祖节、五月二十八东岳庙会、六月鲁若等。其中以“擂台会”、“花儿会”和“纳顿会”最有特色。届时,人们不仅要载歌哉舞,欢庆节日,还要进行赛马、摔跤,耍武术等文体活动,进行物资交流,颇为热闹。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节,从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到九月十五日结束,被誉为世界上历时最长的狂欢节。互助、大通等地的鸡蛋会,在农历三月三、三月十八、四月八在寺庙举行。届时进香民众带许多鸡蛋赴会,除自食外,敲击作戏。会毕,满地蛋壳,如同一地冰雹,意为禳解一年雹灾,故称。

禁 忌

    土族忌讳过中秋节。中秋之夜人们要朝月亮撒一把草灰。土族忌讳吃骡、马、驴肉。到土族人家作客,忌讳到牲畜圈里大小便。同时忌讳数主人家的牛羊,认为这会影响畜群的发展。上炕就坐时忌讳坐到主人家的枕头、被子上。土族还有忌门的习惯,如生孩子、安新门、或家中有重病人时,要在大门旁边贴一方红纸,或在大门旁煨一堆火,外人不得进入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