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

大明寺

AAAA 级景区

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冈中峰,它以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依山面水,享有“淮东第一胜境”的盛名。众多的文物古迹,迷人的山水景观,是集佛教庙宇、文物...[查看详情]

景点类型:寺庙 

开放时间:7:30—17:15

景点地址:江苏扬州平山堂路8号 查看地图

45.00元

立即预订

门票/旅行社
支付方式
票面价格
山水价
操作
景点介绍

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冈中峰,它以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依山面水,享有“淮东第一胜境”的盛名。众多的文物古迹,迷人的山水景观,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古往今来高僧辈出,君王贤圣,骚人墨客,国内外风雅名流,曾云集于此,游览观光者无不流连忘返,虔诚祈求者,无不吉祥如意,福寿无量。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隋建“栖灵塔”,故“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

栖灵塔因皇帝诏令存放释祖之圣灵,使大明寺更具盛名,有栖灵寺之称。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刘禹锡与白居易于宝历二年(826年)二人同游扬州,赋诗《同乐天登栖灵寺塔》,内容是“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忽闻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可见当年诗人对栖灵塔的赞誉和游人之多。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后来观光者无不感慨叹息。 栖灵塔塔身方形,九级佛塔置于2.50米高的承台之上,塔下设地宫,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内部木结构楼阁式,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风格仿唐,东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间,一门两窗,平座与屋檐由斗拱支撑。

塔高各层不一,总高度为70米。塔底层供奉四尊玉佛,面朝四方。这是缅甸仰光市市长吴哥礼于1996年赠送的,同时赠送的还有一尊高2.2米、长5.7米、重18口屯的卧佛,供奉在卧佛殿内。九层宝塔内绘制系列壁画《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组画体现尊师重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这是扬州画师李赖贤先生的作品。该塔设计气势雄伟,雄踞蜀冈,一年四季,特别是秋高气爽,游客登塔络绎不绝,扬州全城景观尽收眼底。 唐时,栖灵塔毁于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废圮。于后,寺名亦由栖灵寺复名大明寺。至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改名为“法净寺”。1980年鉴真和尚塑像从日本到中国展出,称之为“回国探亲”乃恢复大明寺原名。

与栖灵塔北台阶相接的甬道直通卧佛殿。卧佛殿为单檐殿庑式建筑,翘角飞檐,气势雄伟。卧佛殿建在高高的台基上,檐下正中处高悬“卧佛殿”金字匾,出自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手书。
在以大雄宝殿为主体的南北中轴线的偏东位置上,也形成了一个南北中轴线的建筑群体,它就是以鉴真纪念堂正殿作为主体建筑的一个群体,设计精妙,构制完美,堪称近今建筑的精品。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大雄宝殿西侧的“仙人旧馆”内,为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建,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三部分构成,由南至北依次排列。今堂内还挂有“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的匾额,堂北檐挂林肇元题“远山来与此堂平”匾额。游人至此,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交通指南

相关线路

景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