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资讯 > 地方资讯 > 唐山市给力“文化名城”建设

唐山市给力“文化名城”建设

发布于2011-02-11 09:32:00 | 来源:河北新闻网 | 资讯分类:地方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汤润清)17天破5亿——去年7月中下旬,由唐山广播电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出品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创下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奇迹。与此同时,文化体制改革后成立仅一年的唐山演艺集团演出600多场,收入突破700万元。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产业正成为唐山经济增长中日益崛起的绿色板块,“软实力”产生了“硬效益”。
  按照中央和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唐山市把建设文化名城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十一五”期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1%,高于GDP年均增速4.7个百分点。
  作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领跑者,唐山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已经积累了一套成熟的经验:财政支持力度不变,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一系列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措施,使各院团改革实现“软着陆”。截至目前,唐山市在全省率先整合市直5个国有文艺演出院团,组建了唐山演艺集团公司;归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成立了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深化新闻媒体改革,成立唐山广播电视台;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健全和完善了文化市场执法队伍……通过项目式推进和管理,使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由点到面迅速展开,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体制改革带来传统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一批承载唐山文化形象的品牌凸显集聚效应。以《唐山大地震》为开端,电影《大唐曹妃》,电视连续剧《节振国》、《百年开滦》、《滦州起义》、《成兆才》等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精彩推出;成功举办七届的中国评剧艺术节推出70余台新剧目,成为全国知名节庆品牌;社区文化艺术节已连续举办9届,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大餐;连续多年举办的“百场大戏唱新春”等系列文化活动喜庆热烈,成为城乡百姓节日生活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唐山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也呈蓬勃之势。首先依托“近代工业摇篮”百年基础,唐山工业文化项目建设方兴未艾:总投资30亿元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项目,在一期“中国北方近代工业文化博览园”建成开放的基础上,二期工程“老唐山风情小镇”主体完工;投资3.5亿元的中国近代工业博物馆暨启新记忆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2.5亿元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将于近期开工。与此同时,唐山着力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唐人文化园、滦州古城、曹雪芹主题文化公园、三屯营古城、兴国寺、龙泉寺等一批历史文化项目和以清东陵景区、唐山湾国际旅游岛等22个项目为重点的文化旅游项目加速推进,旅游部门表示,其精心打造的历史文化游、滨海休闲游、红色文化游、自然生态游4条黄金旅游线,有望在2015年将旅游收入由目前的76亿元增加到160亿元。
  “文化产业说到底是文化,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激情更需要思考。”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彦洪告诉记者,唐山市《“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十二五”期间,全市计划实施文化产业项目1000个、总投资600亿元以上,其中今年完成投资12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