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求碑

王仁求碑

    王仁求碑,在安宁县大石庄,立于唐代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距今已近1300年。碑高约2.81米、宽1.5米,凡34行,每行53字,碑额10字。碑文...[查看详情]

景点类型:其它 

开放时间:

景点地址:昆明市安宁市 查看地图

10元

立即预订

门票/旅行社
支付方式
票面价格
山水价
操作

暂无旅行社提供此门票的预订
景点介绍

    王仁求碑,在安宁县大石庄,立于唐代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距今已近1300年。碑高约2.81米、宽1.5米,凡34行,每行53字,碑额10字。碑文及额均正书。王仁求是唐臣,但立碑时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故碑额题为“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此碑清代以前未见著录。乾隆年间,金石学家王昶来云南,阅省志,知唐刺史王仁求墓在安宁葱蒙卧山,墓久废,碑尚存。请人拓归,并加题跋,收于《金石萃编》卷62。自此,流传渐广。  

  碑文为成都闾丘均撰,王仁求长子王善宝书。闾丘均是唐初著名文士,杜甫在成都时与他过从甚密,杜甫还极力赞赏他的文墨:“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这位闾丘均,还常写碑文,且作得很好,“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杜工部集》卷14,《赠蜀僧闾丘师兄》)从王仁求碑看,词藻瑰丽,文笔优美,与杜甫对他的评价是符合的。  

  在长达1600余字的碑文中,闾丘均详细叙述了王仁求的家世、才干和业绩。其要点是:王仁求,安宁郡人,出身官宦之家,少聪慧,习文练武,及长,“有运理群物之才,怀嘉保边裔之略。”后任河东州刺史,加上护军,他能注意利用山林水泽之利发展生产,“训以生聚之方,开其资财之道”,“庶心咸服,异俗争归”,一时称为“贤吏”。  

  王仁求虽处边庭,却处处关心唐王朝的疆土开拓,曾以此处土地肥美,生产丰饶为由,于龙朔中(约公元662年),建议唐王朝对云南“宜郡县以从事”。唐咸亨间,阳瓜州(今巍山县北)刺史(蒙 诏主)蒙俭,对姚州发动军事进攻,王仁求慨然率领劲旅身先士卒,为唐王朝奋力作战。咸亨五年,王仁求病殁,终年44岁。其子王善宝袭父职,也受到唐王朝的信任,曾“宿卫京都”。王仁求活动的年代,云南正处于两 没落,南诏逐渐兴起之际。碑文虽为王仁求而写,却涉及当时云南的重大史实,从多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碑文夹有许多武则天时代改造的新字,足见王善宝等是如何执行和贯彻唐王朝的政令。碑文“字画古劲”,反映了中原文化在连续的传播。此碑现已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有碑亭。


交通指南

相关线路

景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