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9084' limit 1青海特有的撒拉族风情_青海海东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青海特有的撒拉族风情

青海特有的撒拉族风情

青海畅游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09-06-01 23:07:00 | 来源:我的研究 | 目的地:海东
撒拉族是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系“散鲁尔”的变音,简称“撒拉”。在我国汉文文献中曾有“撒刺”、“撒刺儿”、“沙刺”、“沙刺簇”、“萨拉儿”、“撒拉尔”、“撒喇”等十多种译音称谓,邻近藏、汉、回兄弟民族通称“撒拉”,土族称作“撒勒昆”。1954年正式定名为“撒拉族”。分布于甘青地区。青海省撒拉族有8.8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4%,主要聚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县甘都镇,其他州、市、县也有散居。历史上曾在小范围内使用过“土尔克文”后逐渐消失,现通用汉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语组。基本上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生活习俗与当地回族相近。其先民来自中亚撒马尔罕,在青海落居已有700多年历史。早期多从事狩猎、伐木、畜牧业,自清代前期逐渐转向农业,至后期集镇、手工业随之出现,园艺业有了较大的发展。该民族吃苦耐劳,勤奋强悍,具有反压迫斗争的光荣传统。勇于开拓,善于多种经营,为开发青海、建设西北和丰富祖国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幽雅别致的撒拉庭院 

    撒拉族人家的住居既不同青海汉族的四合院,又不同于土族家的庄廓,而是一种别具特色的庭院。他们的院内一般都比较宽敞。多数人家的庭院,向阳的一面盖有平顶式的住房。房屋门面都雕有各种花纹图案,涂以清漆,颇为雅致。加之撒拉族爱好清洁,讲究卫生,院内总是收拾得干干挣净。院内的空地则或作果园,或作菜地。
    由于撒拉族善于种植栽培,巧于经营,庭院经济十分发达。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种有花椒、核桃、杏、梨、苹果、葡萄等果木,还种有辣椒、茄子、黄瓜、菲菜等各种蔬菜和花卉。每到春夏之际,庭院里奇花怒放,绿树成荫,环境宜人,而到了秋天,院内果实累累,香气扑鼻。平时,家中要是来了客人,他们就在庭院的果树下招待客人。

吃油香与刮碗子

    撒拉族人家,不论是城里的居民,还是乡下农户,一般都很讲究饮食。不要说是待客,就是平时人们的饮食,不仅要做到干净卫生,而且讲究花样翻新,美味可口。撒拉族的主食主要是面粉,因此面食的做法很多,讲究也多。例如焜锅、锅魁、卷卷,馍馍、馓子、果子、面片、拉面、散饭、绞团等等,名目繁多。其中用青油制作的各种油食最为拿手。如香甜酥软、香味四溢的油香,香脆可口、美观大方的馓子,色、香、味俱全的油果子,松软爽口的油绞团等,统称为“油香”。
    撒拉族热情好客,要是家中来了客人,他们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款待你。其中最常见的是吃“油香”和“刮碗子”。客人到家以后,撒拉族人家会首先给你端上一只制作精美、颇为讲究的“三炮台”茶碗(即底下一个小茶盘,中间一个小茶碗,上面盖有碗盖),茶碗里放有茯茶或花茶,还有冰糖、桂元等。然后冲上开水,让你慢慢地喝。接着端来炸好的“油香”叫你吃。

