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交通资讯 > 北京云居寺观览记

北京云居寺观览记

发布于2021-01-25 15:15:00 | 来源: | 资讯分类:交通资讯

云居寺古塔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距市中心70公里。其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寺院坐西朝东,环山面水,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20世纪40年代毁于日军炮火,新中国成立后曾两次大规模修复。如今,云居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居寺与平西抗日根据地

房山位于北京西南部、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包括良乡、宛平、房山、昌平等12个县的北平西部地区,成为八路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前沿阵地。当时房山是“前沿中的前沿”,犹如在日寇肋部插上一把尖刀,直接威胁着北平、天津以及平汉铁路等日寇统治中心,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荣事迹和感人故事。

云居寺位于平西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也被日军视为眼中钉、肉中刺。1939年至1942年间,日军先后派飞机到房山侦查八路军指挥机关所在地,并曾出动轰炸机三次空袭云居寺,使其变成残垣断壁,只剩下天王殿前弹痕累累的拱形山门和几座古塔。云居寺拱形山门由11块汉白玉组成,已有千年历史。日军轰炸后,山门正面弹痕有10多处,右下端两块起支撑作用的石料被炸得仅剩三分之一,石料连接处仅剩10厘米左右,仿佛用劲一推即会倒塌,但它一直屹立不倒。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云居寺于1985年和1999年两次得到大规模重修,恢复到原寺庙的95%规模。云居寺曾有一个说法:“山门不倒,寺必重修。”其被毁又被重修,应验了这句广泛流传的话。

云居寺内有一块嘉庆御碑。清朝嘉庆皇帝曾两次到云居寺,第一次是嘉庆十四年(1809年)秋,他留下一首诗《云居寺瞻礼二十韵》,其中写道:

遂莅古云居,崇麓瞻层阁。

境接小西天,华严隋季凿。

石洞隐嶔崎,经版藏邃壑。

世尊现法身,七宝缀璎珞。

第二次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他留诗《再游云居寺》:

西域花宫曾驻鞯,重来又值暮春天。

云居有境真超俗,世相未除漫问禅。

兼爱止仁原一理,修儒习释总随缘。

瓣香瞻礼抒虔祝,岁稔民安教化宣。

嘉庆皇帝第二次到云居寺并题诗后,将这两首诗刻在了一统卧碑上,立于云居寺。他擅长书法,但是不像其父乾隆皇帝那样到处题诗留记,所以这统卧碑十分珍贵。

日军轰炸云居寺时,一块弹片划到碑身,将第二首诗中“雲”字下半部分的“云”削去了。但弹痕形状恰如一朵祥云,托着剩下的雨字头,意思未变。因此有“掉字不改意”之说。

云居寺有“三绝”

第一绝:千年石经。隋朝之前,中国有过两次灭佛运动,一次是北魏太武帝时期,一次是北周武帝时期。每一次灭佛,都要毁寺、焚经、驱僧。为使经书不焚于烈火,一位名叫慧思的高僧发愿将佛经刻在石头上,以便永久保藏。慧思的徒弟静琬继承师父遗愿,在隋大业年间开创云居寺,建寺之初就开始在石板上刻经,直到其唐贞观十三年(639年)圆寂。静琬圆寂后,他的继承者历经隋、唐、辽、金、元、明、清七朝,绵延千载,继续这一事业,直到明末清初才算告成。

云居寺石经主要保留在两处。一处在云居寺对面的石经山上。在石经山半山腰,开凿有9个藏经洞,其中8个洞为封闭式,装满经板后用石堵门,以铁水浇铸。只有一个规模最大的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有静琬最初刻的146块石经板,嵌在洞的四壁。洞内还有4根八角形立柱,柱上雕有佛像1056身,故称千佛柱。9个山洞内共藏经石4195块。另一处在寺内的地宫中。该地宫于1957年被发现,内有石经10083块。

云居寺所藏石经数量众多、规模宏达,共14278块,镌刻佛经1122部、3572卷。据不完全统计,石经共计3500万字,字字工整俊秀,荟萃了众多书法风格,经专家考证,竟无一错字、漏字。这一庞大工程历经1039年不间断,且完整保存,不愧为世界奇迹、佛经之最,被誉为“石刻长城”“北京敦煌”。

在云居寺内,坐落着静琬大师的墓塔。静琬圆寂于唐贞观十三年,生前留下遗言,石经没有刻完,不准掩埋遗骨。直到辽代通理大师于辽大安九年(1093年)基本完成了刻经大业,才把静琬的骨灰葬于墓塔。

