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山水旅游黄页 > 旅游常识 > 其他 > 闲话民居

闲话民居

山西途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 发布于2012-02-24 10:49:56 | 来源:网络 | 常识分类:其他
生有两大要素,即“成家立业”。口语中“成家”的意思是“结婚”,同时也意味着“自立门户”,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因而房子在民间是等同于结婚生育的头等大事。建房自然也形成了一系列程序,各有讲究。动土时,要请“风水先生”选一个“黄道吉日”,例如,动土时分定在“子”时,那么即使是子时在地基上象征性 
地挖上一锹土,也算动了土,以后便可随时开工了。 
  建房同时还有许多禁忌,比如院门忌直对家门和窗户,两户家门径直相对也是犯忌的,谓之口对口,会惹事生非;院门一般以向东为善,向西的称阴门,一般不开,万不得已需开西门的,则在门口安一屏障,或在旁边墙壁上镶块石碑,上面刻上“泰山石敢当”字样,以避邪风鬼魅的骚扰。建房的高度按习俗应大体一致,忌南邻和西邻的房子高过自己的屋子,俗传“北高不算高,南高压断腰,东高不算高,西高压断腰”。厕所的位置一般安置在西南角,有“五鬼头上安茅房”之说。此外,房屋顶上修建兽头,不能让脊瞰吻兽张开大嘴面对人家,有吃掉别人之嫌。自成院落的,一般大门内竖一面照壁,上书斗大“福”字,有的还配以吉祥的花鸟或松鹤图。 
  至今,无论城乡,凡动土搞建设的项目,大致都要遵照这些传统习俗,动土时要举行奠基仪式;上梁时要举行上梁仪式,放炮贴对联,对联内容有“栋梁之材”、“吉星高照”、“姜太公在此大吉大利”等,同时还要从梁上向四面八方、左邻右舍撒油糕、糖果等物品。新房落成要剪彩庆贺,乔迁新居要“暖房”庆祝,摆酒待客。 
  在房屋的式样上,清代至民国年间,太原境内主要有窑洞、平房、瓦房三种,山区和丘陵地区多为窑洞。北部及东山一带“土窑”居多;西山则多为石窑洞;因窑洞冬暖夏凉,故不少平川村庄亦用砖、石自旋窑洞,称石旋窑洞。窑洞内墙砖、石挂面,白灰抹墙,窗户多为弧度型。室内盘有土炕,烧柴禾的留有火洞,烧煤炭的留有地火,有火盘、灰碴圪抖。贫苦人家多是简易的土木平房,土坯墙,椽子树枝散板、黄土秸泥白灰盖顶。富有人家是砖瓦房,四合小院。大富人家多是一进两串院或一进三串院,有大门、二门、月门,有正厅、过厅、耳房、东西配房,兼兽头卧脊,雕梁画柱。院内有石磨、石碾、水井、打场院、马厩、花园等;外面油漆大门钉铜钉、铜门环,两边有石鼓石狮装饰兼镇宅。 新中国建立后,农家院落由四合院发展为排房院。独院排房间数忌双,一般为三间或五间。上世纪70年代中期始,民房风行“预制板”盖顶;80年代出现了水泥钢筋混凝土浇铸的“现浇”房,并兴起马赛克、磁板贴面、彩釉砖铺地等现代装饰风。少数经济条件好的人家盖起了 “小二楼”,卧室、客房、厨房、卫生间具备,日光灯、彩灯、壁灯、床灯、台灯,兼具照明、装饰双重功效,并通了上、下水管道,冬有暖气,夏有空调,不亚于城市高级居民楼;90年代,近郊村镇也出现了楼房,一般为6层楼,入住高楼,村民俨然也是市民了。 
  现在,很多城市建筑已经因雷同而失去审美意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建房也逐步走上科学与统一规划之途,农村住宅也由过去的单门独院向高层过渡,民居中特有的文化元素日益消解,因而,偶尔在山村见到一眼破落的窑洞,在闹市目睹一处遗世独立的瓦房,或者从瓦砾丛中发现一片破损的瓦当、砖雕,都会在心底里生出百般感慨,仿佛只有在这些残存的遗迹中才有故事,才能触摸到一丝岁月的久远与生活的温馨