婚 礼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这是撒拉族人形容青年男女婚姻的一句俗话。这是因为撒拉族人民长期受宗教和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女青年成婚,须由“嫂计”(即媒人)作介绍,父母作主。解放以来,虽然己有许多男女青年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由恋爱,但结婚礼仪仍得按照传统的习惯进行。
    过去,撒拉族一般实行早婚制,女9岁,男12岁,就要承担婚嫁的“非日则”(神圣的天命)。从此,阿娜们不准出大门一步,只能整天待在闺房绣花或学做茶饭,等媒人登门说亲。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撒拉人不论男女,均以做媒为荣,认为每成全一件婚事,就等于积了立一座“米那勒”(宣礼塔)的功德。在撒拉族当中,男家看中了谁家的姑娘,首先邀来“嫂计”,致意女家。女家父母应允后,还要请其亲房叔伯俱至,其中阿舅的意见尤为重要。大家皆允之,然后再由媒人向女家送订婚茶一份和大耳环一对。茶叶是送给父母的,耳环是送给姑娘的。当日,女家做“油绞团”,又名油香,请来亲房叔伯与媒人同吃,表示婚事己定,决无反悔,并当场议定聘礼。早先一般送马两匹,或一马一骡,穷人则送牛四头,以及布匹、衣服等礼物,现在都改送穿、戴、用等生活用品。双方商定后,媒人带着余下的“油香”,送给男家,作为复命(如同汉族的婚书)。
    撒拉族的婚礼全在隆冬举行。除了这时节农活少,人手闲、粮油足、肉类肥而又好储藏外,主要还是人员全,所有外出的人均已陆续返家。嫁娶前,男家要向女家送去各种聘礼,然后择定吉日正式嫁娶。送彩礼时,声势虽大,礼并不多。送彩礼的人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八九十人,均为男人。一般人家,彩礼仅有细衣料一套(缎子或灯芯绒)、粗衣料一套(素布),还有一些化妆品,富户人家则多送一件长羔皮筒。女方给新郎也只回敬一双布鞋和一双绣花布袜。这是因为相传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与阿里成婚时,阿里家贫如洗,只有一升大麦,一个手推石磨和一床破旧的铺盖。法蒂玛非常寒心,哭着对父亲诉苦。先知对女儿耐心启迪,说人在世上,要知足,有这点家当,就应该感谢真主。法蒂玛听了,转忧为喜。撒拉族人民一直以此为榜样,忠实遵行。
    娶亲时,由新郎及其男亲备上骡马,前往女家迎娶新娘。至女家时,新郎及男亲都不进家门,而是坐在门外的场院里,由女家先用油香等茶食招待,饭后请到叔伯家住宿。次日,女家设宴招待,宴席仍在门外场院进行。席前先由阿訇诵“尼卡海”,即合婚经。诵经时,新郎跪在门外野地,新娘跪在家中炕上,阿訇站在院中高声诵经。诵毕,将一盘红枣、核桃、糖果等撒给门外众人。席毕新郎及男亲先回。阿娜出嫁这天,至亲好友,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幼纷纷赶来,坐在新娘身旁,一边看长辈给新娘梳妆打扮,一边专心致志倾听阿娜哭唱“撒赫稀”。
    到掌灯时分,梳妆好了的新娘,由至亲长辈二人搀扶,哭唱着缓缓退出大门,在门前的场院里绕走三匝,徐徐撒完一把粮食,象征家中五谷丰登,到婆家生根发芽,然后登上新郎家送来迎亲的骡马,带上面纱,由至亲中已婚的两名妇女陪伴,其它亲朋簇拥,浩浩荡荡径奔婆家。这时,女方村里早先嫁到男方村庄的妇女们,端着一盘盘香喷喷的“比里买亥”(油拌的面食),在村外的道旁热情迎接,并通风报信,密告本村“挤门”的情况,使送亲者有个精神准备。
    此刻,在新郎的大门口,村里的小伙子们挽袖露臂,准备“挤门”──阻挡新娘入门。送亲的一方认为,这天是新娘一生中最宝贵的日子,应该足不沾尘,由长辈直接抱入洞房;迎亲的一方却认为会有损于新郎身价,以后难使唤和驾驭新娘,硬要新娘下马步行。于是你冲我堵,兴高采烈,大喊大叫,互不相让,致使唤送亲人要把新娘带回去。但这不用担心,经长者对本村青年嗔怪一顿,对送亲者和颜悦色地赔个不是,客人们仍和好如初,一一返回,上炕入席。
    新娘就餐前,由至亲长辈作一番美好的祝福,然后用筷子揭开新娘的面纱,撒拉语叫“巴西阿什”。这双象征吉祥的筷子,新郎家一定要破费收回。餐毕,新郎家的妯娌们端一盆净水,前来向新娘索取喜钱。她们用筷子或手搅动盆里的水,让新娘把铜板丢在水中,象征婆家清白似水,愿新娘深扎根,结硕果。撒拉语称此为“盖吉尔桥依”。
    这时,年经人又纷纷起来,把新郎的父亲、哥哥、阿舅捉起来,满脸涂上锅灰,头戴破草帽,眼挂空心萝卜镜,用木棒抬起,或让骑牦牛转圈,热闹非凡,直到讨得一笔可观的喜钱方才罢休。接着就表演“骆驼戏”、“宴席曲”。
    第二天,在大庭广众中,娘家陈列陪送新娘的嫁妆,大伙儿一一观赏新娘精心刺绣的鞋袜、枕头等,并让其给新郎的至亲长辈们拜礼。为了表达对新娘家长及至亲们的深情厚谊,男方也拿出一部分钱财,予以酬谢。

