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re `id`='11870' limit 1在中国最北端村子串门_黑龙江黑河游记攻略_山水旅游黄页
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攻略 > 在中国最北端村子串门

在中国最北端村子串门

黑龙江海林市长汀镇东北人家庭旅店 | 发布于2007-12-05 13:06:00 | 来源:转载 | 目的地:黑河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当我扎着红领巾的时候,这首古老的歌谣就经常在我和小伙伴儿中传唱。那时候根本没去在意鄂伦春居住的那片大森林与自己当时生活的云南大山之间到底有多远。当我开始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从老师的口中得知鄂伦春居住的那片大森林,那片高高的兴安岭在我国版图的最北端。站在老师悬挂在黑板上的地图前,我伸出手使劲地张开手掌,用大拇指和中指尖去丈量红土地与黑土地之间的距离,竟然要四、五扎呢。大学时代,迟子健的小说集《北极村童话》让我对大兴安岭有了最初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个地处中俄边境的小村庄——北极村充满了向往。后来,我随父母回东北老家探望爷爷。在哈尔滨期间,我向堂哥堂姐打听漠河乡、打听北极村。他们全都惊愕地看着我,十分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提到漠河那个寒冷异常的地方。当时在我所获得的信息中北极村实在是远得遥不可及,仿佛它真的在地球的北极,我一辈子都无法到达。直到2006年的春节,我和老公终于来到了中国的北极,地处大兴安岭深处的漠河乡北极村,走入了我憧憬多年的童话世界。  漠河乡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七星山脚下,辖区地处东经122°21′05″~122°21′31″,北纬53°27′00″~53°33′30″。漠河村(现名北极村)1860年(清咸丰十年),开始有人居住,为通往老沟金矿的一个小驿站,全村有农户243户,1936人。漠河县是中国最北部的一个边境县份,波澜壮阔的黑龙江从她的源头流来,屈曲东南流经县境北部245公里。这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河流纵横,地上林木茂密、地下矿藏丰富,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以产金著称于世。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向东部扩张,入侵富饶的黑龙江流域。在300多年前,中国军民展开了抗击沙俄的反侵略斗争,经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将沙俄侵略者赶出了黑龙江沿岸,以《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使黑龙江流域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和安宁。1858年,沙俄再次入侵,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使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沙俄占用,黑龙江由中国的内河变为界河。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漠河大事记:
  1900年“庚子俄难”,沙俄占领漠河金矿。
  1934年,日军占领漠河。
  1945年8月,全歼日本侵略者。
  1947年漠河解放。
  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
    以上资料是我趴在火炕上从《漠河县志》上摘抄下来的。
交通:
从哈尔滨去漠河县,可乘N41次列车,全线运行1194公里,耗时21小时左右。
在哈尔滨出发的时间是21:54,到达终点站漠河县的时间是第二天18:30,途径的大站有大庆、齐齐哈尔、加格达齐、嫩江。因车窗外自始至终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火车有一段驶出黑龙江省,奔跑在内蒙古的广袤大地上我竟浑然不觉,还是老公提醒我加格达齐隶属于内蒙。车窗外一路闪过的是茫茫雪海和丛林,窗玻璃上结有2~3公分厚的白霜。车厢内却暖意浓浓,温度竟高达零上28度,身上的衣服能脱的都脱了,有些旅客脱得只剩衬衣衬裤。