第二绝:明代纸经。云居寺藏有两万多卷纸经,为明代刻印本和手抄本。其中尤以《大方广佛华严经》最为引人注目,寺内还为此特辟了一间屋,用来陈放它。此经乃妙莲寺比丘祖慧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刺破自己的舌头蘸血写成,被誉为“舌血真经”,共计80卷、60万字,十分震撼,尤为珍贵。在史料中,“刺血为墨”被看作古代僧人表达对佛祖虔诚之心的方式。此外,云居寺所藏纸经中还有15卷藏汉合璧经卷,是中国最早的汉文横排版印刷品。

第三绝:清代木经。在刻板技术尚未发明以前,佛经都靠手抄,木刻佛经在宋代以后才出现。宋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有木刻佛经,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都失传了。据专家考证,如今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的木刻大藏经只有两部。一部木刻大藏经叫《高丽藏》,现存韩国伽耶山海印寺。另一部是《龙藏》(又称《乾隆版大藏经》),由清政府下令刊刻出版,是现存唯一的汉文木刻大藏经。《龙藏》就在云居寺内,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至乾隆三年(1738年),共7160卷,由7.9万多块木板构成,内容极为丰富,集佛教传入中国后至乾隆时期译著之大成。这些木板经都是用上等梨木雕刻而成,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像,皆雕刻精美,版面规整,十分美观,堪称我国木板经书之最。

云居寺有“四宝”

第一宝:毗卢佛像。进入云居寺的第一个院落,眼前是写着“千年古刹”四个大字的牌楼。再向前便是云居寺的主殿毗卢殿,店内供奉着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佛教中经常会提到“三身佛”,即法身“毗卢遮那佛”、应身“释迦牟尼佛”、报身“卢舍那佛”。佛教中有一个精妙的比喻:法身佛如明月,报身佛如月之光,应身佛如月之影。即使月光暗淡了,月亮的影子不见了,但月亮依旧存在。就是说法身毗卢遮那佛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永远存在,可见其在佛教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毗卢遮那佛又叫大日如来。云居寺毗卢殿内供奉的毗卢遮那佛为明代铸造的紫铜佛像,重达4.5吨,是国家一级文物。

第二宝:古钟。在毗卢殿的院落中还有一大宝物,便是北侧钟楼内的铜钟。此钟铸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高1.75米,直径1.42米,重1700斤,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在这口大钟上还铸有铭文:

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这几句铭文,讲了敲击此钟可以消除烦恼,增长智慧,所以一向十分有名,人们都愿到此撞一撞带有如此铭文的钟。云居寺的钟声曾非常有名,该寺古楹联曰:

林外钟声开宿霭,阶前幡影映朝晖。

以此来形容云居寺古钟的雄浑、悠扬。

第三宝:古塔。云居寺有南北两座辽塔对峙。南塔又称藏经塔,藏有石经的地宫就在该塔下面。原来的南塔已毁,现在的南塔是根据民国时期的南塔照片于2014年复建的。复建南塔为11层密檐式青砖塔,高30米,是我国首个复建成功的古塔。北塔原名舍利塔,又叫罗汉塔,高30米。其下部为楼阁式、上部为覆钵式、最上为金刚宝座,集三种建筑造型于一体,极为少见,极具特色。塔的下部是八角形须弥座,覆有佛偈砖,每一块砖上都有偈语,即佛说过的话:

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

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1989年修复北塔时,原来的佛偈砖需要更换,可是,没有一家砖窑可以烧制出佛偈砖。后来,施工人员无意中在塔旁不远处挖出了辽代建筑北塔时留下的177块佛偈砖,用了176块,只剩下一块,似乎这些佛偈砖就是为千年后修复该塔而储备的。这些佛偈砖镶嵌到塔基上,与塔浑然一体,重现了原塔的辽代风格和魅力。

北塔四周各建有一座3米多高的方形小唐塔。4座唐塔都有明确纪年,为唐景云二年(711年)至开元十五年(727年)所建。景云二年所建宝塔最早,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北京最老的唐塔。开元十五年所建宝塔内壁雕刻有一个供养人,此人深目高鼻,服饰线条细腻流畅,反映了当时唐朝与中西亚交流广泛。现在北京存有唐塔不足20座,云居寺的唐塔尤为珍贵。

第四宝:佛舍利。云居寺的最后一座院落是大悲殿所在地,这是全寺最高的地方,院中古树参天,银杏树与菩提树使这里多了几分清幽。在大悲殿南侧的殿内,可以看到展出的佛舍利。这是上世纪70年代附近村庄出土的佛舍利,十分珍贵,但不是云居寺原有的佛舍利。