“口细”

    “口细”是撒拉族唯一保存至今的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它小巧玲珑,长不过一寸,重不到一钱,在古今中外的各种乐器中,大概要算是体积最小的一种了。
    “口细”的构制十分简易;一根火柴杆粗的红铜(或白银)铸成马蹄形状,中间嵌一根极薄极细的黄铜片,尖端变曲。靠舌尖拨动或夹在牙缝中用指弹拨发音,以收敛嘴唇的大小和吹气的强弱,调节音量和掌握音符。其音量徽小得隔门难闻,音符起伏、跳动也不甚大,但听起来低回缠绵,如泣如诉,扣人心弦。
    撒拉族人民喜欢吹弹“口细”,妇女们更是爱不释手。在旧社会,封建礼教禁锢了人们的聪明才智,锁闭了人们的歌喉,撒拉族人民弹唱歌舞被视为违教非法,遭到指责和禁止,轻则罚款罚物、鞭打杖笞;重则倾家荡产,驱逐外乡。但唯独吹弹“口细”却不受任何制约。对此,流传着一段美妙的传说:
    早先,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哈山、胡才,双双阵亡在沙场,其母(先知的女儿)法蒂玛悲伤极了,哭得死去活来,后来声音全哑了,泪水全干了,便以“口细”代替,倾诉满腔的苦衷。所以撒拉人吹弹“口细”非但不忌讳,反当“圣行”遵行了。
    随着时光的推移,撒拉人吹弹“口细”,其意境更为深广隽永。旧社会,当男人们因徭役支差、扳筏贩商、从戎出征而远离家乡时,妇女们牵肠挂肚,惦念不已。每当夜阑人静,她们便三五成群,不约而同地聚到一起,在炕头上、院落中、桃树下、被窝里,偎头摩肩,尽情吹弹“口细”,满腔的忧愁、烦闷、焦虑、思念,一泻而出。久而久之,“口细”就成为人们聊以自慰的伴侣,随身携带,因而流传愈来愈广。如今,吹弹“口细”又添上了一层艳丽的色彩,成为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的一种媒介。人们中间流传着撒拉赛西巴尕和阿娜红花姑吹弹“口细”而结缘成亲的一段动人故事呢。

歌 舞

    能歌善舞的撒拉族人民,无论在婚嫁喜日,赶集赴会,劳动间隙,都曲不离口,舞不离身。他们的舞蹈虽说有些简单,又无甚器乐伴奏,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依秀儿玛秀儿》盛行在地处崇山峻岭、交通闭塞的循化孟达地区。全由男子表演,一般为二人,也可四人或多人表演。多在婚礼日表演。
    《依秀儿玛秀儿》,意为:瞧呀!向我身上瞧呀!主要是炫耀撒拉族青年男子英俊、剽悍、机灵、笃厚和洒脱。表演时豪情满怀,精神抖擞,你来我往,彼此相视,步履轻盈,神态飘逸,宛如一群展翅翱翔在蓝空的白鸽子。
    在田间地头表演的《阿里玛》,生动活泼,潇洒自如,别有一番美妙的情景。
    拔草季节,对撒拉族妇女来说,可谓唱歌跳舞难得的大好时光。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头顶绿“盖头”(纱巾),蹲在麦田里,起铲拔草,尽情歌唱。这时,浇水的小伙子们,趁机来到地边,以贴切的比喻,优雅的舞姿,边歌边舞。他们将俊俏的撒拉妇女比做“阿里玛”(海棠),唱道:
    阿里玛呀,
    播下的种子是白白的,
    出来的芽儿是绿绿的,
    开开的花儿是红红的,
    结下的果儿是黄黄的,
    呀呜──
    撒拉女,才象个阿里玛呀!