在火车上晃荡了21个小时,于第二天的傍晚到达漠河县。走出出站口有很多当地的司机上来主动搭讪要送我们去北极村,一下子解除了我们当晚不能达到目的地的顾虑。先去售票厅购买两天后的返程票,在候车室里遇见许多游客打扮的人们(那时还不知道称呼他们为驴友)。有热心的人告诉我去北极村的路况很好,大约90公里的路程,夜间行车基本没有危险性。
最终我们以每天200元的价格包租了一辆长安之星,司机师傅姓戴,后来两天他给我们充当了导游。
    必须提一下,那么大的漠河县火车站竟然没有室内卫生间,我晕!!!   
穿着:
  去严寒地区旅游,穿着是十分重要的。当时我们也没有任何户外的装备,只能是平时的衣服一层套一层的穿。按我的经验,穿在身上的衣物是在青岛时穿着的双倍即可,两双厚袜子、两条羊绒裤、两件羽绒服、两层手套、两层帽子。北极村的室内外温差高达五、六十度,在室外玩时穿上所有的衣服,回到室内脱去一层就行,很方便。照片中的我们各个穿得象北极熊,很有意思吧。鞋子要比平常穿的大两号,这样才能套两双袜子,垫两双鞋垫。
住宿:
  在北极村我们入住的是个复员军人开办的家庭小旅店,店主名为孙戈,电话:13845708113、13339377818。孙戈是倒插门到北极村的,小两口花费3万元购买下这所木刻楞房子,改造后开办了这个家庭小旅店,住宿费30元/人天。小两口很精明也很勤快,基本是有求必应,但遗憾的是他家只有一个洗脸盆,二十多个游客共用一个脸盆,那个感觉差极了。当时看到有杭州的游客使用自带的折叠脸盆,羡慕得我眼珠子都绿了。事实上在北极村投宿,最好的一家旅店是:中国最北之家。据说这家旅店建在我国纬度最北的地方,是北极村最北的能住人的建筑,还经过专家的经纬度验证呢,意义很大啊。而且这家旅店的环境和卫生条件是北极村所有家庭旅店最好的。遗憾的是我们去时它正在装修。无论住谁家,暖和的程度是一样的。我在孙戈家的两晚,炕热得使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吃喝:
  因为北极村的严冬不产蔬菜,所有的蔬菜都需从漠河县运来,所以菜价很高。店主会推荐你吃黑龙江里的什么什么鱼,千万别吃。整个冬季黑龙江江面都结着厚厚的冰,厚得能跑汽车,上哪能打鱼去!在冰面上钻个窟窿钓两条小鱼那是做秀给游客看的。在北极村最好吃当地老乡顿顿吃的家常菜,酸菜炖粉条、地三鲜、炒大白菜、红烧土豆等等,吃这些不会让你结账时心理不舒服。旅店客厅的餐桌上有永远都吃不完的瓜子花生,没有了可以找店主要。全国各地互不相识的驴友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喝着茶水,天南地北地唠着家常,这茶话会很有意思。晚上临睡前可以让店主在烧炕的灶坑里放几个生土豆,第二天早上醒来,满屋烤土豆的香味诱惑得人想流口水。到北极村就是去感受寒冷的,到底有多冷,单凭数字是无法想象的。看看这几张照片吧,发上我的特写不是让大家欣赏我脸上的斑点和眼角的皱纹,而是让大家看看我的眼睫毛、眉毛和飘在帽子外面的几根头发。这双“熊爪”是老公的手。从室内出来他手上散发出来的热气遇冷结成白霜,他的手套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迅速由黑变白。
2、北极光
  所有的旅游书籍上都介绍在北极村可以欣赏到光耀天地、奇异瑰丽的北极光,本人认为那只是个传说。这种神奇的天文现象,在漠河也只有每年的夏至前后9天可能出现。注意是可能出现,不是肯定出现。我询问一位在北极村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大娘,她告诉我她一生中只看到过两次。只好用北极村的日出和漠河县北极星广场上的北极星来冒充北极光了!北极村的冬天里太阳从东南方懒懒的升起,在雾蒙蒙的天空画个弧之后,又在西南方隐去了,太阳好像不发光,也不发热,只是低低的悬浮在空中。
3、北国边陲第一哨
  这里是我国北部边陲的一个嘹望哨,建有嘹望塔、营房和中俄会晤室,驻扎着一个排的士兵。塔楼是六面柱体,共七层,91阶钢板台阶直通塔顶(老公一步步数出来的),塔顶架设有高倍望远镜,时刻有一名战士在观察江对岸的俄罗斯阿穆尔洲伊格娜恩依诺村的情况。我上去时正巧站岗的是一名山东济南籍的小战士,和他套了近乎后他允许我和他合影留念。同去的朋友再提出合影时,他以违反纪律拒绝了。我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对岸的情况,非常想看看俄罗斯大婶的样子,可是二十分钟过去了,对岸的村庄只见炊烟不见人影。