云居寺原有的佛舍利现藏于首都博物馆。有这样一段传说:1981年11月27日,云居寺保管所的工作人员在清理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地面时,发掘出一方石函,内有石函、银函、玉函,函函相套,严密封存。在5号白玉函内,有两粒“赤色,为小米粒般大小的佛舍利,旁边还伴着两颗珍珠”。经专家考证,这两颗舍利为释迦牟尼肉身舍利,与北京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陕西法门寺的佛指舍利并称“海内三宝”。据载,当年,云居寺(当时叫智泉寺)静琬法师组织篆刻石经,隋炀帝得知后,将皇宫内珍藏的3颗佛舍利赐予静琬,作为褒奖。静琬得到佛舍利后,用长宽各30厘米、通高24厘米的青石函保存,将其埋在石经山雷音洞内,石函上刻有36个楷书铭文:

大隋大业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已朔,八日甲子,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永持永劫。

隋大业十二年即616年,距今已1400余年。

当时安置了3颗佛舍利,但1981年出土时,为何只有两颗佛舍利?据记载,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云居寺达观禅师在清理雷音洞时,发现了安放舍利的石函。佛宝出世,轰动朝野。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下旨将3颗舍利迎入皇宫供奉三日。宝函归还后,达观禅师发现函内舍利被两个羊脂玉函封藏,数量少了一颗,却多了两颗珍珠。他将舍利再次埋藏,同时采用了五层石函,并在最外层的汉白玉石函函盖内篆刻了一则愿偈:

我感佛恩故,愿护佛舍利。若所藏所出,必经我心目。若违我本誓,更无藏出者。仰求圣凡等,共证我愿力。是力若不坚,当坠无间狱。

从这则愿偈看,达观禅师应该是在证明自己的清白,也说明入宫时是3颗舍利,出宫时成了两颗舍利。

云居寺藏宝无数

除上述文物古籍外,云居寺还有大量珍贵藏品,有待研究、发掘。

清朝末期曾有过四大奇案,其中之一是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讲的是,清末余杭士子杨乃武应乡试中举,摆宴庆贺。房客葛小大妻毕秀姑颇有姿色,人称“小白菜”。她本是葛家童养媳,曾在杨家帮佣,与杨乃武早有情愫,碍于礼义名分,难成眷属,只得各自婚娶。余杭知县刘锡彤曾为滥收钱粮敛赃贪墨,被杨乃武联络士子上书举发,断了财路,心怀怨隙。其子刘子和用迷药奸污了毕秀姑,又将其丈夫葛小大毒死。刘锡彤为保住儿子性命和发泄私愤,便移花接木,把杨乃武骗至县衙,严刑逼供,以“谋夫夺妇”定拟,问成死罪。杨乃武姐姐杨淑英、妻子詹氏不服,屡屡上诉,但官官相护,不予翻案。最后,告至慈禧太后处,才得以昭雪。云居寺珍藏着光绪元年(1875年)十月三十日大臣沈家本上书光绪皇帝关于复议《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卷》奏折的副本。奏折上主要记述了余杭县令刘锡彤、浙江学政胡瑞兰、浙江巡抚杨昌俊、给事中边宝泉等四位官员在审理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件后,上报朝廷时四份奏折的不同之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屈能够平反昭雪,就是以这份奏折为依据。该奏折全部以蝇头小楷书写,字迹工整美观,共7页、1175字。

云居寺藏有董其昌书法石刻精品“宝藏”二字。董其昌是明代后期的大书画家,曾任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还当过泰昌皇帝朱常洛的老师。天启、崇祯年间,董其昌资助刻石经《华严经》《法宝坛经》《四十二章经》等10余部,于雷音洞左侧新开一小洞,砌石为墙,将所刻石经藏入,并题名“宝藏”二字,勒石镶嵌于此洞门楣上。

云居寺完好保存着北京地区最大的紫铜制“千人舍粥锅”。这口大锅直径2.3米,重1380斤。历史上云居寺就有腊八舍粥的传统。每逢腊八节,十里八乡的老百姓都会放下家里的农活,赶过来喝上一碗腊八粥,祈求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云居寺门前广阳河上存有一座古桥“断龙桥”,一直使用至今。断龙桥长11.8米,宽6.3米,古时是往来云居寺的必经之桥。桥用花岗石建造,为四墩五孔石平桥。俯视桥墩呈船形,中孔横梁两侧各有一石刻螭状吸水兽头。桥面由条石铺砌,逐年加铺几十厘米,从而使桥面“长高”了不少。

云居寺,以其幽静的地理环境、迷人的秀丽风光、浓郁的佛教文化,以及众多国宝级文物,等待着人们去探索与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