    拔草的妇女们听了以后,情不自禁地起身,就地自舞,伴以歌唱。一时,男舞女唱,女蹈男观,轮番交替。男女青年们全陶醉在一片欢乐幸福的海洋里,憧憬和向往着无限美好的未来。

禀性和交往

    撒拉人无论婚丧,全村的男男女女,以及远近的亲朋好友,拿上茯茶,冰糖、水果和钞票,即刻赶去恭贺、探望或者慰问悼念,分享欢乐,分担忧愁。东家也殷勤相迎,佳肴相待,临走时还送客人一块肉份子。
    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以农业为生。他们充分利用循化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耕种两季作物。黄河沿岸的川水地区盛产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撒拉人都是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能手,经营园艺和花卉的行家。循化花椒曾陈列于广州交易会,“金帅”、“元帅”苹果驰名省内外。撒拉人还从事林业、牧业、小手工业、商业、狩猎等。在汹涌澎湃、飞浪滔天的黄河里扳筏子,也是撒拉人的拿手本领,成为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头割了还到黄河里喝水”的强悍性格的鲜明牲。从青海高原的黄河源头,到甘肃宁夏、内蒙古,在奇形怪状、蜿蜒而泻的长河里,没日没夜地颠簸几个月,闯过数不清的暗礁、险滩、激流、漩涡……筏子客们时而拆筏独放,时而又扎筏排放;时而跳下刺骨的河水,一根一根地捞回独木,时而又坠下万丈深崖,打拆积木,如果没有超人的胆量,百折不挠的毅力,精湛娴熟的水性和丰富的操作经验,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呵!
    撒拉族定居循化后,与毗邻的各兄弟民族,尤其和甘肃河州回族人民交往频繁,和睦共处。因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无不受河州回族人民的影响。如服饰,撒拉族男子原来头戴卷沿羔皮帽,脚蹬半腰皮靴,身着恰木加(类似维吾尔族的恰袢),女子头戴青梭布。而今,男子普遍穿着白素布汗褡青夹夹,头戴黑、白顶帽;妇女头戴盖头(老人白色,中年黑色,青年绿色),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常在红衣上套件黑坎肩,脚穿绣花鞋袜。同时因撒拉族先民尕勒莽跟当地藏族头人襄木洒结亲攀缘,两族人民交往也多,所以撒拉族人民多少也仿效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如庄廓四角各立一块白石头,阿娜出嫁时手撒麦子,男方给送亲者打肉份子等。撒拉语中还吸取了不少的汉语词汇,其口音与河州方言如出一辙。

节 日

    由于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所以他们的节日也同信仰该教的其他民族一样。主要有:“开斋节”“圣纪节”和“古尔邦节”。
    开斋节,又叫“尔德节”,俗称过年。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在希吉拉历九月内斋戒,即每日自日升前到日落,禁绝一切饮食等。斋月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的次日即行开斋,为开斋节。此日要举行会礼和庆祝活动。如未见月,则继续斋戒,开斋节顺延(一般不超过三天)。
    圣纪节,又叫“圣忌节”,在希吉拉历的三月十二日。主要是纪念穆罕默德的诞生和逝世。节日活动有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生平事迹等。
    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或献牲节。希吉拉历十二月十日举行。届时,穆斯林要沐浴盛装,举行会礼,互相拜会,宰杀牛、羊、骆驼,互相馈赠以示纪念。

禁   忌

    撒拉族的禁忌主要同伊斯兰教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忌食猪肉和狗、马、骡、驴等不反刍动物的肉,一切动物的血,自死之物(包括牛羊在内)。一般不喝酒,不吸烟。到撒拉族人家作客,如要喝水、洗漱,须请主人代劳,切忌自己动手;吃油香、烙饼、馓子等,要先掰开,再吃;撒拉族宰牛羊时,旁人忌说“杀”,应说“宰”;撒拉族人家若有人去世应说“定了”,忌说“死了”。到清真寺参观时,一般不要进入礼拜堂,若想进去,应征得教长、阿訇的同意,并要脱去鞋子;在寺内不要吸烟、唱歌、或大声喧哗,更不要翻阅经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