  站在塔顶可以俯视整个兵营的全貌。能看出来战士们平时管理严格,连小小的院落都收拾的整齐洁净。没想到吧,花坛和道路两边的隔栏是雪堆起来的。
  老公是军人,特意在界碑前庄严敬礼。引言: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烈马,一呀一杆枪…”,当我扎着红领巾的时候,这首古老的歌谣就经常在我和小伙伴儿中传唱。那时候根本没去在意鄂伦春居住的那片大森林与自己当时生活的云南大山之间到底有多远。当我开始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从老师的口中得知鄂伦春居住的那片大森林,那片高高的兴安岭在我国版图的最北端。站在老师悬挂在黑板上的地图前,我伸出手使劲地张开手掌,用大拇指和中指尖去丈量红土地与黑土地之间的距离,竟然要四、五扎呢。大学时代,迟子健的小说集《北极村童话》让我对大兴安岭有了最初的了解,也让我对那个地处中俄边境的小村庄——北极村充满了向往。后来,我随父母回东北老家探望爷爷。在哈尔滨期间,我向堂哥堂姐打听漠河乡、打听北极村。他们全都惊愕地看着我,十分不理解我为什么会提到漠河那个寒冷异常的地方。当时在我所获得的信息中北极村实在是远得遥不可及,仿佛它真的在地球的北极,我一辈子都无法到达。直到2006年的春节,我和老公终于来到了中国的北极,地处大兴安岭深处的漠河乡北极村,走入了我憧憬多年的童话世界。  漠河乡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七星山脚下,辖区地处东经122°21′05″~122°21′31″,北纬53°27′00″~53°33′30″。漠河村(现名北极村)1860年(清咸丰十年),开始有人居住,为通往老沟金矿的一个小驿站,全村有农户243户,1936人。漠河县是中国最北部的一个边境县份,波澜壮阔的黑龙江从她的源头流来,屈曲东南流经县境北部245公里。这里山清水秀、层峦叠嶂、河流纵横,地上林木茂密、地下矿藏丰富,在中国近代史上曾以产金著称于世。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向东部扩张,入侵富饶的黑龙江流域。在300多年前,中国军民展开了抗击沙俄的反侵略斗争,经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将沙俄侵略者赶出了黑龙江沿岸,以《尼布楚条约》正式划定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使黑龙江流域保持了长期的稳定和安宁。1858年,沙俄再次入侵,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瑷珲条约》,使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为沙俄占用,黑龙江由中国的内河变为界河。对此,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漠河大事记:
  1900年“庚子俄难”,沙俄占领漠河金矿。
  1934年,日军占领漠河。
  1945年8月,全歼日本侵略者。
  1947年漠河解放。
  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
    以上资料是我趴在火炕上从《漠河县志》上摘抄下来的。
交通:
从哈尔滨去漠河县,可乘N41次列车,全线运行1194公里,耗时21小时左右。
在哈尔滨出发的时间是21:54,到达终点站漠河县的时间是第二天18:30,途径的大站有大庆、齐齐哈尔、加格达齐、嫩江。因车窗外自始至终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火车有一段驶出黑龙江省,奔跑在内蒙古的广袤大地上我竟浑然不觉,还是老公提醒我加格达齐隶属于内蒙。车窗外一路闪过的是茫茫雪海和丛林,窗玻璃上结有2~3公分厚的白霜。车厢内却暖意浓浓,温度竟高达零上28度,身上的衣服能脱的都脱了,有些旅客脱得只剩衬衣衬裤。
在火车上晃荡了21个小时,于第二天的傍晚到达漠河县。走出出站口有很多当地的司机上来主动搭讪要送我们去北极村,一下子解除了我们当晚不能达到目的地的顾虑。先去售票厅购买两天后的返程票,在候车室里遇见许多游客打扮的人们(那时还不知道称呼他们为驴友)。有热心的人告诉我去北极村的路况很好,大约90公里的路程,夜间行车基本没有危险性。
最终我们以每天200元的价格包租了一辆长安之星,司机师傅姓戴,后来两天他给我们充当了导游。
    必须提一下,那么大的漠河县火车站竟然没有室内卫生间,我晕!!!   
穿着:
  去严寒地区旅游,穿着是十分重要的。当时我们也没有任何户外的装备,只能是平时的衣服一层套一层的穿。按我的经验,穿在身上的衣物是在青岛时穿着的双倍即可,两双厚袜子、两条羊绒裤、两件羽绒服、两层手套、两层帽子。北极村的室内外温差高达五、六十度,在室外玩时穿上所有的衣服,回到室内脱去一层就行,很方便。照片中的我们各个穿得象北极熊,很有意思吧。鞋子要比平常穿的大两号,这样才能套两双袜子,垫两双鞋垫。
住宿:
  在北极村我们入住的是个复员军人开办的家庭小旅店,店主名为孙戈,电话:13845708113、13339377818。孙戈是倒插门到北极村的,小两口花费3万元购买下这所木刻楞房子,改造后开办了这个家庭小旅店,住宿费30元/人天。小两口很精明也很勤快,基本是有求必应,但遗憾的是他家只有一个洗脸盆,二十多个游客共用一个脸盆,那个感觉差极了。当时看到有杭州的游客使用自带的折叠脸盆,羡慕得我眼珠子都绿了。事实上在北极村投宿,最好的一家旅店是:中国最北之家。据说这家旅店建在我国纬度最北的地方,是北极村最北的能住人的建筑,还经过专家的经纬度验证呢,意义很大啊。而且这家旅店的环境和卫生条件是北极村所有家庭旅店最好的。遗憾的是我们去时它正在装修。无论住谁家,暖和的程度是一样的。我在孙戈家的两晚,炕热得使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吃喝:
  因为北极村的严冬不产蔬菜,所有的蔬菜都需从漠河县运来,所以菜价很高。店主会推荐你吃黑龙江里的什么什么鱼,千万别吃。整个冬季黑龙江江面都结着厚厚的冰,厚得能跑汽车,上哪能打鱼去!在冰面上钻个窟窿钓两条小鱼那是做秀给游客看的。在北极村最好吃当地老乡顿顿吃的家常菜,酸菜炖粉条、地三鲜、炒大白菜、红烧土豆等等,吃这些不会让你结账时心理不舒服。旅店客厅的餐桌上有永远都吃不完的瓜子花生,没有了可以找店主要。全国各地互不相识的驴友围坐在一起嗑着瓜子,喝着茶水,天南地北地唠着家常,这茶话会很有意思。晚上临睡前可以让店主在烧炕的灶坑里放几个生土豆,第二天早上醒来,满屋烤土豆的香味诱惑得人想流口水。到北极村就是去感受寒冷的,到底有多冷,单凭数字是无法想象的。看看这几张照片吧,发上我的特写不是让大家欣赏我脸上的斑点和眼角的皱纹,而是让大家看看我的眼睫毛、眉毛和飘在帽子外面的几根头发。这双“熊爪”是老公的手。从室内出来他手上散发出来的热气遇冷结成白霜,他的手套在一分钟的时间里迅速由黑变白。
2、北极光
  所有的旅游书籍上都介绍在北极村可以欣赏到光耀天地、奇异瑰丽的北极光,本人认为那只是个传说。这种神奇的天文现象,在漠河也只有每年的夏至前后9天可能出现。注意是可能出现,不是肯定出现。我询问一位在北极村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大娘,她告诉我她一生中只看到过两次。只好用北极村的日出和漠河县北极星广场上的北极星来冒充北极光了!北极村的冬天里太阳从东南方懒懒的升起,在雾蒙蒙的天空画个弧之后,又在西南方隐去了,太阳好像不发光,也不发热,只是低低的悬浮在空中。
3、北国边陲第一哨
  这里是我国北部边陲的一个嘹望哨,建有嘹望塔、营房和中俄会晤室,驻扎着一个排的士兵。塔楼是六面柱体,共七层,91阶钢板台阶直通塔顶(老公一步步数出来的),塔顶架设有高倍望远镜,时刻有一名战士在观察江对岸的俄罗斯阿穆尔洲伊格娜恩依诺村的情况。我上去时正巧站岗的是一名山东济南籍的小战士,和他套了近乎后他允许我和他合影留念。同去的朋友再提出合影时,他以违反纪律拒绝了。我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对岸的情况,非常想看看俄罗斯大婶的样子,可是二十分钟过去了,对岸的村庄只见炊烟不见人影。
  站在塔顶可以俯视整个兵营的全貌。能看出来战士们平时管理严格,连小小的院落都收拾的整齐洁净。没想到吧,花坛和道路两边的隔栏是雪堆起来的。
  老公是军人,特意在界碑前庄严敬礼。
旅游线路推荐
哈尔滨-雪乡三日游588

元起

酒店预订推荐
海林市长汀镇雪乡景区东北人家庭旅店120

元起

旅游景点推荐
羊草山180

元起

威虎山50

元起

镜泊湖80

元起

漠河50

元起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母树林10

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